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俄语:Семё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удённый,英语:Semyon Mikhailovich Budyonny,1883年4月25日-1973年10月26日),男,出生于罗斯托夫州科久林的顿河农场,苏联骑兵统帅,苏联元帅,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
1903年,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应征入伍。次年1月,参加日俄战争。1907年1月,他被派往彼得堡骑兵学校学习。1908年毕业后,他又回到龙骑兵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曾先后在波兰、德国、奥地利和高加索等地作战。1935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932年,布琼尼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1941年6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发动苏德战争(被苏联及俄罗斯人民称为“伟大卫国战争”,堪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篇章)。布琼尼作为苏联最高统帅部成员之一参与了作战指挥,并参加了保卫莫斯科、基辅和高加索等重大战略性战役。战后,他兼任苏联农业部副部长,主管养马业。因年事已高,于1954年起任苏联国防部总监组总监。1973年10月26日,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因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享年90岁。葬礼在红场以最高级别举行,之后,装有红色骑兵主力尸体的棺材被放入克里姆林宫墙附近的坟墓中。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三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1935年第一批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先后荣8枚列宁勋章、6枚红旗勋章、1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和多枚外国勋章、奖章,三次荣获革命荣誉武器。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83年4月25日,布琼尼出生在俄国南部科久林的顿河农场。他的父亲米哈伊尔·布琼尼 (Mikhail Budyonny) 在与农妇梅拉尼娅·叶姆琴科 (Melania Yemchenko) 结婚后搬到了这里。布琼尼的父系祖先从北方沃罗涅日省来到顿河,生活并不富裕:他的祖父无法按时为废除农奴制后获得的土地缴税,于是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寻找新的家园。米哈伊尔和梅拉尼娅总共有八个孩子,谢苗·布琼尼是这个大家庭中的第二个儿子。
1903年秋,布琼尼被征召入伍,当上骑兵。次年1月,他随顿河哥萨克骑兵第46团来到中国东北参加了日俄战争。战争结束后,被调到滨海龙骑兵团,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1907年1月,他被派往彼得堡骑兵学校学习。1908年毕业后,他又回到龙骑兵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曾先后在波兰、德国、奥地利和高加索等地作战。
内战时期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布琼尼被全连一致推选为连士兵委员会主席,在全团大会上被选为团士兵委员会主席,接着又被选为师士兵委员会副主席。在明斯克驻防期间,他结识了西方面军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领导人米哈伊尔·伏龙芝。伏龙芝对布琼尼世界观的形成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十月革命爆发后,高加索骑兵师士兵委员会作出了该师复员解散的决定,布琼尼于当年11月回到了家乡。不久,他即同战友们一起在当地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随后,布琼尼以他对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军旅生活的酷爱,在家乡组建了骑兵游击队。由于他的努力,部队逐渐扩大为骑兵团、骑兵旅、骑兵师,后来又扩编为骑兵军和骑兵集团军。在保卫察里津的战斗中,布琼尼指挥一个骑兵旅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表现了一个杰出的骑兵指挥员的才干,因而荣膺红旗勋章。
1919年夏,安东·邓尼金的白卫军向苏维埃共和国发动疯狂的进攻,红军被迫向腹地退却,南方战线成了主要战场。这时,布琼尼指挥新建的骑兵军在察里津以北粉碎了弗兰格尔白卫军的主力,击溃了苏图洛夫的部队。随后,又巧妙地实施机动,给插到红军南方方面军后方的马蒙托夫和什库罗指挥的哥萨克骑兵师以粉碎性的打击,占领了重镇沃罗涅日,从而封闭了莫斯科战略方向上红军阵地中宽达100公里的缺口。为表彰布琼尼在这次作战中的功绩,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再次授予他红旗勋章和革命荣誉武器。不久,他便出任苏军第1骑兵集团军司令,成为苏联国内战争时期著名的将领之一。
