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
董燕,35岁,怀有5个月身孕,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全无知觉。他,39岁,每天中午和晚上,背起二手音箱,推着她到热闹的地方卖唱谋生。她叫董燕,他叫陈大超,是蚌埠市人。去年冬天他们来到福州市,租住在铁一新村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杂物间里。在福州站附近,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歌声。原来几年前,董燕在老家摔了一跤,成了高位截瘫的病人,失去双腿,孩子也被前夫带走。陈大超是董家的朋友,来董家的次数多了,看着董燕的艰难,经历过丧妻之痛的陈大超觉得很心疼,“必须有个男人照顾她了。”董燕感动得一塌糊涂,却无法理解,但是陈大超说,“我只想照顾你一辈子。”
坚强不息
2012年,他们领了结婚证,随后夫妻俩来到了福州市。董燕告诉陈大超,她不想坐等别人的施舍,她想唱歌挣钱。从没学过唱歌的董燕,把《爱的奉献》等歌曲学得滚瓜烂熟,在街头卖唱维生。后来,陈大超让董燕教自己唱歌,渐渐地,他也拿起话筒和妻子一起唱。“靠她一个人太累了,我也要练好,跟她一起唱。”原来不喜欢唱歌的陈大超,每天都唱到嗓音沙哑。
意外怀孕
“我们很想要自己的孩子,但医生说我怀孕的几率很小,我以为我没机会给他生孩子了。”董燕说。但2012年5月,她怀孕了。对他们来说,这个孩子几乎是个奇迹。考虑到董燕的身体状况,医生和朋友都劝她不要冒险,但她决定把孩子生下来。
为了这个心愿,每天中午和晚上,陈大超都背起二手音箱,推着董燕到热闹的地方卖唱谋生。两三个小时后,他们带着有些嘶哑的嗓音一起回家。每天,陈大超包揽了全部家务,还要帮妻子按摩手脚。
每天晚上做完家务,陈大超就坐在床边,把一毛钱的硬币拣出来,每十个用白色胶布捆成一捆,当作一元钱使用。
深受打击
因为自己是高位截瘫,所以董燕和她的丈夫陈大超从未想过能够生个孩子。因此,自从这个小生命来到董燕的肚子里,她就觉得心头多了份责任,一份对孩子的责任。
“高位截瘫能生孩子吗?”“我该去哪里生孩子?”“什么样的医院能够为高位截瘫的孕妇接生?”“万一……两人都不保?”几个月来,这些问题一直绕在董燕和陈大超的脑海里。从那以后,陈大超开始上网搜索高位截瘫孕妇产子的相关信息,网络上“高位截瘫孕妇剖腹产,风险率是百分之九十”的说法将陈大超吓住了。
“有人说,像我这样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的人,怎么照顾孩子?”董燕叹着气说,这个问题她和丈夫想都不敢想。而今,每当看着产检报告单上“高危”二字,陈大超和董燕就止不住流泪。“我就怕为了生孩子,最后孩子保不住,大人也没了。”陈大超说。
“压力太大了,我觉得自己的生命在倒计时。”董燕看着自己的一份份产检报告单,上面虽都写明腹中孩子发育未见异常,但“高危”两字就是让她高兴不起来。
而更让他们深受打击的是,去了几家医院,可得知董燕是高位截肢,院方表示不便接收。“我也知道手术有风险,能理解医院的决定。”董燕说,她已经“失去”了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生下腹中的胎儿。
路遇星探
就在小两口在精神压力下焦虑不堪的时候,他们意外邂逅了两位“星探”。“我们像往常一样在路边唱歌。忽然有两名二十来岁的女孩问我们,愿不愿意参加一个节目的海选。”董燕说,那时候正是她自己情绪最低谷时,甚至做好最坏打算——宁死也要保住小孩。
但因为参加这个节目的海选,让董燕觉得或许能够通过电视“秀”出自己,获得更多的“精神上的支持”。“如果我能上电视,或许就会有更多人知道我,理解我了。”董燕说,上个月,她通过了两次海选,在获得别人关注的时候,也重拾了信心。“我想能给自己多点鼓励,挺过这个难关。”董燕说。
感动观众
