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查多·德·阿西斯,J.M.
马查多·德·阿西斯(J.M.),全名Joaquim Maria Machado de Assis(1839年6月21日-1908年9月29日),是巴西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被巴西文学界公认为最伟大的作家。阿西斯出生于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穷家庭,曾在公办学校接受教育,但从未上过大学。他擅长诗歌、小说、专栏写作、编剧、短篇小说和记者工作,见证了巴西从帝国时代到共和国时代的政治变革,是这个时代社会政治事件的杰出评论员和记录者。阿西斯是巴西文学史上一位具有开创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对巴西现实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以机智和犀利的社会批评而闻名。尽管阿西斯在生前并未在巴西获得广泛 popularity,但他的作品在巴西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代表作品包括《Dom Casmurro》(1899年)、《Memórias Póstumas de Brás Cubas》(“Postumous Memoirs of Brás Cubas”,又名《Brás Cubas的墓志铭》)和《Quincas Borba》(又名《哲学家或狗》)。1893年,他发表了《半夜弥撒》(A Missa do Galo),这部作品经常被认为是巴西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
个人经历
马查多·德·阿西斯,J.M.出身贫寒,父亲是黑人画家,母亲是葡萄牙血统的洗衣妇。他刻苦自学,在公办学校接受过少量教育,但从未上过大学。后从事新闻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为了实现文学梦想,他担任了几个公职,先后在农业、贸易和公共工程部门工作,并在报纸上发表诗歌和文章,初次获得了名声。他精通多种语言,晚年自学了法语、英语、德语和希腊语。他曾任政府机关职务。他早期的诗表现出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1861年第一部诗集《蝶蛹》出版,1870年《灯蛾》出版,诗的风格和谐而伤感。长篇小说《复活》(1872)、《手与手套》(1874)、《埃莱娜》(1876)和《亚亚·加西亚》(1878),均属浪漫主义的前期作品,但已显露细腻的心理描写的特色。其中《埃莱娜》反映了作家的家庭环境,写埃莱娜不愿受上层社会的歧视,伪称自己是富翁的私生女,出入于交际场所。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喜剧《门路》《条约》和《假部长》。
1880年,长篇小说《布拉兹·库巴斯的死后回忆》开始在报刊上连载,以后《金卡斯·博尔巴》(1891)、《堂卡斯穆罗》(1899)、《埃绍和雅科》(1904)和《亚伊雷斯的回忆》(1908)相继出版。这些作品显示了现实主义倾向,他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反映社会现象,以嘲讽的笔调描写生活中的失望和失败的情节,表现人生的艰难困苦。他把人类写成没有理性的动物,盲目行事,例如《布拉兹·库巴斯的死后回忆》描写主人公与朋友的妻子相爱,把青春和精力消耗尽,虚度一生。《金卡斯·博尔巴》写鲁比昂接受了朋友的一笔遗产,连同一条名叫金卡斯·博尔巴的小狗,最后希望幻灭,只剩下这条忠心的狗陪伴着他。《堂卡斯穆罗》中的本托逃出修道院与情人结婚,结果却在嫉妒中痛苦地生活。《埃绍和雅科》写分属于不同政党的两兄弟之争,以影射巴西现状。他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作品以心理分析为主要特色,带有悲观色彩和嘲讽的风格,以致人物显得漫画化甚至荒诞可笑。有短篇小说集《半夜的故事》(1873)、《没有日期的故事》(1884)、《故事集》(1896)、《拾遗集》(1899)、《旧房子的遗物》(1906)。1897年,他创立并成为巴西文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任职至1908年去世。
文学成就
安东尼奥·马查多的作品塑造了巴西的现实主义运动,一般认为他最伟大的作品是《卡斯穆鲁先生》(Dom Casmurro,1899年)、《布拉斯·库巴斯的遗忘回忆录》(Memórias Póstumas de Brás Cubas,也译为《一个小赢家的墓志铭》)和《金卡斯·博尔巴》(Quincas Borba,也译为《哲学家还是狗?》)。他的作品被评论家和公众所赞赏,尤其是在巴西共和国诞生后,他的批判性和观察力更加突出,创作了一系列被认为是巴西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