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惠鹤九

惠鹤九

惠鹤九,男,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年至2014年,惠鹤九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月球和行星研究所、圣母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惠鹤九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并入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在该校工作。2016年,惠鹤九获“孙贤鉥奖”和“侯德封青年科学家奖”,202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惠鹤九主要从事实验岩石学、行星地球化学等研究,并且长期参与国家深空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论证,是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委员,《Science Bulletin》《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等期刊编委,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6年9月至2001年7月,惠鹤九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地球化学专业。

2002年,惠鹤九赴美留学,2007年12月完成密歇根大学地质科学系博士学位研究,2008年4月被该校授予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年至2014年,惠鹤九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月球和行星研究所、美国圣母玛利亚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和地球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4年,惠鹤九回国,并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同年5月,惠鹤九入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1年3月29日,国家航天局在京召开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惠鹤九担任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委员。同年,惠鹤九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社会任职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惠鹤九主要从事实验岩石学、行星地球化学等研究,并且长期参与国家深空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论证,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科研项目

科研论文

科研成果

2023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森研究员和惠鹤九及合作者在《自然-地球科学》发表研究论文,表示团队通过分析从嫦娥五号探测器月壤样本中提取的、在撞击过程中形成的玻璃珠的水含量,确认撞击玻璃珠内储存有水,而且这些水与太阳风起源相符。

2025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森、林杨挺团队联合南京大学教授惠鹤九团队,在《自然》上发表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显示,每克嫦娥六号探测器玄武岩中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为公开报道数据中的最低值。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惠鹤九.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04-10

"诚计划"第119期|惠鹤九教授主讲"月球的起源".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2025-04-10

南京大学惠鹤九教授邀请报告.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25-04-10

学者风采|惠鹤九: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0

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成立 首批月球样品信息和科学探测数据上线.中国经济网.2021-04-13

惠鹤九 (HUI,Hejiu).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04-10

惠鹤九教授讲座.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行星科学研究中心.2025-04-10

月球储水层在哪里?嫦娥五号月壤样品提供线索.渭南科普-今日头条.2025-04-10

嫦娥六号月壤样品新发现!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更“干”.北京日报客户端-百家号.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