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耆仲
颜耆仲,字景英,出生于福建龙溪青礁,是颜彻的儿子。他在年轻时期凭借家族的影响进入仕途,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承务郎、福州海口镇长等。他的行政能力和对教育的支持受到了当地人的尊敬,他们甚至为他建立了生祠来纪念他的贡献。
人物经历
颜耆仲在弱冠之年凭借祖先的恩惠步入仕途,被任命为承务郎,随后调任福州海口镇长。
在他任职期间,他设立了庄园并制作了祭祀服装,用于供养学生,这些举措得到了镇上居民的高度赞赏。后来,他成为鄞县的县长,在一次火灾中,他慷慨地用自己的私人资金奖励那些参与灭火的村民,而没有动用任何公共资金。在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他被任命为监督六个部门的官员。当宋宁宗去世时,他负责在绍兴府建立陵墓。完成这项工作后,他又被派往临安府担任通判。在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他考取了进士,并很快晋升为进奏院的官员。他还曾担任江阴军的知军,致力于改善学校的条件和增加粮食储备。在他的努力下,成功缓解了一次严重的饥荒,拯救了许多受灾群众的生命。此后,他被召回中央政府,先后担任太府寺主簿、屯田员外郎、吏部郎中等职。
在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他被任命为编排官,并升任右司郎中、直秘阁。他还曾在淮东地区担任提举兼提刑,并被授予宝谟阁枢密院副都的职位。尽管如此,他对官场生活感到疲惫,因此请求调离,最终被任命为池州的知州,并转任江西运输判官兼代理隆兴府知府。在此期间,他再次被召回中央政府,担任太府少卿,并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颜耆仲非常重视教育,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优先发展学校,并鼓励学术风气。他曾购买土地作为桂庄,每年收入超过四十万钱,这些资金被用来支持贫困的学生继续他们的学业。
他还曾在平湖书院主持考试,并根据学生的成绩给予不同的奖励,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他的最高官职是中奉大夫,并被封为龙溪县开国男。在端平年间(公元1234-1236年),由于他的正直和才能,他和他的弟弟颜颐仲一同受到朝廷的重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他们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参考资料
谁说厦门无历史,此村在宋代“祖孙两尚书,一门十进士”.新浪网 .2024-09-23
颜耆仲.古诗文网 .2024-09-23
颜耆仲 .hao86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