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高级职业中学
汾阳市高级职业中学是汾阳市唯一的市直公办职业高中,位于汾阳市英雄中路40号(汽车站北侧),在校生近1500名。其前身是汾阳县宋家庄林业技术中学校,创建于1983年,2005年9月汾阳市政府批准改名为汾阳市高级职业中学。
学校是山西省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山西省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联合会职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材料与信息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山西省中职学校10+X德育共同体”副秘书长单位,同时还是吕梁市第一家“海尔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山西省第一家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汾阳市餐饮旅游饭店行业协会人才培养基地、汾阳市厨师人才培养基地、山西厨师培训中心。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83年,始建在原宋家庄乡姜垣村(现属峪道河镇宋家庄村),建校之初有一个初中班和一个林果专业高中班,共80余名学生。此后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等因素,在校学生最多时也不过130余名,到2001年时全校在校生仅40余名,面临倒闭。为了生存,学校一班人顶着各种压力将学校搬迁进城区,租赁棉麻公司的场地办学,当年就招生达100余名,次年招生230余名,以后招生人数稳步提高。到2004年在校生已经突破600余名,2005年突破700人。
2005年,学校所租赁的棉麻公司合同期满,学校又租赁西河乡大向善村的制管厂办学,这里占地约17亩,旧的制管车间经过改造作为教室。尽管校舍简陋、门口的出路又特别狭窄,但是学校还是通过严格的管理取得了学生及家长的信任,生源得以巩固。2007年国家对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使学校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09年时在校生达900余名。
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当时的校舍无法容纳,市委市政府及时为学校租赁京汾中学场地办学。2009年8月,学校正式迁到原京汾中学开始办学。2007年秋季起国家对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开始实行免费政策,2011年秋季起国家在原有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对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行免交学费政策,使更多家庭困难学龄青年有了享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学校招生人数也因此稳步提升,2009年、2010年、2011年,招生人数均突破400,2012年招生人数更是突破600,2013年招生人数突破800。
2014年9月,学校又搬迁到位于英雄北路的吕梁市煤炭工业学校原校址办学。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022万元,其中专业实训设备价值913.8万元。校内建有电子电工电拖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PLC实训室、CAD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室、车床实训室、机械拆装实训室、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影视后期制作实训室、工业设计CAD实训室、会计电算化与模拟沙盘实训室、会计综合实训室、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室(1)、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室(2)、建筑制图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烹实训室等20多个专业实训室。另外,建有2000多平米的电子商务实战基地。总体来说,办学基础条件较好,基本满足专业教学要求。
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20人,有17个教学班。2020年,学校开设并招生的专业有: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会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法律事务、美术绘画共14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是省级示范重点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是省级重点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学校重点发展专业,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是地方特色文化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底,学校共有教职工81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3人,中、高级职称教师42人,“双师”型教师22人。专任教师中,山西省职业教育专家6人,山西省骨干教师6人,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1人,山西省优秀教师1人,吕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科带头人2人,吕梁市教学能手3人,吕梁市模范教师4人。近年来,我校数十名教师在山西省、吕梁市教学能手大赛、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多项一、二、三等奖。总体来说,师资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比较突出,而且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办学成果
技能大赛
近年来,学校校师生积极参加在山西省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吕梁市举办的中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等多项比赛,百余名师生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多个一、二、三等奖。
2016年,学校组织7名师生参加省技能大赛的3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高燕老师获得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组)项目一等奖,张润帅获得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项目三等奖,李文豪、李江鹏、靳前伟、冯薇、韩静5名获得电子商务项目“团体三等奖”;李春阳、宋世云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7年,学校共31名师生参加了9个省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获奖项目5个,项目获奖率55%,其中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教师组1个;获奖师生12人,人数获奖率39%,具体为:梁涛、杨正飞获得建筑制图项目个人二等奖,邹宏韬、李文豪、师文珍、孙巧心获得电子商务项目团体二等奖,裴明慧、芦宏幸获得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CAD项目个人三等奖,104班王越、106班王越获得护理操作项目个人三等奖,马世芬、赵彩荣老师获得多媒体课件制作项目(教师组)三等奖;王建兰、李春阳、张捷、宋世云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8年,学校共37名学生参加了10个省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获奖项目7个,项目获奖率70%,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获奖学生22人,人数获奖率59%,具体为:马铮获得建筑制图项目一等奖,杜鹏、吕前达获得建筑制图项目二等奖,刘志德、张敏捷获得工业产品设计CAD项目二等奖,王增禹获得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二等奖,苏洋、张宝杰、安慧、李洁瑶获得电子商务项目二等奖,古家璇、贺佳卉获得建筑CAD项目三等奖,吕永浩获得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三等奖,张艺帆、张佳佳、王凰莉、侯孝冬获得电子商务项目三等奖,任利鹏、赵利琴、王婷、独学武获得沙盘模拟企业经营项目三等奖,孙怡美获得护理项目三等奖;李春阳、王建兰、宋世云、薛瑞红、张惠、王玲霞、韩茉莉、刘美琦、张丽娇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2019年吕梁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参赛的4个项目全部获奖(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在第13届山西省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中我校共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
