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仙症

仙症

《仙症》是郑执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于2018年7月25日发表于《腾讯·大家》。

《仙症》讲述了“我”的大姑父王战团的故事。王战团曾是海军,复员后精神出现问题。回到地方进入工厂后,王战团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在工厂发展不顺。大姑请“出马仙”让其病情好转,后因吃刺猬亚科仙家不再保佑,王战团女儿生病,他再度犯病进精神病院,儿子也去世。“我”因口吃怨恨父母,在再次请仙家时得王战团呼喊,最终被原谅拯救。长大后,“我”去了王战团给“我”启蒙的地方,与爱人相伴,不再被困扰。

郑执凭借短篇小说《仙症》获得2018年“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2019年首届“《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奖以及2019年“辽宁文学奖”特别奖。2020年,《仙症》获得第二届“禧福祥杯”《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

作品背景

创作背景

2018年初,郑执收到约稿邀请,他答应下之后却不知道这是一场比赛。稿子拖了半年之后,郑执再次接到编辑的催促,才得知这次要写作一篇参赛作品。于是,他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完成了创作,将那个在脑海中存在了十年的故事写成了《仙症》。

作者背景

郑执,1987年生,沈阳市人。19岁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浮》,后出版有多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代表作《生吞》《我只在乎你》等。

作品内容

“我”的大姑父王战团曾是海军,复员后精神出现问题。他幻想自己曾在潜艇服役,而“我”发现他所说的潜艇兵经历存在常识性错误(潜艇里看不到月光)。在部队时,同船的五人都说王战团在梦中骂了船长和政委,于是他被关禁闭并受到批判,这可能是他患病的诱因。回到地方进入工厂后,王战团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在厂里的上升也再次被卡住。

后来大姑请来了号称“出马仙”的赵老师,赵老师认为王战团是中邪,设了神坛后他的病情确实好了很多年。然而,为了给女儿治疮,大姑一家在风光送女儿出嫁后吃了刺猬亚科,仙家不再保佑。此后女儿生病,王战团也再度犯病,并被送进精神病院,儿子也不幸去世。“我”因为口吃受尽折磨,心中怨恨父母。最后,再次请仙家时,王战团在旁边犯病呼喊,让“我”往上爬,“我”最终得到了仙家的原谅和拯救。长大后,“我”去了王战团给“我”启蒙的地方,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不再被万事万物卡住。

主要角色

主题思想

小说以东北地区为背景,以东北方言幽默简洁的声调,讲述土地上一群人对于自身命运的出逃与回归。

作品赏析

《仙症》中的文字富有节奏感且情节多线交错。作者将日常生活形态融合到带有魔幻、地方色彩的故事中,将魔幻故事和侦探小说元素杂糅,使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画面感强烈。

小说开篇,叙述者“我”第二次见到大姑父的场景,是大姑父王战团正在指挥刺猬过马路,这奠定了王战团身为底层人物的“疯人”形象。然而,在“我”眼里,王战团实则很有思想。作为“疯人”,王战团首次发病是在当兵时,他不站队,既不依附连长也不投靠政委,因工作能力强,连长和政委对他无可奈何,但他夜里做梦说了连长和政委的坏话而遭处分,进而发病。第二次发病是退役后进工厂焊接战斗机翼时,火星溅入眼中所致。

作者通过平淡的日常生活描写,展现了受到别样对待的王战团,甚至“我”的父母都不让“我”与其接触。但王战团的两次发病和家人的疏离,尚未将其悲剧命运推至巅峰。正如小说篇名“仙症”所暗示,东北地区民风民俗中有“胡黄白柳灰”五仙之说,最终致使王战团疯病的是三天三夜的禁闭和初恋的自杀。家人请来赵老师为其看病,所请的是白仙(刺猬亚科)。与其说王战团的“病”是疯人现象,不如说是一个正常人在东北地域落后的乡民风俗折磨下患上的多重人格症