布琼尼的骑兵第1集团军被称为赢得国内战争的“拳头”部队,曾在许多战线上被用于战略机动。1919年底和1920年初,红军向安东·邓尼金的军队发动了总攻。布琼尼指挥的第1集团军组成快速战役战略集群,向哈尔科夫、顿巴斯、罗斯托夫和亚速海方向实施迅猛的突击,把邓尼金的主力分割为两部分,尔后协同南方面军的另2个集团军予以各个歼灭。1920年4、5月间,布琼尼的部队又遵照列宁的指示用了50天的时间,从北高加索的迈科普跃进到乌克兰的乌曼,实施了史无前例的1000多公里的战略机动,投入了对波兰军队的作战。6月5日,布琼尼集中集团军的主力一举突破敌人坚固的防御阵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入敌纵深120-140公里,前出到波军第3集团军的后方,迫使波军于6月11日撤离乌克兰首都基辅,从而为把波军逐出苏维埃国土奠定了基础。米哈伊尔·伏龙芝在评价骑兵第1集团军的作用时说道:“在我们的军队里,没有其他部队能够这样充分、这样鲜明、这样深刻地在他们自身和他们的行动中反映出国内战争的全部特点、整个红军的性质,它的历次战役将永远以光辉的篇章载入骑兵史册。”
和平时期
国内战争结束后,布琼尼积极投身红军的建设。历任北高加索军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副司令员、工农红军总司令助理(主管骑兵)、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工农红军骑兵总监、莫斯科军区司令员、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总军事委员会委员、副国防人民委员和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1935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在此期间,他对红军的建设,特别是骑兵的建设和训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认真研究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经验,积极参加了多卷集《苏联国内战争史》的编写工作,撰写了《骑兵兵团战术基础》《红色骑兵文集》等著作。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红军进行了重大军事改革,不仅装备更新了,组织体制和军事理论也有了新的发展。布琼尼意识到,要做好工作,不仅需要经验,而且需要掌握更深刻的军事理论知识。于是,他要求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并得到约瑟夫·斯大林的支持。1932年,他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
二战时期
1941年6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发动苏德战争(被苏联及俄罗斯人民称为“伟大卫国战争”,堪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篇章)。布琼尼作为苏联最高统帅部成员之一,参与了作战指挥,并先后担任统帅部预备队集团军群司令员、西南方向总司令、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和北高加索方向总司令等职,参加了保卫莫斯科、基辅和高加索等重大战略性战役。在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之际,他协助约瑟夫·斯大林组织了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的红场阅兵,骑着高头骏马巡视了受阅部队。但由于他深受“骑兵永远神圣”的观念影响,对战争的认识在一些方面仍停留在骑兵时代,对当代战争中的新情况认识不足,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绩一般,未能象在国内战争中那样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
二战后
二战后,布琼尼兼任苏联农业部副部长,主管养马业。因年事已高,于1954年起任苏联国防部总监组总监。他还进行了大量社会工作,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把许多时间献给了青少年的教育事业。
1973年10月26日,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因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享年90岁。葬礼以最高级别举行,国家高级官员参加了在红场举行的葬礼。在礼炮声中,装有红色骑兵主力尸体的棺材被放入克里姆林宫墙附近的坟墓中。
个人生活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每天7时起床,8时至14时在学院学习,14时至15时吃午饭,然后工作到零点。晚饭后再学习到凌晨3时。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的第一个妻子是邻镇的一位哥萨克姑娘娜杰日达·伊万诺夫娜。1903年初,两人举行了婚礼,接下来便是七年没有见面。直到1917年,布琼尼又回到了家乡普拉托夫斯克镇,组织了红色武装。不久以后,他把妻子也吸收进了队伍之中一起战斗,而且还负责起卫生队的药品、粮食供应工作。1923年,布琼尼和妻子来到了莫斯科。1924年,娜杰日达·伊万诺夫娜用一把手枪自杀了。
