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襄阳环线

襄阳环线

襄阳市环线指襄阳市区的城市快速通道(内环,中环)和绕城高速公路(外环)。

功能定位

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考虑道路交通的需要,兼顾 优化产业布局的要求,营造开敞靓丽的现代化道路景观,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好现有道路的功能,将内环线和上海中环线建设成为融城市交通主干道和快速通道于一体的市区交通环线,外环线建设成为连接全国高速公路网的绕城高速公路,形成“内中外成环、各城区贯通”的环线交通新骨架。

内环线

内环线,全长50.3公里,将襄州区、高新区、东津新区鱼梁洲襄城区樊城区串联起来。

起自316国道航空学校东侧,向南跨汉丹铁路、航空路、唐白河东津镇,西跨汉江(五桥)、焦柳铁路207国道,沿环山路至檀溪营盘,向西北跨檀溪路,再次跨汉江(三桥),过人民西路,沿云锦路北上至卞家营接邓城大道(316国道),向东至航空学校,形成闭合环。

设计车速60—80公里/小时,全线按不小于双向六车道设计,局部路段双向八车道,两侧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卧龙大桥(三桥)俗称汉江三桥,我市第一座斜拉桥。北岸接樊城区月亮湾公园,跨越汉江中心的老 龙洲到达襄城区(市公安局办公大楼与市法院办公大楼之间)。大桥全长4343.5米,宽40.5米,主桥设计宽度为35米,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胜利街立交桥 我市第一座地上立交桥,是汉江三桥、南京长江第五大桥间的重要通道。该桥为城市快速通道,不设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地处胜利街与内环线交会处,东接汉江五桥,南连老207国道,西至内环南线(三桥方向),北往昭明台方向。主线桥工程全长826.6米,桥宽17米,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庞公铁路下穿市区跨度最大的铁路涵洞,位于胜利街立交桥和汉江五桥之间。路宽48.6米,为双向六车道。中间为四车道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东津大桥(五桥) 俗称汉江五桥,襄城区到东津的直接通道。东接襄州东津上营,西接襄城庞公。全长2969.4米,设计宽度36.5米,双向六车道,另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桥梁两侧增加辅道在鱼梁洲小岛落地,与鱼梁洲规划道路相衔接。

中环线

襄阳中环线的南内环东延线、中环线西段工程于3月启动。南内环东延线和中环线东段将建成全长共25km,双向八车道的区域主干道,为东津新区城市路网骨架,总投资超过14亿元。两条道路2013年将完成总工程量的60%。

中环线起于南内环东延线,向北穿越东津新区唐白河,直达襄阳机场,向西沿机场路和中环线西段相交。中环线与内环线共用内环西段和内环南段。建成之后襄阳市将成为湖北省内除武汉市外首个拥有内中外三个环线的地级市。有利于拉开城市骨架,便于各个城区交流互通。

外环线

襄阳外环线湖北省襄阳市区的内环外面的绕城公路,正在建设中。

襄阳市区外环线起于襄城区欧庙镇 王树岗以南,与襄荆高速公路相接,向东于下黄龙观跨焦柳铁路和207国道,经襄阳电厂以南的刘集折向北跨过汉江,经鹿门寺北麓向北,在大埠街跨越省道218线,向北经打伙店西跨汉丹铁路,继续向北,在襄州区双沟镇以东、张集镇以西与汉十高速公路连接,全长约45.9公里,含两座特大桥(一座为跨汉江特大桥)。道路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设置熊庙、余家湖、鹿门寺、东津、双沟5处互通式立交。外环线总投资估算约为22.3亿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