1. 简单百科
  2. 陈青之

陈青之

陈青之(1891~1943),又名炎联,号春阳,湖北阳(今仙桃市)木兰口人。其著作还有《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朝代变迁图》、《中国疆域变迁图》等。

个人履历

陈青之(1891~1943),又名炎联,号春阳,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木兰口人。

人物生平

家贫,父兄常受雇于人,见其聪颖向学,乃供其读书。 6岁入村塾,18岁肄业于沔阳沔城高等小学堂,喜读梁启超文章。曾约徐振庵、李志民相互剪发,为同学倡。后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旋改读于湖北省立二中。26岁考入北平高师,“五四”运动时,曾被捕入狱。1921年高师毕业,旋往日本考察教育,有一日本人以“中国教育史将由日本人撰写”相讥。陈立答:“中国有自己之教育史,吾回国后,当寄汝。”回国后入北平市高师教育研究科进修,毕业后,在北平创办群化中学,并在中国大学、师范大学兼课。在此期间,着手撰写《中国教育史》,十易寒暑,于1936年成书。上自唐虞、下至民国,共分6编65章,约50余万字,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大学丛书委员会出版。1938年,日寇迫近武汉市,抱病转移至宣恩李家河省一女师。1942年任教于宣恩沙沟女师时病逝。方光焘《中国教育史》指出:“社会教育不过为施行政治手段之一,即为统治国家之一种工具。在私产制度下,教育学者的教育学说,其思想往往与当时政府的教育宗旨是一致的。”“除了社会发展到了某种程度,支配阶级的势力快要崩溃的时候,才敢于唱几句高调。”对中国社会的“贫”、“弱”、“私”,主张“救贫应该设法致富”、“救弱应该设法为强”“救私应该设法为群”。其著作还有《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朝代变迁图》、《中国疆域变迁图》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