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质勘探局
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于1879年3月3日成立,是美国内政部唯一的科学研究机构。该机构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雷斯顿,主要负责自然灾害、地质、资源、地理、环境、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监测、收集、分析、解释和传播,对自然资源进行监测、评估,为决策部门提供信息等。现任代理局长是莎拉·赖克。
1879年5月,克拉伦斯·金担任美国地质勘探局首任局长。1900年7月1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分部进行了重组,成立了七个分支机构。1917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成立了军事勘测处。1921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地形处成立了摄影测绘学科。1945年秋季,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分部分组为经济地质分部、基础和工程科学分部。次年1月,美国地质勘探局地形处成立了计划与协调部、研究与技术控制部两个参谋部。1959年,美国地质勘探局编制了地球的卫星—月球的照片地质图。1963年,美国地质勘探局与美国航空航天局合作。197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出版了《美利坚合众国国家地图集》。1973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将其国家总部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市中心迁至弗吉尼亚雷斯顿。1984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水资源部发布了第一份《国家水资源概览》。1997年,美国地质勘探局与美国大湖区相关的八个州的地质调查局合作建立了美国大湖区地质填图联盟。2005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了对美国国家火山早期预警系统评估报告。2010年10月,美国地质勘探局调整了管理和预算结构。2012年左右,美国地质勘探局开展了多门类自然资源分析工作,建立了“三步流程、三套组件”的统一工作框架。2025年1月16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该国首幅国家尺度陆上天然氢勘探潜力评价图。
美国地质勘探局在美国设有500多个实验室,每天有1万名科学家、技术人员及支持人员在400多个地点开展工作。2019年,在“公共服务伙伴关系”的“最佳工作场所机构排名”中,美国地质勘探局在420个机构分部门中排名第168位。
历史沿革
1879年3月3日,美国地质勘探局根据《组织法》成立。起初,该机构的任务是研究国家的土地,涵盖自然资源和地质结构。同年5月,克拉伦斯·金(Clarence King)担任美国地质勘探局首任局长。1900年7月1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分部进行了重组,成立了七个分支机构,涵盖特定主题领域,每个机构由一名专家负责,该专家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确定优先级、推荐地质学家来承担特定项目以及审查手稿。部门负责人则规划工作的开展方式。1917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成立了军事勘测处,并根据陆军总参谋部制定的计划调整了地形工作计划。1921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地形处成立了摄影测绘学科。
1945年秋季,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分部分为两组,一组是经济地质分部,另一组是基础和工程科学分部。其中包括外国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军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新专业科室。次年1月2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地形处成立了两个参谋部,即计划与协调部和研究与技术控制部,以准备利用新的测绘技术开展大规模的测绘工作。1956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开始对原子能委员会内华达试验场地下核爆炸的影响进行评估。1959年,美国地质勘探局编制了地球的卫星—月球的照片地质图,并开始对陨石坑和撞击坑进行研究。1962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开始实施一项海洋研究计划,以确定和评估海底或海底下的潜在矿产资源,并帮助解决沿海地区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扩张所带来的问题。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部和水资源部都修改了内部组织结构,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多学科调查和研究。次年,美国地质勘探局与美国航空航天局合作,开始对宇航员进行地质学培训,并对月球地质和地球物理学探测的方法和设备进行调查和评估。197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出版了《美利坚合众国国家地图集》,该参考工具包括700多幅自然、历史、经济、社会文化和行政地图,是80多个联邦机构和数十名专家和顾问经过数年的共同努力编制而成的。1973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将其国家总部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市中心迁至弗吉尼亚雷斯顿专为满足其需求而设计的新大楼。美国地质勘探局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达成协议,承担起地震学和地磁学业务研究的主要责任,美国地质勘探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10个单位被划归美国地质勘探局。为了满足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管理对地球科学数据的需求,美国地质勘探局还启动了土地资源分析计划,主要针对尚未受到增长和发展严重影响、但现有趋势表明未来有可能受到严重影响的非城市地区。
