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母
拳头母,晋江深沪风味小吃,因形似拳头,且闽南语发音近似,故改名为“拳头母”。
拳头母有一两百年的发展历史,由渔夫发明。制作过程包括切肉、搅碎、加水搅拌、加淀粉揉匀、加香菇等辅料。煮制时用大火,熟后捞起呈白色,夹杂黑色香菇,形似小拳头。拳头母口感鲜美,脆嫩细腻,速冻起来,可保存半个月。
2017年12月,深沪興荣成拳头母入选第六批“泉州伴手礼”。
历史沿革
拳头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两百年前。相传,在晋江深沪,由于渔船条件差且出海安全无法保障,当遭遇7级以上大风时,渔夫们便不敢出海捕鱼。在没有鱼吃的日子里,村民们只好以猪肉为食,或用猪肉制作肉丸子。为了不浪费挑出的肉筋,有人将其与鲜肉搅碎捏成团,后来又添加香菇等辅料,并取名为“筋头母”。因“筋头母”形状似拳头,且闽南语发音近似“拳头母”,于是逐渐被改称为“拳头母”并流传至今。
制作
特点
吃法
拳头母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汤、炒菜,或者当作点心或下酒小吃。干吃时,蘸点甜辣酱或酱油等调味料会更美味。此外,它还可以切成小块当作下酒菜,或者与面线、泉州卤面等搭配食用,也可以和韭菜、蒜叶等一起炒制。吃法因人而异,可随意变化。
口感
拳头母以瘦肉为馅,嚼起来却脆嫩细腻,一点儿也不涩,极鲜美,舌尖隐约又有鱼羹味,爽口宜人。
获得荣誉
2017年12月,深沪興荣成拳头母入选第六批“泉州市伴手礼”。
相关活动
2023年5月1日,“向海而生 食在深沪”第六届深沪美食旅游文化节在深沪保利·自在海小区拉开帷幕。在5月1日和2日,开展了拳头母的美食DIY活动。60名小记者在深沪小吃同业公会师傅的指导下,体验了小吃的制作过程。小记者不仅对深沪镇特色美食拳头母有了进一步了解,还学会了其制作要点,并将自己的劳动成果烹出来,开心地品尝着其中美味。
相关评价
拳头母中香菇香和肉味相互映衬,葱头油香调和得宜,令人食欲大增。轻咬一口,可能是因为肉筋,嚼劲十足,让人忍不住多吃几块。(泉州晚报记者陈灵评)
拳头母肉香绕齿、嚼劲十足。(侨乡科技报评)
参考资料
深沪“拳头母” 浓浓古早味.百家号.2024-05-19
拳头母.晋江市人民政府.2024-05-19
深沪拳头母因筋道和形状得名 肉香绕齿嚼劲十足.闽南网.2024-05-19
【泉州美食】深沪拳头母.微信公众平台.2024-05-19
闽南味儿足!深沪興荣成拳头母入选第六批“泉州伴手礼”啦!.微信公众平台.2024-05-19
拼装福船船模 DIY拳头母和水丸 小记者玩转深沪美食节.晋江新闻网.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