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陨击坑
埃迪陨击坑(Eddie)位于火星埃律西昂区,是一个直径为89公里的撞击坑,得名于南非天文学家林赛·埃迪(1845-1913)。埃迪陨击坑与火山口不同,火山口一般没有边缘或喷射沉积物。随着陨坑越大(直径大于10公里),越常出现中央峰,这是由于撞击后坑底反弹所形成。中央峰含有从地表下隆起的物质。
2018年,美国洞察号火星车火星着陆器降落在埃迪陨击坑的西南处。埃迪陨击坑通常有一圈围绕着喷射物的边缘,而火山口则没有边缘或喷射沉积物。2018年,洞察号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了一张埃迪陨击坑的背景照片,显示了中央峰相对于火星基准面的高度。
译名依据
埃迪陨击坑(Eddie crater),火星地名。出自《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
译名发布
2020年8月25日,已入选中国天文学会第二批火星地貌推荐译名。
参考资料
首页 | Astrodict | NADC.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