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社会统计学派

社会统计学派

社会统计学派是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规律的学术流派。该学派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由德国经济学家兼统计学家克尼斯创建,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恩斯特·恩格尔、梅尔等。他们主张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专注于研究社会现象的整体而非个别现象,并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分析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

历史沿革

社会统计学派的先驱者克尼斯在其著作《作为独立科学的统计学》中,明确了统计学的性质并提出了“国家论”与“统计学”的科学分工理论。他认为,“国家论”是对国势学的文字描述,而“统计学”则是对社会经济规律的政治算术的量化研究。这一观点标志着国势学派与政治算术学派之间长期争议的终结,并指明了德国统计学的发展方向。学派创始人之一迈尔在《社会生活中的规律性》中阐述了统计学的任务在于系统地解释和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状态及规律。他还强调了统计学的独特研究方法,并区分了统计方法与统计科学的概念。另一位重要成员恩斯特·恩格尔则提出了统计工作的三个阶段——调查、整理和分析,并通过《比利时工人家庭的生活费》一书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即家庭收入越低,食品支出占比越高。这一发现后来被命名为恩格尔系数。

国际影响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统计学派在欧洲大陆占据主导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在美国、苏联日本和中国等地,该学派的思想和技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统计学派内部的讨论,特别是与数理统计学学派之间的争论,社会统计学派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渐从实质科学转向方法论科学。

主要作品

社会统计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包括克尼斯的《作为独立科学的统计学》、迈尔的《社会生活中的规律性》以及恩斯特·恩格尔的《比利时工人家庭的生活费》等。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统计学领域的前沿思想,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社会统计学派与旧数理统计学派的比较.百度文库.2024-11-01

统计学社会统计学派:重质的学派.tjxzj.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