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鼓楼地下立交

鼓楼地下立交

鼓楼地下立交,又称鼓楼隧道,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境内的隧道工程,为中国第一条城市地下立交。

鼓楼地下立交于1995年10月15日正式建成,于1996年4月16日竣工。

鼓楼地下立交总长度为1152米,其中隧道长750米,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隧道,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截至2017年3月,鼓楼地下立交限制速度为60千米/小时。

建设历程

20世纪90年代,由于鼓楼广场为路口多,车流交织,平面转盘式交通形式,造成广场交通经常受阻,越发不堪重负。经过多年研讨论证,南京市政府制定了鼓楼广场交通改造方案。

1994年9月,南京市委、市建委发出立项改建南京鼓楼广场的通知并将鼓楼隧道工程定为市“一号工程”。10月15日,隧道主体工程正式开工,由南京市市政设计院设计,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承担施工任务。

1995年10月15日,鼓楼地下立交基本建成,为中国第一条城市地下公交。

1996年4月16日,鼓楼地下立交竣工。6月18日,鼓楼地下立交经初验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隧道位置

鼓楼地下立交位于鼓楼区鼓楼广场,地处中山路、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中山北路中央路等5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南起中山路上的汉口路,北至中央路上的傅厚岗。

隧道设计

隧道结构

鼓楼地下立交属连拱双跨结构,为南北双向四车道隧道,隧道为直线,整体纵向剖面呈倒人字型(“V”字型),是一个大跨度软岩隧道。

隧道参数

鼓楼地下立交总长度为1152米,其中隧道长750米,跨度2.18米,高度10.25米,南北两端引道长402米,纵坡为3.5%。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单洞宽10米,中柱宽1.5米,双向总宽23米(含洞框);洞高7米;最大埋深为14米,最小埋深仅0.26米。鼓楼地下立交的设计工程量为土石方21万立方米,瓦工量7万立方米,钢材7000多吨。

建设成就

技术难题

鼓楼地下立交自南向北穿越的地层依次为Ⅰ、Ⅱ、Ⅲ类围岩,长度分别为120、110和520米,大部分为粉质粘土、红砂岩和凝灰质强风化砂岩。围岩遇水软化,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较差。其中,位于鼓楼广场北端0+115至0+750段有NWW向张扭性断裂带,带宽40米,富含地下水。其它地段含水量较丰富,大多属孔隙或裂隙水。

科研成果

鼓楼地下立交在中国城市隧道建设史上创下了四个“全国之最”。规模最大:总长1152米,其中隧道长750米,为双向4车道,单洞宽10米,顶高7米;难度最高:总跨度23米,最大埋深14米,最浅埋深尽0.26米,属罕见的大跨度超浅埋隧道;工期最短:合理工期3年,但合同工期只有365天;建设速度最快:从1995年6月到9月的四个月,创下月成洞超百米的记录。

荣誉表彰

1996年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国铁道委员会、江苏省团委、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团工委、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授予南京鼓楼隧道工程为“青年文明号”工程。

文化特色

• 隧道题字

鼓楼地下立交南北入口横额上名称“鼓楼地下立交”由书法家武中奇题写。

价值意义

鼓楼地下立交的基本建成和通车,有效地缓解了鼓楼广场的交通矛盾,使经过鼓楼地区的车更加便捷,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建此隧道可谓别有洞天.并成为古城金陵的一个新景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