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的学术理论性会刊,是全国唯一的国家一级高等教育学术理论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于2001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是国家教育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总结我国办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经验,交流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
历史沿革
1985年,《高等教育学报》创刊,季刊。
1992年,该刊刊名由《高等教育学报》改名为《中国高教研究》,刊期变更为双月刊。
2000年,该刊刊期变更为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栏目介绍
栏目方向
《中国高教研究》主要设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评估与学科建设研究、研究与探索、教育法制研究、教师教育研究、院校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经济与政策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等栏目。
《中国高教研究》主要报道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等内容。
同时,该刊还组织各种专题研究,如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专题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主要读者对象是各类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干部,高教行政部门、高教科研机构、学会、研究会的干部和研究人员等。
人员编制
据2019年11月第10期期刊内页显示,《中国高教研究》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22人、顾问2人,编辑部有编辑4人。
活动交流
2016年2月2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来自大学学会、学术委员会、编委会、编辑部领导以及编委等36人参加了该次会议。
主要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9年11月10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高教研究》出版文献共10427篇。
据2019年11月10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高教研究》载文量为8206篇、基金论文量为1966篇。
影响因子
据2019年11月10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高教研究》总被下载4301781次、总被引135450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3.95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3.061 。
据2019年11月1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高教研究》被引量为87340次、下载量为238119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高教研究》影响因子为2.3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16名,在教育类排名(346种)中排第12名。
收录情况
获得荣誉
该刊曾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2021年6月11日,入选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名单。
2021年7月29日,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表彰的期刊奖提名奖。
文化传统
精神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积极组织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
注重反映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推进理论创新;推介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总结交流一线办学经验;倡导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鸣,繁荣群众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视扶持中青年学者的成长。
投稿须知
一、稿件要求及体例
(一)来稿要求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资料翔实、论证严密、逻辑清晰、语言文字合乎规范,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践借鉴价值。
(二)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个别优质稿件不受字数限制。
(三)稿件体例:来稿的页面内容依次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摘要(中文摘要篇幅在100-300字)、关键词(一般可选3-5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文章内容、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单位、部门、职务、职称、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参考文献(要求在文中标注)。
(四)文中标题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第二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第三级标题用“1.”、“2.”、“3.”标示,每级标题符号前均空两格。
(五)引文务必注明出处。注释一律在本页使用脚注,每页重新排序,用①②③……表示;参考文献放在文末(尾注),用、、……表示。
1.著录格式:
(1)专著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始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前3 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
示例:
[1]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35-153.
昂温G,昂温P S.外国出版史[M] .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卡尔·马克思.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5.
(3)连续出版物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1]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通讯[J].1957(1)-1990(4).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1957-1990.
(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叶绍梁,谢 菊.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36-38.
(5)专利文献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2.文献类型标识分别为:普通图书[M],论文集、会议录 [C],科技报告[R],学位论文[D],专利文献[P],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根据专著类型确定,期刊中析出的文献[J],报纸中析出的文献[N],汇编[G],标准[S],其他[Z],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根据文献类型和电子载体而定,如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盘计算机程序[CP/DK],网上电子公告[EB/OL],等等。
3.不同示例及其他具体规定详见《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二、投稿其他事项
1. 文责自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编辑部保留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的权利,不同意改动者务请注明。
2. 来稿在正式稿件之外请详细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获得基金赞助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3.来稿原则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有权对稿件作必要的编辑加工,不同意者请在来稿中注明。稿件请勿一稿多投。对于拟录用稿件,编辑部将在3个月内发出录用通知,如不使用,不另行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参考资料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入选获奖名单公示.头条.2021-06-14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发布--新闻--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