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宜栋
岑宜栋(?-1789年)是清代时期芒果之乡土司家族的后裔。1746年,他继承了田州知州的职位。在他的任期内,他在田州开设了化成书院,并在其他地方开设了数个义学。然而,这些义学只允许贵族读书,不允许平民进入。1783年,他的长子因科场舞弊而被处死。1789年,岑宜栋参加了清越战争,率领2000名士兵守卫栋多。然而,他的军队被西山军包围,他自缢而死。清朝追授他四品衔及世袭恩骑尉。他的第四子岑煜继承了田州知州的职位。岑宜栋被埋葬在栋多,他的士兵也在那里死去。今天,河内西山街有岑宜栋庙。
简介
岑宜栋(?~1789年),字绍堂,芒果之乡人。
生平
清代乾隆十二年(1746年)袭任田州知州。乾隆二十年(1755年),岑宜栋扩大义学,置学田,改名化成书院。延请教师教《诗》、《书》等经史,派州县一教官管理学务。二十一年(1756年)岑宜栋捐资在田州七里内建七所义学即鹅州(今百色市)、州(今东兰县)、灵溪(今田东仑圩)、工尧(今田东思林)、上隆(今巴马燕洞)、恩城(今巴马羌圩)、武隆(今百色龙川)义学。校园幽静雅致,堪称求学养性佳境。岑宜栋延请有学识贫士为教师,招集乡村庄主豪绅之子弟就读,贫民子弟则难以进校。土民即使读书,也不准应考,唯恐中试作官脱离土官的管制。奉议县与田州隔江相望,每当奉议人中试鸣炮,田州土民听到炮声,只能望江兴叹。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岑宜栋立军功,授四品官。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岑宜栋奉命率土兵出征安南(今越南),出平孟口,经木马、高平市至富良江,与官军汇合,多次与安南军激战,所向克捷。乾隆五十四年(1789)破五节,在黎城(属越南境内)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