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派
佛教旨在追求「觉悟」,但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路径和方法。这些不同路径上的实践者们,在追求觉悟的过程中,各自有着独特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尽管最终的目标一致,但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戒律宗、俱舍宗、成实宗等多种宗派。在中国,尤其是隋唐时期,各个宗派的著作和传承法门开始形成各自的特色,至今宗派之间的界限分明,每个宗派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边界。
历史背景
佛教传入中国后,宗派逐渐兴起。在印度,虽然小乘佛教有所分别,大乘佛教也有空有之争,但并没有建立多个学派。然而,到了中国,宗派的发展繁荣起来。隋唐时期,各宗派的文献和教义开始展现出各自的独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派间的差异愈加明显,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内容体系和学术壁垒。
参考资料
【佛学常识】中国佛教八大宗派.360doc.2024-10-30
从学派与宗派之区别看看中国佛教之发展.jianshu.2024-10-30
佛教宗派有哪几种.edu.iask.sina.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