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阿都沁苏木

阿都沁苏木

阿都沁苏木,隶属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部。区域面积811.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阿都沁苏木户籍人口19260人。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至1949年,设置阿都沁努图克。

1950年,全旗12个努图克编成序列,阿都沁为七区。

1956年,改为阿都沁公所,成为旗的派出机构。

1958年10月,建立阿都沁公社。

1984年11月,撤销公社建制,建阿都沁苏木。

2006年4月,额莫勒苏木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阿都沁苏木下辖乌兰朝鲁、哈斯敖其尔、哈旦、翁吐哈日根、阿都沁、阿日散都、楚伦温都尔、乌列斯台、伊和浩坦塔拉、固恩呼都嘎、洞胡拉、塔林达拉、塔林浩特、巴彦乌达、扎兰艾勒、马林呼都嘎、珠日干格日、都楞、乌仁19个嘎查村民委员会;下设4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阿都沁苏木下辖19个行政村:阿都沁嘎查、哈斯敖其尔嘎查、翁吐哈日根嘎查、阿日散都嘎查、楚伦温都日嘎查、乌列斯台嘎查、伊和浩坦塔拉嘎查、固恩胡都嘎嘎查、洞胡勒嘎查、塔林达拉嘎查、巴彦乌达嘎查、扎兰艾勒嘎查、乌兰楚鲁嘎查、哈丹嘎查、塔林浩坦嘎查、玛林呼都嘎嘎查、珠日干格日嘎查、都楞嘎查、乌日根格日嘎查,镇人民政府驻阿都沁嘎查。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阿都沁苏木地处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部,东与吉林省双辽市那木乡、科尔沁左翼中旗交界,南与金宝屯镇海鲁吐镇为邻,西与阿古拉镇接壤,北与茂道吐苏木相连。区域面积81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阿都沁苏木地处丘陵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主要由垄状沙丘、平缓沙地和带状草甸地组成。

气候

阿都沁苏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集中,雨热同期;秋季凉爽干燥,易秋旱;冬季深长,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5.6℃。无霜期年平均145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2863.8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2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

水文

阿都沁苏木境内有大小水滩10余个。

自然灾害

阿都沁苏木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风灾。早灾最为严重,其次还有虫灾、2008年中国雪灾霜冻、雹灾、鼠灾等。

人口

2011年末,阿都沁苏木辖区总人口2025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20人,城镇化率8%。

2017年末,阿都沁苏木常住人口17391人。

截至2018年末,阿都沁苏木户籍人口1926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阿都沁苏木财政总收入38万元,比上年增长1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万元,增值税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8%。人均财政收入18.76元,比上年增长7.2%。

截至2018年末,阿都沁苏木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2家。

农业

2011年,阿都沁苏木有耕地面积28万亩,人均13.8亩;可利用草地39.2万亩,林地面积26.5万亩。农业总产值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生产粮食6.5万吨,人均3208.6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绿豆、豇豆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为主,生猪饲养量7800头,年末存栏4000头;羊饲养量3.1万只,年末存栏2.6万只;牛饲养量2.9万头,年末存栏2.4万头;家禽饲养量15万羽,上市家禽6.2万羽;畜牧业总产值3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8%,累计造林26.5万亩,林木覆盖率14.3%,大型农业机械140台(辆);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

商业

2011年末,阿都沁苏木有个体工商户102个,从业人员32人;城乡集贸市场2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35万元。

金融

2011年末,阿都沁苏木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5.3%;各项贷款余额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4%。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阿都沁苏木有文化、民间艺术团体2个,会员56人;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个,共演出20场次,观众达2000人次;电影放映队1个,年放映120场次,观众达12000人次;综合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草原书屋18个,建筑面积550平方米,藏书8万册,学校体育场3个。另有门球、台球、乒乓球、篮球、电子游艺等健身娱乐设备,有线电视用户52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2%。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阿都沁苏木有小学2所,在校生1086人,专任教师1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专任教师63人,在校生57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两个中心卫生院,19个嘎查村都设立了卫生室,基本能解决人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2011年末,阿都沁苏木有卫生院2所,村级卫生室28个;病床71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5张,固定资产总值46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1人,其中执业医师22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5人,2所卫生共完成诊疗41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

社会保障

2011年,阿都沁苏木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8户,人数120人,支出43万元,比上年增长13.3%,月人均298.6元,比上年增长13.3%;城市医疗救助4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74人次,共支出19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8户,人数1186人,支出178万元,比上年增加35万元,月人均125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人,支出8万元,比上年增长14%;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5人,支出6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医疗救助3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5人次,共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9%;农村临时救济15人次,支出1.4万元,比上年增长3%。

交通

2011年末,阿都沁苏木有大虎山至双辽市铁路、集安—阿巴嘎旗公路过境,双辽至通辽高速公路过境,连接305省道和303国道,基本实现乡间公路“村村通”。9个嘎查村通上了公共汽车。

特色产业

全苏木农牧业基础设施完善,规模化种、养殖有档次、上水平。

设施农业产业。在塔林、扎兰艾勒、古恩胡都嘎三个嘎查的水田机改电工程建设,完成水田机、电、井、路、林配套建设,使三个嘎查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人均达4亩。

畜禽养殖产业。抓好以塔林嘎查为重点的养猪专业村建设,并以该嘎查特莫沁小组乌云塔娜养猪场为示范典型,做大做强猪产业的经营规模。2009年,乌云塔娜养猪场,生猪出栏800口以上,在其带动下,该嘎查养猪30口以上的大户发展到50余户。

劳务资源

阿都沁苏木积极引导劳务人员,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渠道,2009年,全苏木共完成劳务输出4782人次,其中参加培训450人次,6个月以上稳定务工2320人次,完成职业技能引导培训1100人次,考试鉴定120人,劳务创收达3000万元。劳务输出已成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