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寺洼遗址

寺洼遗址

寺洼遗址(别名:庙坪、鸦儿沟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山村,西靠九龙山,面向洮河,北距临洮县城20千米。该遗址为新石器至青铜时期的文化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洼遗址的分布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该遗址是“寺洼文化”的命名地。寺洼文化是黄河上游远古文化的典型代表,年代约为公元前14-前11世纪。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该遗址,1945年夏鼐在此开展考古发掘。2018年至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遗址开展7次发掘,揭露面积近4000平方米,发现并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和寺洼文化大型墓地。遗址内的墓葬多为多土坑墓,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椁,除单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装饰品及马牛羊的骨骼。遗址内的陶器的陶质多属夹砂红褐陶或灰褐陶,寺洼遗址还发掘出土戈、矛、镞、剑等铜器。

寺洼遗址对于探讨甘肃中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文化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06年5月寺洼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5年2月,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命名

寺洼遗址因1924年首先在衙下村寺洼山发现而得名,是“寺洼文化”的命名地。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寺洼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城北20公里,洮河西岸衙下乡衙下村。遗址西靠九龙山,面向洮河

气候特征

寺洼遗址所在的甘肃省定西市年降水量350—600毫米,年平均气温7℃。

地质地貌

遗址所在的台地覆盖着较厚的黄土层,大部分区域早已被开垦为梯田,整个遗址被一道名为“鸦沟”的深沟分为东西两部分,所以该遗址又名庙坪鸦沟遗址。

发掘历史

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该遗址,其在临洮县衙下集镇寺洼山发掘了8座墓葬,出土了一批以马鞍口陶罐为特点的文化遗物。1945年夏鼐在此开展考古发掘,正式发掘了6座墓葬,于1949年发表了《临洮寺洼山发掘记》一文,把该遗址出土的文化遗存正式命名为寺洼文化。并根据发现的火葬墓材料,结合古文献记载,首次提出寺洼文化为古代氐羌族的遗留。

1947年考古学家裴文中甘肃省组织的一次大规模野外考察期间对寺洼文化的调查和发掘,此次考察共清理墓葬1座,出土陶器7件。

2018年,寺洼遗址考古挖掘项目正式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寺洼遗址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考古发掘,寺洼山遗址的田野工作主要有钻探和发掘两项,其中钻探工作主要选在遗址北部鸦沟两侧,覆盖面积近20万平方米,基本确认了遗址的北部边界,了解到不同时期遗存的堆积情况,发现了大量灰坑、灰沟,部分窑址及墓葬。发掘地点同样选在遗址北部鸦沟两侧的三处不同高度的台地上,其中鸦沟西侧台地共布设探方15个,揭露面积375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灰沟2条、灰坑74个;鸦沟东侧两处台地共布设探方4个,揭露面积100平方米,清理出寺洼文化墓葬8座,灰坑2个。两处发掘区均未全部清理至生土,已暴露且尚未清理的遗迹主要有房址3座、墓葬2座、疑似大灰沟1条以及大量灰坑。

截至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遗址开展7次发掘,揭露面积近4000平方米,发现并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和寺洼文化大型墓地。2025年1月,寺洼遗址,首次发现史前时期三重近方形布局大型“围壕(沟)”。同时,“围壕”内侧发现多处手工业生产生活区,另有疑似“道路”和大面积“人工堆土”的线索。此外,该遗址首次发现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大型聚落,首次确认马家窑文化高等级、中心性聚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次公布,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位于遗址北部,现已发现三重近方形“围壕(沟)”、近百座房址、大量灰坑窖穴、十余座陶窑和数座墓葬,另有疑似“道路”和大面积“人工堆土”的线索,时代从马家窑类型延续到半山类型,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方位布局

寺洼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该遗址是“寺洼文化”的命名地。,分布面积约210万平方米。遗址所在的台地覆盖着较厚的黄土层,大部分区域早已被开垦为梯田,整个遗址被一道名为“鸦沟”的深沟分为东西两部分,所以该遗址又名庙坪鸦沟遗址。

遗址北部为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已发现三重近方形“围壕(沟)”、近百座房址、大量灰坑窖穴、十余座陶窑和数座墓葬。

三重“围壕(沟)” 整体近正方向,平行分布,直角转弯,形制和布局相当规整。西南转角位于寺洼山村委会北侧,北接洪水沟,东至断崖。东北部缺失,现存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50米,内部复原面积近30万平方米。三沟口部均宽约9~11米,中、外圈深约3~4米,内圈深约1.3~2.5米,相互间距约8~9米。沟底部西南角最高,与东、北端落差约9~10米。多处见有通道,且大致对应,应是经过精心规划和测量后修建的大型工程。

