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双涧镇

双涧镇

双涧镇隶属于蒙城县,距县城15公里,东连怀远县,西临城关镇,南接乐土镇,北靠王集乡,省道307线和涡河东西横穿,两淮公路南北纵越,是州市东门重镇。该镇国土面积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7万亩,下辖23个行政村,276个自然庄,3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9万(2023年)。现任镇长梁翔。

双涧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10月,当时设立蒙城县双涧区,1992年3月撤区建蒙城县双涧镇镇。双涧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交通发达,资源极为丰富。2022年,双涧镇全年财政收入4087.54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6.53亿元,招商完成投资3.8亿元。全年粮食总产12万吨,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种植蔬菜12600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6家。

双涧镇在蒙城县“十四五”规划中被确定为蒙城副中心,李寨村、老集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历史沿革

双涧镇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1990年被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授予“全国乡镇百颗星”。1992年撤去原李寨乡、马洼乡和双涧镇,并为双涧镇至今。1993年省民政厅批准为建制镇(副县级),1995年被阜阳市批准为计划单列镇,享受县级经济管理权。1997年被列为安徽省科教示范乡镇。1999年5月被阜阳市列为小城镇建设明星镇。1999年12月被省建设厅评为中心镇。2000年被确定为安徽省195个重点建设中心镇之一。

镇名来历

双涧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始建镇至今近1300年历史。

因在通往涡河的两涧之间而得名。今老街中心大桥沟,古称东涧,今老集西张大桥沟,古称西涧,古时在两涧之间兴集,故称双涧集。

地理环境

双涧镇位于北纬33°11’,东经116°41’,蒙城县东15公里处,是亳州市的东大门。东连怀远县,西临城关镇,南接乐土镇,北靠王集镇。涡河、307省道横穿中部11.5公里,界阜蚌高速公路从南部经过,两淮公路纵贯南北。

行政区划

全镇辖双涧村、赵巷村、老集村、周庙村、魏圩村、王楼村、杨圩村、高皇村、李寨村、随寨村、路南村、贾井村、马洼村、王湾村、郭湾村、东岳村共16个行政村,231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

双涧镇总面积99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4.85万亩,可耕地面积8.37万亩。总人口6.9万,其中镇区人口1.28万人,小城镇建筑面积6平方公里。

经济

双涧是传统的养殖大镇、育苗基地、春蚕之乡,此外还有农产品深加工和外运外销等特色产业。现有企业312家,其中骨干企业7家,集体企业40家,私营企业16家。2005年营业收入13289万元,实现利税938万元。工业区占地236亩,现已征地450亩,已开发300亩,开发投资430万元,累计进区企业企业投资850万元,财政收入22万元。采取以工业区为龙头,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工业反哺农业,优化经济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全民创业,真正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文化

七奶庙

七贞祠今名七奶庙,今址双涧镇七奶庙村小学,后因故被毁,其村因庙而得名。

相传元末,江浙行省左丞,荥阳潘公侧室使居荥,他有七妾,众妾对潘公和夫人都能以礼相待;群居一处,和而有序,不为妒宠歧美之待,潘公常以贞节烈妇之事教育七妾,众妾表示她们也可以做到贞烈。公笑曰“你们亦能做到吗?”

战乱起,敌抵城,公临战。一日潘公归来,召见众妾曰:“我身受国家重击,又不顾家,如有不幸,你们各自逃生,切不可为人所耻。”一妾跪曰:“前主君厚妾,我可以死相投(报)。”公走后,随入室自缢,其余六妾也相继缢死于户。

潘公闻之,惊恐万状曰“你们怎么死得这般急啊!”

七妾死时是元至正丁末年(1341年)七月五日,后世子孙思其贞节,建祀纪之。

此事于一家一日,世上罕见,明初文学家张羽洪武四年(1371年)授太常司丞,因自述滁阳五事,太祖重其文学命他撰写庙碑,今庙已毁,名由在,他是历史上封建礼教吞噬妇女的见证。

附:七贞妇姓氏籍贯

程氏,30岁,署都人;翟姓,23岁,扬州市人;卞氏,23岁,海陵人;段氏,18岁,大宁县人;徐氏,20岁,黄冈市人;罗氏制药,20岁濮州人;彭氏,20岁,海陵人。

参考资料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双涧镇地名介绍.博雅地名网.2021-05-25

蒙城县双涧镇.蒙城县人民政府.2024-04-02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蒙城县人民政府.2024-04-02

双涧镇镇长:梁翔.蒙城县人民政府.2024-04-02

蒙城概况.蒙城县人民政府.2024-04-02

双涧镇:开创“工业兴镇”新局面 谱写“产业富民”新篇章.蒙城县人民政府.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