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寺
天龙寺是是小说《天龙八部》中大理国的皇家寺院。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有“国寺”、“佛都”之称。天龙寺也称崇圣寺,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是唐朝地方政权“南诏”和宋代“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和佛教中心,有“佛都”的美誉。
大理国
记述
天龙寺是南宋时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大理崇尚佛学,许多皇帝退位后都在天龙寺出家为僧。
《天龙八部》中天龙寺在大理是一个支柱性的作用,简直就是段氏政权得以稳定的保障者,段延庆被人追杀,第一个就想到来找天龙寺的枯荣大师主持公道,可见一斑。天龙六脉神剑也可说就是天龙寺的本门武功吧。
小说中描写的“天龙寺”,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有“国寺”、“佛都”之称。
在书中刚提及天龙寺时有写明,“天龙寺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城外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做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
研究推测
不过,有人根据《天龙八部》中对“天龙寺”的记载,距大理古城的距离和点苍山的位置,以及里面的寺院、大殿、厢房等描述,佛像和古塔的勾勒等,推测“天龙寺”就是大理著名的崇圣寺。
从书名来看,“天龙八部”一词出于佛教,讲的是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这恰好是大理国白族宫廷画师张胜温所绘的国宝画卷《大理国梵像卷》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崇圣寺“大雄宝殿”中塑像的排列。
历史
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据史料记载,“基方七里,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千五百五十”,“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是唐朝地方政权“南诏”和宋代“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和佛教中心,有“佛都”的美誉。这些都与《天龙八部》书中的记载吻合。
由于金庸创作《天龙八部》时,并没有来过大理白族自治州。如果真是以崇圣寺为原型,那“天龙寺”可能就是他参看崇圣寺的历史资料而创作出来的。
补充
《天龙八部》原著当中已经注明,“天龙寺在大理城外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所以天龙寺就是崇圣寺。
游戏
门派来由
龙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点苍山十三峰巍巍而立,俯视着洱海之畔的百里之国 - 大理。大理皇室出身中原武林,笃信佛教,历来皇室子弟多出家苍山天龙寺。在佛院钟声里,隐藏着段氏一辈一辈高手,这个强大的力量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根基。中原武林称之为“天龙”,位十大门派之列。
战斗特色
天龙内、外兼修,同时拥有各种攻击属性。天龙几乎所有武功皆为隔空打击,以指为剑,且命中极高。另外门下弟子艰苦修炼,对毒、火、玄、冰四种打击抗性较高。天龙比较特色的高级技能还可以隔空点穴,把敌人定身,或者卸去敌人内力,在某些以内功见长的门派看来,天龙弟子是非常危险的敌人。
门派特色
制蛊:大理白族自治州是白族国家,皇室多与南疆各族通婚,所以天龙寺内各族家眷众多,其中出身苗、夷的师娘会传授天龙弟子神秘的“制蛊”之术。其实蛊并非什么神怪之物,而是利用南疆特有微小昆虫或植物对人的神经脉络加以干扰,学习起来倒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经脉百诀:无论是隔空点穴还是制蛊,熟悉经脉理论均很重要。在天龙寺传授的“经脉百诀”在制蛊时起到关键作用。骑马:天龙寺内特别饲养大量马匹,对外宣称是为茶马古道的商者提供闻名遐迩的云南马,实际上是为了大理国在不测之时征兵作战之用。所以天龙弟子马术精湛,穿梭于滇西多山多水之处非常方便。
大理风情
天龙寺依山傍水,风景非常秀丽,特别是大理茶花开满全寺,异常娇艳。天龙寺中有著名的崇圣寺三塔,实际上塔下危机四伏,与关于大理的传说有关,作为天龙弟子,身上时刻都肩负着神秘的使命。
参考资料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盘点金庸笔下的云南江湖!大侠已去,江湖依旧.新浪看点.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