1924年,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和在休假时认识的奥莉加·斯特凡诺夫娜·米哈伊洛夫娜结婚。奥莉加和布琼尼共同生活了十三年,两人各自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毫无共同之处。1937年,整个国家,首先是克里姆林宫,都生活在告密、清查、逮捕、间谍、怀疑一切的疯狂状态中。1937年夏,奥莉加·斯特凡诺夫娜也被逮捕了。
玛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是奥莉加·斯特凡诺夫娜·米哈伊洛夫娜的表妹,也是布琼尼元帅最后一任妻子。1938年8月13日,两人的孩子谢辽沙出生了。1939年9月6日,又生下了小尼娜。1944年,两人的第三个儿子米沙出生。
主要作品
多卷集《苏联国内战争史》的编写工作,撰写了《骑兵兵团战术基础》《红色骑兵文集》《红色骑兵》《顿河骑兵第1集团军》等等著作。还出版了3卷本的回忆录《走过的路》。
荣誉奖项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三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1935年第一批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先后荣膺8枚列宁勋章、6枚红旗勋章、1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和多枚外国勋章、奖章,三次荣获革命荣誉武器。
后世纪念
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
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位于圣彼得堡,成立于1919年,是俄罗斯陆军通信兵的最高学府,以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命名。该学院负责培养通信兵军官,并研究通信问题。
相关作品
《保卫察里津》
《保卫察里津》是苏联在1942年拍摄的一部历史和革命电影,由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是瓦西里耶夫兄弟。此电影共分为上下两集,上集为《伏罗希洛夫的行军》(从顿涅茨克-克里沃罗格苏维埃共和国到察里津),下集为《保卫》。《保卫察里津》的第一集于1942年12月24日在苏联上映,第二集于1951年12月20日在匈牙利上映。
《第一骑兵军》
《第一骑兵军》(俄文: Первая конная)是由Vladimir Lyubomudrov执导的历史战争片,瓦蒂姆·斯皮里多诺夫和Evgeniy Zharikov出演。发行于1984年,取材于前苏联内战时期的一个历史片段。上海电影译制厂1986年译制。
《被遗忘的英雄》
《被遗忘的英雄》又名《被遗忘的苏维埃领袖》,是由帕维尔·瑟加茨科夫执导,亚历山大·科尔帕基迪、瓦西里·舍夫佐夫编制,罗曼·维索茨基、谢尔盖·季辛、法里德·塔吉耶夫主演的历史纪录片,于2017年5月14日在俄罗斯上映。该纪录片由七部影片组成,每部影片的主角都是1920年至1953年间苏联国家领导人。其中包括1935年当选苏联元帅的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
相关评价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令人唏嘘,他是天生的骑兵,却生在骑兵式微之时。国内战争是他人生的最高光时刻。直至暮年,他仍不肯下马,依旧在马背上挥舞着自己的马刀。(历史学家明茨评)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是世界上最杰出的骑兵指挥官。(列宁评)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是俄罗斯(苏联)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位军事领导人之一。(俄罗斯军事历史学会评)
相关事件
2024年5月17日,位于俄罗斯北部城市圣彼得堡的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所在区域发生爆炸。当时,相关人员正在一处地下室进行清理和垃圾装运工作。爆炸造成7名军事人员受伤,伤者已被送往俄国防部下属医疗机构接受救治。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以苏联元帅谢苗·布琼尼的名字命名,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军事教育机构之一。此次爆炸是由存放于地下室的苏德战争时期弹药引发的。
参考资料
谢苗·布琼尼不仅仅是胡子:关于传奇元帅的 8 个事实.80achcepozjj4ac6j.2024-05-20
Будённый Семён.histrf.2024-05-20
苏联人物.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5-20
探寻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密码.中国军网.2024-05-20
布琼尼,S.M..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2024-05-20
Буденный.100.histrf.ru.2024-05-20
保卫察里津1:伏罗希洛夫的行军.douban.2024-05-20
保卫察里津2:保卫.douban.2024-05-20
第一骑兵军 Первая конная (1984).豆瓣电影.2024-05-20
被遗忘的英雄的图片.豆瓣电影.2024-05-20
苏联元帅谢苗·布琼尼:“暮年依旧在马背上挥舞马刀”.腾讯网.2024-05-20
俄罗斯一军事院校发生爆炸致7人受伤.今日头条.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