198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组织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局长办公室,土地信息和分析办公室更名为地球科学应用办公室,被赋予协调多学科多部门计划的更具体职责,并通过转移前出版部的部分人员得到加强。国家测绘学部由地形部、出版部的部分人员以及前土地信息和分析办公室的地理计划组成。对自然保护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将陆上与海上计划管理分开,增加了地理服务区的数量,并将使用费管理与实地业务分开。1984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水资源部发布了第一份《国家水资源概览》,描述了水利年度的水文事件和水质状况,提供了各州关于特定与水相关问题的概览,并确定了地下水污染和酸雨作为两个紧迫的水资源问题。为了加深对酸雨的科学理解,美国地质勘探局研究酸雨沉降对湖泊、溪流和含水层的影响,作为酸雨问题机构间工作组协调的项目的一部分。同年,美国地质勘探局还发布了关于六大区域含水层系统的首批研究结果。1997年,美国地质勘探局与美国大湖区相关的八个州的地质调查局合作建立了美国大湖区地质填图联盟,基于区域上类似的地质条件、地质背景以及经济社会挑战与机遇,以联盟的方式合作制作“急需、详细、三维的五大湖州市表层物质地质图”,共同解决五大湖区与土地和水资源、环境和地质灾害相关的社会问题。
2005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了对美国国家火山早期预警系统(NVEWS)的评估报告。该系统是由美国地质勘探局火山灾害项目及其在美国火山观测站联盟(CUSVO)中的附属合作伙伴共同提出的一项全国性工作成果。2010年10月,美国地质勘探局调整了管理和预算结构,以实施其2007年科学战略。在新的组织结构中,“全球变化”是七个关键任务领域之一,有利于推进既定的六项战略目标。2012年左右,美国地质勘探局开展了多门类自然资源分析(MRA)工作,建立了“三步流程、三套组件”的统一工作框架。2019年,在“公共服务伙伴关系”的“最佳工作场所机构排名”中,美国地质勘探局在420个机构分部门中排名第168位。2025年1月16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该国首幅国家尺度陆上天然氢勘探潜力评价图,圈定了除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外的本土48个州的最有利勘探区。截至2月20日,每天有10000名美国地质勘探局科学家、技术人员和支持人员在美国400多个地点开展工作。
主要职责
美国地质勘探局主要负责自然灾害、地质、资源、地理、环境、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监测、收集、分析、解释和传播;对自然资源进行全国范围的长期监测和评估;为决策部门和公众提供广泛、高质量、及时的科学信息,为国家和世界服务,为内政部其他各局提供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机构治理
组织架构
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是美国内政部(DOI)下属的部门,也是美国内政部里唯一一个纯粹的科学部门,其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雷斯顿。
主要官员
董事办公室
数据截至2025年2月,参考资料:
行政与政策
数据截至2025年2月,参考资料:
任务部门
数据截至2025年2月,参考资料:
区域主任
数据截至2025年2月,参考资料:
财年预算及变化
2025财年,美国地质勘探局预算申报达16亿美元,比2024财年预算申报资金减少了1.86亿美元,为拜登政府任期内首次减少美国地质勘探局的预算申报。申报金额比2024财年预算批复金额增加了8112万美元,除了设施方面,其它使命领域预算申请都较2024年预算批复资金小幅增长。
2025财年,美国地质勘探局预算将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列为优先事项。重点资助Landsat Next任务,用于卫星运营的预算达1.105亿美元,增加1200万美元用于支持美国地质勘探局与美国航空航天局合作开发卫星地面系统,加强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科学监测;重视提高应对干旱气候能力,提议扩大联邦水系流量计重点监测网,推进美国国家和地区水资源可用性综合评估,并支持三维水文测量计划,改善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
2025财年,美国地质勘探局预算加强综合实验室建设,确保其始终是科学的黄金标准,为公正、循证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同时,加强信息采集和开发,包括关键矿产供应链预测、分析和野生动物迁徙走廊填图,为美国国家安全和自然资源有效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任务区域及领域
任务区域
参考资料:
任务领域
参考资料:
科学战略
2007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了《直面明日挑战——美国地质调查局2007~2017年科学战略》报告。在报告中,美国地质勘探局提出了今后10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科学研究的六大战略方向:提高对生态系统的认知水平,预测生态系统变化,保障国家经济和环境的未来;气候易变性与气候变化,摸清过去,评估后果;美国未来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为资源安全、环境健康、经济活力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全国灾害、风险和复原评估,保障国家长期生命和财产安全;环境和野生生物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建立影响公众健康的风险识别体系;美国水资源调查,定量研究、预测并保障未来的淡水资源安全。
