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洒红节

洒红节

洒红节(英文Holi Festival),也译为霍利节、胡里节和色彩节。既是印度的传统新年,也是印度教的祈福节日。这天人们无论相识与否,无论宗教种姓,无论贫贱富贵,都互相抛洒红粉、投掷颜料,以示祝福,也有驱鬼降魔之意,被抛到的洒红粉越多,意味着会得到更多的好运和爱。

洒红节通常在每年公历二、三月举行,以月盈之后的第一天开始计算,预示着春季的到来(春天从第二天开始),是庆祝春天,与创造和复始的行动有关,代表春分和谷物丰收。在印度、尼泊尔苏里南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英国毛里求斯斐济等地都是重要节日。因此,洒红节又被称为印度的新年。作为印度的传统节日,洒红节是从尼泊尔日历每年第八个月圆夜到来之日算起,就开始进入洒红节,通常前后会持续7天。

起源

传说一

洒红节的来历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相对权威的一个认为,该节日起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在《摩诃婆罗多》中,有一个生性残暴的国王,但他的王子却心地善良、广受拥戴。老国王指使妹妹—不怕火烧的女妖霍利卡害死王子,让她在一个月圆之夜抱着普拉拉达跳入大火之中,想把王子活活烧死。结果第二天清晨,当百姓带着盛水的器具赶去营救王子时,却发现王子在神的护佑之下安然无恙,反倒是霍利卡已经化作灰烬。毗湿奴还化作半人半狮怪兽,把国王开膛灭掉。王子从火中平安走出,人们向他抛洒红色颜料,表达赞颂。百姓们为了庆祝,便向王子身上泼洒红颜色的水,洒红节由此而来。

传说二

传说印度教神克里希纳(Krishna)被认为是毗湿奴的化身,他爱上了挤奶女工拉达(Radha),但他对自己的皮肤是深蓝色而她的皮肤是白皙感到尴尬。为了纠正这个问题,他在与她和其他挤奶女工的游戏中开玩笑地给她的脸涂上了颜色。这被认为是彩色水和粉末喷射的起源。普遍的欢乐也被视为克里希纳的特征,他以恶作剧和玩耍而闻名。

传说三

黑兰亚卡西普 (Hiranyakashipu) 在他的妹妹霍利卡 (Holika) 的帮助下杀死了他的儿子普拉拉达 (Prahlada),他是毗湿奴的忠实崇拜者。为了烧死普拉拉达,霍利卡和他一起坐在柴堆上,并穿着一件斗篷来保护她免受火灾。但斗篷反而保护了普拉拉达,霍利卡被烧伤了。当晚晚些时候,毗湿奴成功杀死了黑冉亚卡西普,这一事件被视为正义战胜邪恶的胜利。在印度的许多地方,洒红节前一天晚上都会点燃一个大柴堆来庆祝这一时刻。

历史文化

洒红节的色彩被称为“古兰”,中世纪时多为家庭制作,从特苏或帕拉什的树木上采集花朵,它们也被称为“森林之焰”。这些花朵的颜色呈大红或深橘,从森林中采集并被铺在席子上晒干,接着再放到地上踩成细粉。这种粉末混合水之后即可制成美丽的藏红色染料。它被广泛用于洒红节的色彩当中,与肌肤接触无刺激,适宜于皮肤,不像人们今天所用的化学色料。

洒红节象征着冬天结束和万物复苏的春天到来,同时也象征正义对邪恶的胜利。庆典中人们相互泼洒彩色植物粉末,活动还包括点篝火“焚烧胡里”等传统仪式。印度地域广阔,各地庆祝方式不尽相同。在北方邦马图拉,除洒彩粉之外,妇女还要手持木棒追打男子,男子不能还手;在拉贾斯坦邦,人们则将浸水的衣服拧成一股绳,用来打人;在印度教圣地瓦拉纳西,人们互相洒水,然后成群结队上街游行,放肆地大声骂人;在广大农村地区,洒红节更为热闹,有时庆祝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在比哈尔邦等地,民众还会唱歌迎颂春天,彼此还会用甩泥巴、投牛粪等方式庆祝。

活动与仪式

在洒红节前夕–庆祝洒红节的前一天晚上,竖立并点燃大篝火,以纪念这次良善战胜邪恶的胜利。 这一天被称为 Holika Dahan。除了进行大礼拜外,还有许多人在篝火旁跳舞和唱歌用来庆祝,同时也连续三次在篝火旁散步。 表演Holika Dahan的时间视地点和每个地方的日落时间而定。 根据传说,在正确的时间执行仪式对于避免不幸和邪恶远离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洒红节成为全印的喜庆节日(南部泰米尔纳都、喀拉拉邦等地庆祝得较少)。当天,人与人之间的防范和隔阂减少,大家会到公园、街上狂欢嬉戏,相互喷洒彩色液体,甚至陌生人也不例外。走亲访友时,进门时先相互涂抹彩色颜料,主人还给来宾象征性地喂点洒红节点心;然后,在室内再逐步相互涂抹红、绿、黄、蓝、紫、粉等彩色的粉末(一般用植物制作),表达美好祝愿,并载歌载舞。节前几天,人们见面就相互祝贺洒红节快乐(Happy Holi!),并发送精美的电子贺卡。

