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股权共享

股权共享

股权激励是指企业通过在一定条件下、以特定的方式(股票)对经营者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股权,从而进行激励的一种制度。股权激励旨在将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效结合起来,促使经营者站在所有者的立场思考问题,实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收益共同发展。

原理

股权激励的原理建立在经理人和股东的委托代理关系之上。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并不完全,需要依赖经理人的“道德自律”。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不同,股东希望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而经理人则可能更关注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因此,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行为。股权激励通过使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从而使经理人在经营过程中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价值。这种方式有利于防止经理人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

形式

股权激励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业绩股票

这是一种在年初设定合理业绩目标,若激励对象在年底达成目标,则公司将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奖励基金用于购买公司股票。业绩股票的流通和变现通常有限制。

股票期权

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某一时期内以固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公司流通股的权利。行使期权也有限制,且激励对象需自行支付行权所需的资金。

虚拟股票

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允许其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收益,但不具备所有权、表决权,不可转让和出售,离职时自动失效。

股票增值权

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权利,若公司股价上涨,激励对象可通过行权获得相应的股价升值收益,无需支付现金,行权后可获得现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

限制性股票

指公司提前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受限股票,但对其来源、销售等有特殊限制。通常只有当激励对象完成特定目标后,方可抛售并获利。

延期支付

指公司为激励对象设计一揽子薪酬计划,其中包括股权激励收入,这部分收入不会立即发放,而是按照公司股票公平市价折算成股票数量,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公司股票或现金形式支付给激励对象。

经营者/员工持股

指让激励对象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这些股票可能是公司赠送的、补贴购买的,或者由激励对象自行出资购买。股票的价值随市场波动,激励对象既可能受益也可能受损。

管理层/员工收购

指公司管理层或全体员工使用杠杆融资购买公司股份,成为公司股东,与其他股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以此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持股经营。

帐面价值增值权

分为购买型和虚拟型两种。购买型指激励对象在期初按每股净资产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份,在期末按每股净资产期末值回售给公司。虚拟型指激励对象在期初无需支付资金,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名义股份,在期末根据公司每股净资产的增量和名义股份的数量计算激励对象的收益,并据此支付现金。

条件

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人市场的健全程度。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股权激励才能发挥其引导经理人长期行为的积极作用。经理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股东的长期利益,不仅与其内在利益驱动相关,还受到各种外部机制的影响。股权激励只是众多外部因素之一,其适用需要其他机制环境的支持,包括市场选择机制、市场评价机制、控制约束机制、综合激励机制以及政府提供的政策法律环境。

参考资料

股权共享是什么意思.找法网.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