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启蒙
艾启蒙(1708-1780),原名Jgnatius Sichelbart,字醒庵,生于波西米亚(今属捷克),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和画家。1745年,艾启蒙被派往中国担任传教士,成为四洋画家之一。他与Giuseppe Castiglione和Jean Denis Attiret一起在中国工作,将欧洲绘画技巧与传统中国画相结合,创作了新的绘画风格。在中央亚细亚地区的十次大战役中,爱新觉罗·弘历下令制作描绘战役的油画,其中就有艾启蒙的作品。他们制作了16幅油画,于1776年被法国雕刻。为了表彰他的服务和工作,艾启蒙被晋升为皇家绘画学院院长和皇帝的宫廷画家。艾启蒙于1780年在北京去世,葬于耶稣会扎兰公墓。
人物经历
艾启蒙,原名Ignatius Sickeltart,1708年9月26日出生于波西米亚的Nejdek,1780年10月6日在北京逝世。他在Brno完成了他的新兵训练,并在Olomouc学习了神学。1745年,艾启蒙被派往中国,师从郎世宁学画,很快受到清廷重视,诏入内廷供奉。他擅长人物、走兽、翎毛类绘画,与郎世宁、王致诚、安德义被人称为四洋画家,形成新体画风。乾隆二十年(1755年)曾制作紫光阁武功图中《准噶尔战功图》;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孝圣皇后八旬万寿,命绘《香山九老图》,著录于《国朝院画录》;三十七年《十骏图》。传世作品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作《宝吉骝图》轴,绢本,设色,现均藏故宫博物院。
主要贡献
艾启蒙的绘画作品包括《百鹿图》《宝吉骝图》和《踣铁骝轴》,这些作品均以其西方的素描技法和解剖学知识,细致地描绘了动物的体态和皮毛质感,具有极强的写实性。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所创新,而且在历史研究上也具有极高的价值。艾启蒙的《十骏犬图》册共绘10犬,均为清宫豢养世界各国进献乾隆的十种希世中国名犬。每幅画的对开上均标明犬名,对宫廷御用犬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画中的衬景山水是中国画家创作的。中西画家携手创作是乾隆朝宫廷绘画的一大特色。艾启蒙的作品《宝吉骝图》轴,绢本,设色,纵228厘米,横275厘米,真实描绘了土尔扈特部郡王策伯克多尔济送给爱新觉罗·弘历之骏马宝吉骝之神态。所作纯用西洋技法,以明暗表现马之立体感和质感,造型准确,自署:“乾隆癸巳中秋节,海西艾启蒙恭画。”上方有乾隆御题宝吉骝诗序,左下方有于敏中题赞,现均藏故宫博物院。
参考资料
今日的利玛窦及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墓地.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24-10-15
清代“四洋画家”传奇.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2024-10-15
艾启蒙.美术网.2024-08-16
清乾隆时期西洋画家艾启蒙绘《十骏犬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搜狐.2024-08-16
【西法东来】清宫“四洋画家”——细腻羽毛之神者“艾启蒙”.个人图书馆.2024-10-03
赏国画:清代画家艾启蒙作品《宝吉骝图》和《百鹿图》赏析.闻是艺术.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