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浩
林家浩,男,1941年生于上海市,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他在多个学术组织担任职务,包括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数理学部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等,并在多种学术期刊担任编委。他的研究领域涵盖计算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动力优化设计、随机振动等领域。林家浩创立了高效的虚拟激励法,对桥梁、房屋建筑等多种工程结构的动力性能计算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还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人物经历
林家浩,原籍广东中山,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随后进入大连理工大学深造,成为钱令希教授的学生。1980年至1981年间,他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行研究。归国后,林家浩致力于科学研究,尤其是在随机振动领域的突破性工作。林家浩还参与了多项重要的工程项目,如汽轮发电机基座的设计与研究,该项目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研究领域
林家浩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动力优化设计、随机振动等。他在这些领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创立的虚拟激励法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教育教学
林家浩目前指导硕士和博士生的方向集中在随机振动和高等结构动力学领域。他是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负责培养新一代的工程力学人才。
主要作品
林家浩的著作涵盖了计算结构动力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与他人合著的《计算结构动力学》《高等计算结构动力学》,以及独立撰写的《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等书籍。此外,他还参与编写了《哈里斯冲击和振动手册》一书的相关章节。
成就荣誉
林家浩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的认可,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他还因指导出优秀的博士论文而获奖。林家浩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贡献也体现在他培养的学生数量上,至今已有多名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学业。
论文发布
林家浩在其研究领域内发表了众多学术论文,涉及随机振动、结构动力学等多个主题。他的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均有发表,体现了他在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
参考资料
林家浩.科技创新网.2024-09-02
大连理工大学82岁高龄钟万勰院士走上讲台感怀恩师.央广网新闻.2024-09-02
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中国国家图书馆.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