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璧

黄璧

黄璧,字辈朝,讳璧,字完夫。1887年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八公分村,1913年赴日本留学,日本东京大学造兵科毕业,获工学学士。是清朝中华民国时期的兵工专家,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人物生平

1923年回国,曾在东三省沈阳兵工厂和河南巩县兵工厂任职。1924年后,在黄埔军校兵器研究处工作,代理处长,兼任高级班教官,后被聘为上海兵工厂工程师兼炮弹厂主任。1928年12月,被任命为兵工研究委员会专任委员,译有《炮外弹道学》一书,是国内杰出的兵工专家。

人物事迹

开国大将黄克十大诚历险记与黄璧

1928年黄克诚为躲避捕杀从家乡逃到上海市,白色恐怖下的上海,国民党反动派的军警如林,特务如麻,特别是―些革命队伍中的叛变投敌者充当敌人的鹰犬,使党的活动不得不在极其隐蔽的状态下进行。黄克诚自湘南辗转来到上海,人地生疏,一连两个月没有同党组织接上关系。这时他们不仅为找不到党组织而忧心如焚,而且囊空如洗,连起码的生活也无着落,尝尽了求人告助的艰难滋味。于是,他们决定先设法找一个工作以暂时谋生,相机寻找党组织的关系。可是,几乎跑遍了所有的佣工行,结果是处处碰壁,一筹莫展。

一天,黄克诚从―份报纸上忽然看到家乡著名留日学生黄璧在上海兵工厂任炮兵部主任,黄璧老家村庄与黄克诚老家距离20里,黄克诚便以同乡的名义,化名黄楚珍给黄璧写信,请他帮助谋个求生的职业。几天以后,接到黄璧的回信,热情应允愿意给黄克诚以帮助,约黄克诚到兵工厂面谈。黄克诚喜出望外,立即赶到兵工厂,找到黄璧的办公室。刚一落座,就有人进来找黄璧。黄璧称有事要办,委托他的一位亲戚、同事继续同黄克诚谈话。

黄璧走后不久,他的那位亲戚、同事进来了。真是冤家路窄!这个人名叫邓丰立,原是湘南桂阳县北鸦山村有名的大恶霸。黄克诚读私塾时,曾多次同他见过面,彼此互知姓名。湘南暴动时,邓丰立侥幸脱逃出走。待湘南暴动失败后,他返回桂阳,疯狂报复,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参加暴动的农民。黄克诚一眼就认出了此人。幸而这几年黄克诚面容变化较大,又戴了一副深度近视眼镜,邓丰立没有认出黄克诚来。彼此寒暄过后,邓丰立首先问起家乡的情况,随即又问黄克诚如何到了上海市以及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干。

此时,黄克诚欲谋职业的念头早已荡然无存,只想早些脱身。他尽力使自己保持镇定,同邓丰立虚与委蛇,佯称自己曾在湘军程潜部当过下级军官,后部队被缴械而流落上海。邓丰立突然问道:“永兴县的黄克诚你认识吗?”黄克诚沉住气淡淡地答道:“过去在家读书时认识的。”邓又问道:“黄克诚现在在什么地方你可知道?”黄克诚从容答道:“我离家出来当兵多年,从没有同他联系过,不知他后来怎么样了。”邓恶狠狠地说:“黄克诚是杀人放火的共党暴徒头目!”黄克诚佯装惊讶道:“啊?他那样的文弱书生竟然会是共党?真是出人意料。”邓接着说:“他领头搞暴动,当局正在通缉他,我如果找到他,决不轻饶!”黄克诚随声感叹道:“他那样的人也会搞暴动,真是看不出来。”接着他话题一转,询问起邓―家人的情况,并问邓:“黄璧先生什么时候回来?”邓说,今天他不一定能回来。黄克诚就势说道:“既然黄璧先生公务繁忙,那我改日再来拜访,今天我就告辞了。”说完,黄克诚站起身来就往外走,邓丰立一直送到工厂大门口,才转身回去。[详见黄克诚历险记]

同情工人疾苦的兵工厂厂长含冤自尽

作为早年留学大日本帝国大学的高材生,黄璧本着为国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兵器制造,未加入任何政治党派,独身与纷争之外。1930年秋,任巩县兵工厂厂长。到职初始,厂务繁杂,千头万绪,他殚精竭虑,既勤厥职,遂使厂务渐理。令人叹息的是,由于内部斗争,受人诬告,黄璧于1931年6月13日在巩县兵工厂内投自尽。一代杰出的兵工专家,一心报国,却抱恨而死,时年仅44岁。黄璧在担任巩县兵工厂厂长期间同情工人疾苦,关心基层生活,死后全厂工人集资为其购置坟地,安葬于巩义市孝义南岭(今巩义影剧院对面紫荆树商场一带),并筑塔刻传,以示纪念。

列碑铭如下:

故巩县兵工厂厂长黄君碑铭

君讳璧,字完夫,湖南永兴黄氏,世系详谱牒。君生而颖异,初习举业,誉冠童军会。变法废科举,入湖南高等学堂,三年毕业。民国二年考取留学度日本,经一高预科及三高而入帝大,选习造兵,学成,受工学士。十二年归国,历任东北、巩县各兵工厂要职。国民革命军起粤东,任黄埔军校兵器研究处处员,代理处长兼高级班教官。身七职,寝馈不遑,而责无旁贷。沪兵工厂张前厂长岳军知 君名,聘为工程师兼任炮弹厂主任,旋简调军政部兵工署专任委员。既勤厥职,公余,译德人可兰慈氏名著《炮外弹道学》都数十万言,数易稿皆自手录,非毅力过人者不办。巩县兵工厂筹议兴复,君出任厂长。既受职,千头万绪,如乱丝,殚精竭虑,厂务渐理,而神经损于劳,时露衰徴,不禁刺激。每遇难决之事,辄绕室傍徨,若受严谴,形容倾。辄致,数以疾辞未尝报可,最后自拟电呈。驻厂军队更调频繁,匪警数传不已。因头疼实不堪繁剧,末,有“辜负培植若得轮回再图报称”之语。人皆讶其不类。凶讣随至,君已投缳死矣,时民国二十年六月十三日夜也。春秋四十四,配邓氏、妾杨氏,子三人,男锦铭,邓出,男简生,女汉生,杨出。生平箸述有可存者,以译德人克著为绝诣之作,待梓行世。君耿介不阿,视天下事无可喜戚者,然遇事则重以自任。不肯敷衍苟随。不为其轻若此,遗嘱留示全厂职工,复作绝命词云:“五蕴皆空,求渡苦厄,牺牲一切,与世长辞。”若深有得于佛家说,了然生死之际者,何其从容,若是耶?是可伤已。君既逝,巩厂同仁重其所为,而感其谊,皆哭失声。因金於厂之附近营房后,辟地两亩,以藏君魄,并树碑铭。

铭曰:人生自古谁无死,泰山鸿毛有间耳。君胡一瞑竟长巳,见仁见智良有以。推论何必执常理,君或权衡至当矣。况留半偈示忏悔,遗爱在人德之美。佳城欎黄河,丰碑峩嵩华峙。三尺青绅为君纪,马崇封永其祀。

中华民国二十年十一月

军政部政务次长兼兵工署署长陈仪拜撰

军政部兵工署巩县兵工厂厂员费玉庭拜书

巩县兵工厂全体工人敬立

参考资料

“巩县兵工厂沉浮”系列之5 为躲避日寇,紧急南迁.大河网.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