在“围壕”以外,经勘探和试掘,在西侧发现了马家窑类型的疑似“道路”和大面积“人工堆土”的线索。

出土文物

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椁,除单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装饰品及马牛羊的骨骼。少数墓中有殉人和陪葬车马,表明当时已进入奴隶社会。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青铜器有戈、矛、镞、刀和铃等。关于寺洼文化的族属,一说是氐羌,一说为戎狄。

陶器

陶器以泥条盘筑法制成,以泥质陶和夹砂陶为主。陶色以橙黄色和红褐色居多,黑色和砖红色少见,灰色稀少。遗址出土的陶器全部用泥条盘筑法制成,主要以泥质陶和夹砂陶为主,其中夹砂陶最多。器形主要有瓮、鼎、豆、鬲、罐等,以罐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为双耳马鞍形口罐。在西和县蒿林乡栏桥和徐家碾墓地都发现有部分陶器阴刻各种不同形式的符号,以栏桥发现较多,共有40多件器物刻有20余种符号。这些符号多见于豆、双马鞍口双耳罐和其他罐类上。

寺洼文化的陶器其陶胎较且糙,内多夹有碎陶末、沙粒和云母片,加入这些可使陶土组织疏公,烧陶过程中使陶器不易破裂,同时,可增加陶土的煅度,不会因火候过高而熔化。陶器表面常杂有灰黑、砖红色斑痕。制法多采用泥条筑成法,器物的耳底部等系分别制成后,再往器身上粘接成完整的器。

在部分器内壁常留有捏合时指压的痕迹。有的口颈部还经过慢轮修整,使陶器形体更加完美。陶器表面多素面无纹,部分装饰有拍印绳纹、刻划纹、附加堆纹以及彩绘等。彩绘有黑彩和白彩两种,黑彩有横竖条纹、圆点或椭圆点纹、双勾纹等,白彩有平行条纹和斜方格纹等。个别陶器的颈、肩部镶嵌有白石珠和蚌饰。陶器的器类除马鞍口双耳罐外,还有腹耳罐、侈口罐、鬲、鼎形器、豆、簋、单耳罐、杯、器盖、双连鬲、单座五连杯等。部分陶器刻饰有"一"字和"人"字纹,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符号,被专家们认为是汉字的前文字形态。

相关文化

寺洼文化

1924年,瑞典著名地质考古学家安特生甘肃省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随后在甘肃中部洮河中上游一带大量发现,在陕西宝鸡一带也有少量发现,因最初发现地在临洮县衙下集镇寺洼山,遂将其命名为“寺洼文化”。寺洼文化应该是发源于洮河上游地区,随后沿洮河向东发展到甘肃东部泾河上游和陕西省西部,向北发展到庄浪葫芦河流域,南边则到达西汉水上游和白龙江流域。新中国考古学先驱夏鼐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较早研究寺洼文化,并将该文化的主人认定为氐羌。许多学者认同夏鼐此说,于是寺洼文化是属于氐羌系统“西戎”的考古遗存便逐渐成为学界共识。寺洼文化的存续年代大致介于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700年之间,约略相当于商代中期到春秋初期。北京大学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认为,齐家文化在西部河湟流域和大通河一带发展出卡约文化,东部至宝鸡市平凉市庆阳市一带,发展出寺洼文化。所以,寺洼文化与齐家文化一脉相承。

寺洼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14~前11世纪。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河流域。居民聚落已具相当规模。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湟水渭河一带,范围涉及今甘肃、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陕西、四川省等省区,距今约5000至4000年,以软陶泥生产和使用为鲜明特色。马家窑文化源于仰韶文化,是仰韶人群对西北高地大规模开拓的成果,创造了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孕育了西部诸多考古学文化,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早期通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持久且深远的影响。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18年至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遗址开展7次发掘,揭露面积近4000平方米,发现并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和寺洼文化大型墓地。

保护

1981年,寺洼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寺洼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5年1月,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2025年2月,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文化价值

寺洼遗址对于探讨甘肃省中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文化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资料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微信公众平台.2025-02-19

临洮县人民政府 公共文化服务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临洮县人民政府.2025-02-19

寺洼遗址.寺洼遗址.2025-02-19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界面新闻.2025-02-19

【马家窑文化节】寺洼遗址考古挖掘取得重大突破.澎湃新闻.2025-02-19

定西简介.定西市人民政府.2025-02-19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2-19

甘肃的寺洼文化.甘肃省文物局.2025-02-19

【马家窑文化节】寺洼遗址考古挖掘取得重大突破.看临洮.2025-02-19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2-19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河南省文物局.2025-02-19

临洮寺洼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通过专家验收.澎湃新闻.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