2012年11月3日,浙江卫视第四季《中国梦想秀》福州市招募最后一站在台江金融街万达广场举行,董燕和她的丈夫陈 大超一起站到了这个舞台上。他们曾经在街头艰难的卖唱,他们只希望普普通通这样过一生。但是上天似乎特别眷顾有情人,董燕有了身孕。医生也告诉过他们,董燕的生育风险很大,但他们却选择了坚持。他们希望,借这个为大家唱歌的机会,给未出世的宝宝一点意外的惊喜。希望自己的歌声能让肚子里的宝宝获得更大的勇气,度过这个难关。不论是陈大超对董燕的爱,还是他们夫妻对孩子的爱,都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动不已。他们最终也获得了梦想翅膀。
各方建议
对于董燕和她丈夫的情况,真如他们自己所想的那么悲观吗?中国梦想秀主持人联系了妇产科专家和肢残人协会的深圳残友集团,他们给了董燕三条建议:高位截瘫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分娩;别总给自己太多悲观暗示;到大医院做好必要的产检。
“做好必要的产检”
――福建省立医院原妇产科主任毛志平
高位截瘫的孕妇不能生孩子,是种误解,只能说存在更多风险。董燕所担心的、所谓“90%失败率”,这只能说是这位孕妇自己悲观的看法。在很多城市,都有高位截瘫孕妇顺利分娩的案例,而且还出现过高位截瘫孕妇顺产的案例。
董燕应该做的就是到综合性的大医院做好必要的产检,这样分娩时才可以给医生、就诊医院提供更多有利于分娩的个人信息、胎儿发育信息和相关材料。
“心态不必太灰暗”
――省肢残人协会陈美香
关于董燕的情况,我们也一直在关注。我们希望她在心理上能够多一份乐观。我们协会中有很多的肢残母亲,有几位患有小儿麻痹导致脊椎变形的朋友,也都顺利地生下了孩子。在宁德市,就有一位高位截瘫的妈妈,5年里剖腹产生下了两个健康的宝宝。
我们想跟董燕分享这些肢残妈妈的成功案例,提供这些建议,也是希望董燕在心理上不要太灰暗,还是可以用阳光积极一些的心态,面对自己和腹中的小宝宝,毕竟还有这么多朋友在关心她。
“不要纠结于医院的接收问题”
――省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林艳艳
我们希望董燕不要太纠结在“会不会不被医院接收”上,毕竟之前她所就诊的医院都是比较小型的医院,而她自己的情况又比较特殊,小型的医院会从设施医质方面考虑。
奇迹生子
正当夫妻俩彷徨无助时,曙光出现了。以妇产专科享誉福州市的福州福兴妇产医院了解到这种情况,毅然伸出了援助之手,凭着爱心和医院强大的妇产技术实力,愿意全程免费为董燕提供全套产前检查和接产."风险非常大,因为董燕的高位截瘫,而且她本身体重肥胖,产前、产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对于大人和婴儿,都有极大的风险."为董燕产前保驾护航的产科学门诊主任如此说。为此,经院务会决定,成立了包括产科、小儿科、内科、外科、麻醉科、护理部等部门骨干力量组成的"董燕医疗组",先后六次为董燕会诊.
董燕入院:2013年2月7日上午,在最后一次为董燕会诊后,虽然董燕预产期还在2月21日,但专家们还是一致认为应该提前入院,以密切观察、防范意外、确保安全。事后证明,就是这一举措,称得上挽救了董燕母子的生命.
董燕剖腹产:2013年2月8日下午三点多,刚入院一天的董燕就被主管护士发现羊水提前破裂。情况紧急,以副院长李凤琴主任医师为首的医疗组立即就位,下午4点,一场与死神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接产在无影灯下展开.
孩子降生:生死一小时!经过令人窒息的等待,16:56,一个重7.6斤的男婴顺利降生,17点半,董燕平安地送出手术室,手术成功!
这是福州市有报道的首例肥胖高位截瘫产妇顺利产子(董燕体重超过180斤),且母子平安的事例,正如董燕夫妇所说:"能母子平安,这是一个奇迹,我们的儿子就叫他--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