校企合作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机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学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办学中的积极作用,与地方相关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有效的合作办学机制,促进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深化,合作的项目、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学校与海尔智家洗涤电器有限公司、海信冰箱有限公司、山西天星海外海餐饮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万邦远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山西立讯精密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和汾阳市餐饮旅游饭店行业协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是吕梁市第一家“海尔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是山西天星海外海餐饮集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基地、汾阳市餐饮旅游饭店行业协会人才培养基地、汾阳市厨师人才培养基地、山西厨师培训中心。几年来,学校共有数百名学生在海尔集团黄岛工业园区和胶州工业园区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实习学生的意外险均由企业负责缴纳,学生实习期间的月平均工资约3500元左右;4年来,共有数十名学生在天星海外海旗下酒店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实习学生的意外险也由企业负责缴纳,学生实习期间的月平均工资约2000元左右。第四,学校积极开展“订单培养”、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近3年学校为社会输送了约2000名技能型职业人才,毕业生平均当年就业率稳定在89%以上、平均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定在61%以上,毕业生当年就业月平均基础工资均达到2000元左右,绝大多数毕业生受到用工单位好评。一些优秀毕业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于表现突出,很快就成为班组长、生产线组长,表现出很好的职业素养、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2016届毕业生赵民江,2018届毕业生韩世伟、王海贤、刘向涛、赵颖晨、侯洋、任慧杰,2019届毕业生原靖文、赵宇乔、李新娟、王薇等同学毕业后即在海尔旗下工业园区顺利就业,毕业当年平均月薪就已超过5000元,他们的表现非常出色。
学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立足学生职业素养以及就业岗位需求开展主题教育,校企联合开展订单培养,搭建职业技能训练和大赛平台,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和核心素养培养合理地融入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而且还促进了毕业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2019秋季,学校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组建了1个海尔订单班、2个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订单班,在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成立“海外海班”,按照职业标准和就业岗位需求,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生成绩
对口升学考试,2014年330名毕业生中共计118名同学达本科线,达线率为35.8%;2015年共244名同学达本科线,达线率为51.5%;2016年共319名同学达本科线,达线率为61.3%;2017年共82名同学达第一批本科线,达线率为22.7%,并且大部分专业的达线率均高于该专业的全省达线率,如信息技术类全省达线率8.9%,学校达线率26.2%;加工制造类全省达线率14.3%,学校达线率27.1%;土木水利类全省达线率15.9%,学校达线率22.6%;石油化工类全省达线率22.9%,学校达线率42.4%;护理类全省达线率2.6%,学校达线率14.3%;财经商贸类全省达线率6.9%,学校达线率17.9%;美术类全省达线率11.4%,学校达线率高达75%。此外,学校各专业进入全省前二十的同学共有12名,种植园艺专业的郭静芬同学名列该专业榜首。
在山西省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职业技能大赛”中,学校先后有数十名同学获省级一、二、三等奖。
学校荣誉
建校36年来,学校坚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做中教、做中学、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职教理念,扎实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开放办学,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模稳步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高等职业院校及高等学府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合格毕业生。同时,学校服务中国厨师之乡品牌推广、汾阳网架走向世界、全域旅游城市创建等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职教功能逐步显现,形成了以中等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升学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办学格局,也形成了鲜明的地方办学特色,得到了行业企业、汾阳市人民的认可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先后荣获“吕梁市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状”“吕梁市青年文明号”“吕梁市对口考试质量优秀奖”“吕梁市平安和谐校园”“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和“山西省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汾阳市2017-2018学年度教学成绩先进单位”“汾阳市2018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2019年吕梁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世界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2019年吕梁市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在汾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汾阳市教育科技局的关怀指导下,全校教职员工正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砥砺奋进,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努力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汾阳市全面推进“三五”战略和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培养更多的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早日建成全省示范、全国知名的中等职业学校不懈奋斗。
示范校建设
2018年12月3日,《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西省财政厅关于认真做好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第二批项目学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晋教职〔2018〕25号)公布了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第二批项目学校名单,我校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
省级示范校建设项目的申报成功,既是荣誉,更是使命和责任。在示范校建设中,我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改革探索、强化技能培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细化教学常规管理、日常行为管理、教职工管理、专业实训管理、安全工作管理,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加大各专业实训设备投入、技能课程比例,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工作体系、拓展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和领域,进一步探索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产学一体的学生培养模式和多元化人才评价模式。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方案,立足区域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积极推动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所有专业都将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企业文化渗透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吸纳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技术能手等进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修订、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标准制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管理与指导、职业技能竞赛指导、考核评价模式创新、师资与企业员工培训、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技术服务等;继续推进和优化“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现代学徒制、集团化办学等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引进行业企业的专家、职业能手、能工巧匠、技术骨干等,承担学校相关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到企业轮训长效机制。
通过省级示范校建设与全校领导职工的改革探索,努力使学校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示范、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示范,服务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职业教育的示范,形成可供借鉴和推广的建设成果、模式和制度等,全面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为汾阳市全面推进“三五”战略和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技能型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资料
汾阳市高级职业中学-汾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汾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