小说叙述者“我”是唯一愿与大姑父王战团沟通交流的人。在孩子眼中,大姑父十分正常且有思想,无论是修理电视天线,还是与邻居下棋时展现的智慧,甚至王战团当兵时所写包含大海意象的诗,以及他给子女取名为海洋、普通海鸥,都进一步证明王战团作为底层社会中受折磨、被压迫的角色,实际上是正常人。王战团常说:“一辈子就是顺杆儿往上爬,爬到顶那天,你就是尖儿了。我卡在节骨眼儿了,全是灰。”直至大哥王海洋去世,叙述者“我”才明白,王战团所谓的向上爬到顶就是死,因为对于一个底层社会的边缘人、游荡者,只有死才能获得解脱,才能不被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冷漠与折磨所吞噬。

在《仙症》这部作品中,作者设定了王战团指挥“刺猬”过马路以及小说叙述者“我”与大姑父王战团吃“刺猬肉”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情节。“刺猬亚科”这一意象在小说中有着回应篇名的作用。当然,作者这样的小说设计意图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同时也暗含着特定的小说情感倾向与价值观念。

刺猬作为白仙家,一直是东北地区传统封建文化的代表之一,许多东北人都信奉这一传统观念。从某种程度来讲,这是东北民俗中萨满文化留给后人的一种信仰。萨满在族群里扮演着特殊角色,肩负着特殊使命,萨满文化渗透在东北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巫文化。写东北的故事必然少不了萨满这一内容,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萨满介入文学能够给作品增添精神魅力,使其更具庄严感,更富有诗性、灵性,也更让人敬畏和感到神秘。所以,“刺猬”成为了构建《仙症》的关键桥梁与纽带。

此外,“刺猬亚科”还是大姑父王战团这个“疯人形象”与家中其他“正常人形象”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家里正常人开始对王战团进行身体和心理折磨的中间介质。在小说叙述者“我”看来,大姑父是正常且有思想的人。然而,大姑父在服兵役期间多次发作“疯病”后,家里人为其找来了赵老师。在“我”眼中,赵老师给王战团看病不叫看病,而是叫看事儿。赵老师让大姑请白仙家并供奉,奇怪的是,大姑父的疯病逐渐好转,但腿上却生出了疥疮。听闻刺猬肉能治疥疮,在一次郊游时,王战团敏捷地抓到一只不知是“刺猬”还是鸡的动物,将其烤着吃了。正因如此,大姑父王战团这个社会底层边缘人,也是家庭中无足轻重的一员,开始遭受身体与心灵上合乎情理的双重折磨。

出版历史

作品影响

该书入选2020年11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 2020年12月文学报好书榜、 豆瓣“2020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读书榜”第七名。在2024年被改编成电影,由葛优王俊凯等主演。

衍生作品(电影)

获得荣誉

相关评价

一部北方档案。以冷峻的文字和强烈的现场感,还原了疯癫个体与家族成员的群像。魔幻与现实感并存,内在张力充盈。在这片爱的荒原,人们以绝处求生的意志找寻爱之星火,生之意义。(2018年“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授奖词)

《仙症》以匿名的方式出现在2018年,这本身即构成一个事件,提示当下文学的症候。小说是作者凝视生命的深渊之后的纵身飞跃,是时空重构中的一次心灵旅程。它拒绝宏大,以小叙事直陈疾病和疾病的隐喻幻象中人之所是;它拒绝修辞,以精确的词语抵达物之所是;它拒绝抒情,以冷峻的语调直逼生命的真相,表达本真的爱意。它用整体的圆熟,维护着小说的尊严。(2019年首届“《钟山》之星”文学奖年度青年佳作授奖词)

参考资料

《小说选刊》2019年第12期目录.中国作家网.2024-08-14

仙症.豆瓣.2021-08-21

《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在西安揭晓.文艺报.2024-08-15

东北、穷鬼乐园、仙症:作家郑执的文字世界.澎湃新闻.2024-08-14

12月文学报好书榜.中国作家网.2024-08-14

仙症.浙江图书馆检索平台.2024-08-14

70年70篇:辽宁短篇小说精选.浙江图书馆检索平台.2024-08-15

鲤·时间胶囊.豆瓣读书.2024-08-15

2020.2020.2024-08-16

刺猬 (2024).豆瓣网.2024-08-15

首届“《钟山》之星”奖掖优秀青年作家.中国作家网.2024-08-14

《仙症》.中国作家网.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