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小枫

刘小枫

刘小枫(1956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1974年参加工作(下乡务农),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小枫的主要学术领域为中西方古典思想史、基督教思想、德国近现代思想史和政治哲学。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小枫曾被认为是文化基督徒(Chinese: 文化基督徒; pinyin: wénhuà jīdūtú)的代表人物之一,但近年来,他的研究领域已从基督教神学转向莱奥·施特劳斯和施米特的政治理论。他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拯救与逍遥》、《沉重的肉身后》、《施特劳斯的路标》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77年任重庆图书馆采编部职员。

1985年任深圳大学中文系讲师。

1988年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93-2002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1994-2003年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兼职博导。

2002-2003年任波恩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

2003-2009年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教研室主任。

2009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文艺学学科带头人。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著作

《诗化哲学》(1986,据硕士论文修改成)

《拯救与逍遥》(1988,2001、2007两次重新修订,改动颇大)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1990)

《这一代的怕和爱》(1996)

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1997)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1998)

沉重的肉身》(1999)

《刺猬的温顺》(2002,大学讲演集)

圣灵降临的叙事》(2003)

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西方学术文库”(1985年)

《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1991)

“历代基督教学术文库”

“历代基督教经典思想文库”

“经典与解释丛书"

论文

(1)“成为《水浒传》的高明读者可能吗”,《江汉论坛》,2013,第六期

(2)“普罗米修斯神话与民主政制的难题”,《学术研究》,2016,第七期

(3)“利奥波德·冯·兰克的《世界史》中为何没有中国”,《中国文化》,2016年春季号

课题

(1)“经典与解释:柏拉图注疏集”,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2010至今)

(2)“基督教与西方古典传统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地重大项目(2010-2013)

(4)“牛津大学古典辞典汉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7立项)

社会活动

兼任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学术出版)顾问(1995年以来)

兼任中国现象学学会执行委员(1995-2001)

兼任香港现象学学会秘书长(1995-2001)

兼任香港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课题审定顾问(1995-1998)

兼任中国比较西洋古典学学会会长(2011年至今)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