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中国历历史学家郭沫若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书是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的一本史学名著。它突破了以历史文献为国故的局限,将其拓展到地下出土实物,把《诗》《书》《易》里面的纸上史料,与甲骨卜辞、周金文里面的地下材料,熔于一炉。该书于1928-1929年撰写,1930年集结出版,引来巨大回响,并一度被视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里程碑。

所受批评与回应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虽然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批评者指出,郭沫若机械化地套用了卡尔·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期观,未能充分考虑到马克思想法的前后变化,以及社会发展演化的多样性。他被指责在理论应用上存在误解,例如将原始社会、氏族社会、亚细亚社会等同起来,以及错误地将氏族社会等同于母系社会。此外,郭沫若在文献的运用上也受到了法国汉学家亨利·马伯乐等人的批评,指出他在鉴别材料时忽略了文献的真实性,对立场不同的文献则斥为伪作。

面对这些批评,郭沫若本人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回应和自我批判。他在1947年的再版《后记》中承认了在材料鉴别和时代性划分上的错误。1953年的《1954年新版引言》中,他表示该书“轻率地提出了好些错误的结论”。在《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中,他进一步指出书中存在“未成熟的或甚至错误的判断”。尽管如此,郭沫若仍坚持西周并非封建社会,并在后期的研究中修正了对商代农业水平的低估和对商周之际社会变革的夸大,同时承认了井田制的存在。

出版历史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首次出版于1930年3月,由上海联合书店出版。后续的再版与三版中,郭沫若陆续增加了附录《追论及补遗》的10篇短文,以补充和完善原有的研究内容。这些补遗文章进一步展示了郭沫若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深入思考和不断的学术探索。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豆瓣读书.2024-05-13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豆瓣读书.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