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徐闯

徐闯

徐闯,男,汉族,1979年生,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执业兽医学。他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担任教授,并在2020年10月15日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徐闯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奶牛群发代谢病的致病机理、早期预警、群防群控、技术标准等方面,建立了奶牛围产期“四维度”稳态动态平衡理论。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 2005年9月-2008年7月,吉林大学,临床兽医学,博士

- 2002年9月-2005年7月,吉林大学,临床兽医学,硕士

- 1998年9月-2002年7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兽医学,学士

工作经历

- 2022年3月至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 2016年9月-2022年2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

- 2011年9月-2016年8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副教授

- 2013年1月-2014年5月,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

- 2008年8月-2011年8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讲师

研究方向

一直从事奶牛群发代谢病的致病机理、早期预警、群防群控、技术标准等技术产品的研发推广工作,建立了奶牛围产期“四维度”稳态动态平衡理论。

主要成就

徐闯教授在围产期奶牛代谢病的应用基础研究与群防群控技术产品研发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主持了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联合重点项目等14项,建立了疾病发病机理-早期预警-群防群控-技术标准的创新性研究体系。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全景式阐明围产期奶牛经历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风暴-离子代谢失衡-炎症反应-繁殖功能障碍等调控轴的代谢失衡机制,构建了疾病早期预警技术体系,建立了“协同互补式”理论并开发了群防群控新产品,制定了疾病防控行业标准。徐闯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6篇,其中领域顶级期刊J Dairy Sci等7篇,一区和IF 5以上论文14篇(封面文章2篇),ESI高被引文章2篇,发表国内权威期刊《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兽医学报》等13篇;主编、副主编专著5部;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制定代谢病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2项。他还入选了国家杰青、“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教育部人才项目青年学者,农业农村部奶牛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担任领域顶级期刊J Dairy Res,Front Vet Sci等杂志编委。

荣誉称号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 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 教育部人才项目青年学者

- 农业农村部奶牛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

-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 担任领域顶级期刊J Dairy Res,Front Vet Sci等杂志编委

获奖记录

2017年6月25日,科技部公布了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徐闯成功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20年10月15日,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