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那隆镇

那隆镇

那隆镇位于江州镇北部,距崇左市市区74公里,地处西大明山西南侧,是江州区最偏远的乡镇。全镇总面积367.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3万亩,其中水田2.8万亩,地2.5万亩,总人口23981人。全镇设15个行政村,其中有8个山区村,7个平原村,15个行政村中有12个行政村为自治区定贫困村。全镇共有24个党组织,其中7个党总支部,17个党支部,共有965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744名,占77.1%。

那隆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镇,地处江州区北部,西大明山西省南侧,东邻扶绥县,南连驮卢镇左州镇,西界大新县,北靠隆安县。那隆镇行政区域面积353.75平方千米。2018年末,那隆镇户籍人口39015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那隆乡,属同正县。1953年4月,划归属大新县第十一区。1959年,划归崇左市,改设那隆公社。1995年,那隆乡改那隆镇。截至2020年6月,那隆镇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那隆社区新街301号。

2018年,那隆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那隆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境中部,距县城24公里;西南面与陆屋镇交界,西面与三隆镇旧州镇相邻,东南面与檀圩镇武利镇伯劳镇接壤,东北面与灵城镇烟墩镇毗连;全镇总面积250平方公里,镇政府大致位于北纬22°19′,东经109°06′。

位置境域

那隆镇地处江州镇北部,西大明山西省南侧,东邻扶绥县,南连驮卢镇左州镇,西界大新县,北靠隆安县。那隆镇行政区域面积367.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那隆镇地处大明山西南侧,地势为丘陵地带。主要山脉有西大明山,最高峰位于拾义村,海拔1071米。

气候

那里是亚热带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21.6℃。年平均降水量1250~14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96天。降雨集中在每年6~10月,6月最多。

自然灾害

那隆镇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台风、霜冻、冰雹、虫害等,最多的是水灾、旱灾。台风主要从广东省北部湾方向袭来,危及经济作物,造成经济作物倒伏,作物减产,还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每年的7~10月。

自然资源

那隆镇有磷、大理石花岗石等矿产,其中磷矿主要分布在西大明山南翼,那印村院屯一带,品位92°5,含量9.42~17.7%储量C2级35108吨,大理石、花岗岩分布在岜王村一带,品种有映山红、孔雀石绿、烟花石、壮锦玉等十多个品种,光洁度在80~120度以上,抗压强度在700~900千克/平方厘米。

那隆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水资源和林木资源丰富,经济作物繁多。全镇共有11座水库,其中赵村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型8座。那隆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境内群山连绵,多为肥沃的泥土山,全镇现有森林面积208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4.5%。那隆镇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甘蔗、水稻、玉米、黄黑豆、花生、木薯、速生桉、红瓜子龙眼、香蕉、荔枝、芒果、砂梨柑橙、香蕉等。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那隆镇辖那隆1个居民委员会,那印、仁惕、廷内、群黎、拾义、那内、发明、仁里、岜王、那光、那练、必穴、王沙、合卢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3个居民小组,26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那隆镇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那隆社区新街301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那隆镇辖区总人口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65人,城镇化率7.9%。另有流动人口1436人。总人口中,男性20723人,占54.7%;女性17165人,占45.3%;14岁以下5939人,占15.7%;15~64岁28071人,占74.1%;65岁以上3878人,占10.2%。总人口中,以壮族为主,达34251人,占90.4%。2011年,人口出生率为10.10‰,人口死亡率为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2‰。

2018年末,那隆镇户籍人口46544人。

经济

近年来,那隆镇党委、政府立足山区乡镇的定位,依托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依靠优势引项目,大力搞好扶贫开发,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六大亮点:

——经济发展思路清晰。那隆镇把全镇15个村(居)委会划分为山区经济区、平原经济区和水域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山区经济区着重发展以八角、肉桂、速丰桉、柑橙和以松杉林为主的林果经济;平原经济区着重发展优质谷、水稻制种、高糖甘蔗、名优水果、无公害蔬菜、养殖业等;水域经济区以11座小(一)、(二)型水库和深水位河段为重点,实行水里养鱼、水面养鸭的模式立体养殖。

——特色产品形成品牌。甘蔗种植是那隆镇的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全镇甘蔗种植面积5.7万亩,总产量30万吨。此外,那隆镇一些特色产品远近闻名,如黎村的腊鸭,岜王的豆薯,仁惕的优质米,群黎的水稻和玉米制种,山区村的生态土鸡、八角、松脂、速丰桉等。全镇已形成"一村一品"的种养格局,农民的收入渠道不断拓宽,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42元。——项目建设有新突破。那隆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眼于山区资源优势,近年来引进了5万亩速生桉基地、水稻玉米制种基地、新农贸市场建设工程、优质香蕉种植基地等项目。项目建设对促进农产品销售、流通,形成农业产业化,带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镇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2011年末,那隆镇耕地面积9.3万亩,人均2.4亩;森林面积2.08万公顷。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0.91万吨,人均234千克,其中水稻0.65万吨,玉米0.17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木薯等,2011年,甘蔗种植面积7.46万亩,产量26.2万吨;花生233吨;蔬菜种植面积0.89万亩。

2018年,那隆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交通

那隆镇有那隆、那印、仁惕、廷内、群黎、越王、那光、那练、拾义9个村(社区)村(居)通了水泥路,其余6个村已修通石碴路。

人口

2021年6月,江州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那隆镇常住人口数为23981。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那隆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平方米方长;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藏书4500册,其中村图书室15个,建筑面积375平方米,藏书3万册;镇文行业从业人员2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那隆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1238人,专任教师46人;小学9所,在校生1980人,专任教师1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21人,专任教师8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5%,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7所。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那隆镇有卫生院1所,创建于1957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乡镇卫生院;1999年1月,通过南宁地区“合格卫生院”评审,2001年12月获得省级“爱婴医院”称号,2006年8月获得省级“示范卫生院”称号。医院开放床位32张,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9人。2011年,就诊量达26860人次,其中住院4939余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末,那隆镇有全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06户,人数3569人,支出277万元,比上年增长72%,月人均64.8元,比上年增长29.6%。五保集中供养22人,支出2.9万元,五保分散供养108人,支出11.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6.5万元。

2011年末,那隆镇新增就业人员9人,有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9%,全年共帮助1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

民生建设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两年来,那隆镇共修通10条共74公里的村屯级公路,解决23个屯的行路难问题;建设9个饮水安全解困工程,解决9个屯3680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实施电网改造工程,解决58个无电屯的用电问题。此外,还发动群众建设沼气池990座,改厕520座,完成农村建房670户,建成3个村级五保村,完成20个屯(点)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通过扶贫开发,山区群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基础设施落后这个制约那隆经济发展的"瓶颈"难题得到解决。

——劳务经济不断壮大。那隆镇把劳务经济提升为全镇的一个重要的产业来抓,积极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全镇已有8000多人外出务工,成为江州镇劳务输出大镇。

文化教育

——教育成绩远近闻名。那隆镇教育工作是江州镇崇左市教育事业的一面旗帜。那隆镇中学是崇左市首批12个示范性初中之一,共培养出了6名区(县)中考状元,4名清华大学学生,2003年以来中考成绩连续三年排列在江州区首位,在江州区、崇左市内创响了品牌。

几年来,那隆镇各项工作成绩显著。2004、2005年连续两个获得江州区三个文明建设综合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2004年被评为崇左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自治区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2005年被评为崇左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行政区划.2021-06-01

江州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 统计公告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www.20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