“棒打男人洒红节”是印度传统节日——洒红节的一部分,当地妇女穿上五颜六色的服装,头上裹着彩色的头纱,拿着竹竿打男人;男人们则会用花瓣和彩粉作为回击女人的“武器”。

洒红节还有特别的甜点和由草药制作的饮料,包括在牛奶中加上婴栗籽粉或者大麻等做成的“特别饮料”。它有兴奋、放松作用,饮后可能出现大笑、大哭等“效果”,所以只在洒红节期间才可合法销售、饮用。

在参加节日的大象鼻子上用颜料画面精美复杂的花纹。其间还有一个特别的比赛——“象球”赛,参赛两队选手坐在象背上驾驭大象,挥杆击球进门得分,活动的高潮部分就是一群色彩斑斓的大象一字排开,站在体育场的中央地带,接受评委的检阅,然后选出最漂亮的一头并授以冠军头衔。而评选结束以后,紧接着人们便会冲进活动的场地,开始洒红节的狂欢。

价值与影响

从节日意义来说,色彩是象征春天的来临,泼洒颜料是为了弥补种姓与阶级的鸿沟(印度教中严格来说,低种姓的人仅仅在洒红节这天才有机会接触高种姓的人)。简而言之,意味着平等与复苏。

洒红节是印度教诸多节日中,具有“平等”意味最强的节日。在上流社会,轻柔地在脸颊互抹颜料也意味着相互接纳。这也是一个和解的节日,智慧的南亚人把愤怒、傲慢、敌意等消极情绪放在一边,通过在彼此的脸上涂抹色彩和全民狂欢来消弭分歧。

相关事件

2021年3月3据《印度斯坦时报》援引印度警方消息称,过去两天在印度比哈尔邦举办的洒红节发生了多起暴力事件和意外,造成包括3名儿童在内的至少41人丧生,超过38人受伤。

2023年3月,日本一名22岁女网红“惠子”分享了自己在印度参加“洒红节”的视频,一群印度男子向她身上砸鸡蛋喷粉末、强行搂抱,举止之粗暴引来众怒。包括德里妇女委员会主席等人呼吁警方采取行动,德里警方随后抓捕了包括1名未成年人在内的3名嫌犯。10日,惠子离开印度抵达孟加拉国。她在推特上用日英双语报平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非常抱歉。我现在身心状态良好。次日(11日),惠子连发多条推文,表示自己拍视频本想“呈现印度的正面及欢乐”。她解释称,自己听说独身女子在“洒红节”出门会非常危险,于是特地和另外35名朋友一起参加了活动,视频中被骚扰的情况是在无意中发生的,事后当地警方已承诺将加强打击犯罪的力度,希望明年“洒红节”期间针对女性的骚扰将大幅减少。

2023年3月5日,由尼泊尔驻成都总领事馆指导,尼泊尔国家馆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都研究院共同承办,ASI握手国际和时代传媒共同协办的"尼泊尔洒红节暨喜马拉雅山脉文化艺术展"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尼泊尔国家馆开幕。来自尼泊尔和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在川留学生,在华常住的外籍人士以及本地嘉宾游客等亲临现场,首次在成都共同庆祝尼泊尔重大的传统节日"洒红节"的到来。

节日影响

印度教色彩缤纷的洒红节(Holi)庆祝活动已在美国各地日益流行。犹他印度文化中心举办的洒红利节庆祝活动一般以简短的祈祷开始,庆祝春天的到来和正义战胜邪恶。然后是非宗教性的仪式,由人们相互抛掷五颜六色的粉末进行狂欢。

尼泊尔以“节日之邦”著称于世,从宗教节日到国家法定节假日不一而足。很多充满宗教色彩的节日虽需要人们载歌载舞,但并不太允许人们借此狂欢。由此,洒红节的狂欢尤引人着迷。

参考资料

“2023尼泊尔洒红节暨喜马拉雅文化艺术展”在蓉开幕.搜狐文化.2024-01-13

《亚太日报》尼泊尔人怎么过洒红节?.河北经贸大学.2024-01-15

中国驻印使馆举行庆祝洒红节活动.人民网.2024-01-15

五彩缤纷洒红节.经济日报.2024-01-15

洒红节:印度的狂欢日.外交部网站.2024-01-15

Holi: Festival of Colors.britannica.2024-01-15

洒红之欢 越“色”越快乐.科学之友.2024-01-15

2020年印度胡里节指南.siddhiyoga.2024-01-15

欢度洒红节 印度女人“棍打”男人.百家号.2024-01-13

洒红节一个去印度次大陆漫行的理由 .新华网手机版.2024-01-15

乱!印度洒红节发生多起暴力事件和意外,至少41死38伤.环球国际.2024-01-15

日本女网红在洒红节遭多名男子骚扰后反道歉:无意丑化印度,停更社媒.百家号.2024-01-13

美国因时制宜庆祝洒红节 .share.america.2024-01-15

尼泊尔洒红节:古老国度染上缤纷色彩.经济晚报网.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