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红生

王红生

王红生(1951年5月-2022年3月5日),男,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2022年3月5日5时2分,王红生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逝世,享年71岁。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82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

1985年7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

1995年12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科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5-1989,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教和讲师,

1989-1995,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学习,

1996-2001,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2001-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任职情况

(1)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

(2)北京大学陈翰笙研究中心副主任。

(3)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会员。

(4)南平一中北京校友会会长。

个人生活

人物逝世

2022年3月5日5时2分,王红生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逝世,享年71岁。

主要贡献

著作论文

著作(合著)

陈峰君主编:《印度社会述论》,二编四章、五编二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徐天新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亚非拉部分,人民出版社,1997。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卷》,第五章。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

论文:

种姓制度与印度的民族问题,中国南亚学会主编:《南亚民族问题论文集》,1984。

从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种姓问题看传统和现代化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二期。

印度知识分子在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罗荣渠主编《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Moving the mountain to fill the gap, in CASANOVA, Aspects of Asian Societies1, Amsterdam, 1995.

二十世纪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历史与社会探源,《北大史学》第4集,1997。

"内人"与"外人":在中印农村做田野工作的经历与反思,马戎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反思》,群言出版社,1998。

试析二十世纪上半叶亚非拉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与基本特点,《天津师院学报》,1999。

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农村政策的演变及其结果,李世安主编《史学论坛》,中国书店有限责任公司,1999。

20世纪印度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初探,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人民出版社,2000。

21世纪中国的非西方历史研究展望,《光明日报》2000,4,21。

20世纪亚洲文化重建中的知识精英与农民群众,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编《东方研究》,2001。

Ruraleducation and local politics: a case study of a Southern China's village, in Kooiman, K.ed. Conflicting lobalization, Amsterdam,2002.

冲突与调适:独立以来印度的民主政治过程,《北大史学》第10集,2004。

跨学科研究方法与陈翰笙的学术风格,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编《世界现代史新论》,2004。

译文:

罗荣渠组译,迟越、王红生等译:《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商务出版社,1993。

A.R.德赛著,王红生译,"重新评价'现代化'",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从事项目

(1)2002-2004国家社科项目:"独立以来印度的社会变迁与政治发展"。

(2)参与合作项目若干,从略。

获奖记录

(1)1996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2)1997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奖。

参考资料

71岁北大历史学系教授王红生逝世,长期从事印度史教研工作.今日头条·澎湃新闻.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