2021年1月,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了新的十年科学战略(2020-2030),与上一轮十年战略《直面明日挑战——美国地质调查局十年科学战略(2007~2017)》相比,新战略更加突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在美国地质勘探局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打破学科界限,进一步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上一个十年战略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生态系统、气候变化、能源矿产、自然灾害、环境健康、水资源等六大使命领域,新十年战略则按照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工作方法,淡化学科,突出在观测、模拟、评估、预测整个工作流程的学科融合。二是全面实施地球监测、分析和预测(EarthMAP),构建美国地质勘探局版的数字地球。Earth MAP自2017年提出以来,经过多年努力,目标更加清晰,将实现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对地球系统未来状态的模拟和预测。三是地球系统科学可能成为美国地质勘探局在21世纪的行动指南。
科研人员
截至1993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拥有固定人员8620人。
科学平台
科学中心
参考资料:
天文台
参考资料:
实验室
美国地质勘探局在美国拥有500多个实验室,以下列出了那些拥有活跃站点的站点。
对外合作
2006年11月28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局长麦耶尔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在美国地质调查局总部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和美利坚合众国内政部地质调查局关于延长和修改测绘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的协议》,将《中美测绘科技合作议定书》有效期再次延长5年,至2011年4月。
历任局长
参考资料:
机构文化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DEPUTY DIRECTORS.usgovernmentmanual.2025-02-20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nationalgeographic.2025-02-20
中美两国地质调查局局长的对话.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25-02-20
Key Officials.usgs.2025-02-20
美地质勘探局预测地震所致经济损失恐达数百万美元.环球国际.2025-02-20
Organizing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usgs.2025-02-20
The First Quarter-Century.usgs.2025-02-20
World War I.usgs.2025-02-20
The 1920's.usgs.2025-02-20
Postwar and Cold War.usgs.2025-02-20
A New Age Begins.usgs.2025-02-20
Into the Second Century.usgs.2025-02-20
地学文献中心报道欧美地质调查机构间深度合作的 2个案例.中国地质调查局.2025-02-20
The National Volcano Early Warning System (NVEWS).usgs.2025-02-20
USGS global change science strategy: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responding to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usgs.2025-02-20
USGS多门类自然资源分析及其启示(2020年第1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25-02-20
USGS releases first-ever map of potential for geologic hydrogen in U.S..usgs.2025-02-20
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首幅国家尺度天然氢勘探潜力评价图.中国地质调查局.2025-02-20
Organization.usgs.2025-02-20
laboratories.usgs.2025-02-20
USGS Organizational Chart - Key Officials.usgs.2025-02-20
美国地质调查局2025财年预算及变化情况(2024年第3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25-02-20
regions.usgs.2025-02-20
programs.usgs.2025-02-20
美国地质调查局21世纪的科学战略(2020~2030)(2021年第1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25-02-20
Science Centers.usgs.2025-02-20
Observatories.usgs.2025-02-20
中美在美地质调查局签订测绘科学技术合作协议.中国政府网.2025-02-20
Past Directors.usgs.2025-02-20
Who We Are.usgs.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