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徐小斌

徐小斌

徐小斌是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和国家一级编剧,出生于中国北京。自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经发表作品四百余万字,出版四十余部。她的主要作品包括《羽蛇》、《敦煌遗梦》、《德龄公主》和《双鱼星座》等。徐小斌曾获得多个文学奖项,包括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奖”、第八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第二届加拿大国际大雅风小说奖首奖以及2015年度英国笔会文学奖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等十余国文字。

荣誉奖项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徐小斌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有《海火》《敦煌遗梦》《羽蛇》《德龄公主》《炼狱之花》《天鹅》《水晶婚》等。

参考资料:

中短篇小说

徐小斌的中短篇小说作品主要有《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迷幻花园》《如影随形》《蓝毗尼城》《末世绝响》《蜂后》《双鱼星座》《天生丽质》《歌星的秘密武器》《清源寺》《非常秋天》《末日的阳光》《别人·花瓣》《睡蛇的伤口》《别人》《做绢人的孔师母》《缅甸玉》《白木马与喇叭花》《请收下这束鲜花》《天籁》《银盾》等。

参考资料:

散文随笔

徐小斌的散文作品主要有《世纪末风景》《蔷薇的感官》《缪斯的困惑》《出错的纸牌》《心灵魔方》《美丽纹身》《西域神话》《大都会:缪斯的殿堂,我的梦想》《我的视觉生活》《莎乐美的七重纱》《密语》《生如夏花》《80年代琐忆》《母亲已乘黄鹤去》《你们是我心中永远的痛——献给曾经与我相伴的可爱的狗狗们》《天知我有 地知我无》《大美青瓷》《当消费成为时尚——从妈妈的旗袍说起》《美丽往往掩盖智慧》《任性的尘埃》等。

参考资料:

出版作品

参考资料:

编剧作品

参考资料:

人物经历

徐小斌,祖籍湖北,出生于1953年,是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画家、刻纸艺术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协理事,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

艺术生涯

徐小斌1969年赴黑龙江垦区,转插回京后在西郊粮库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大学毕业后任国家开放大学教师,现为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编剧。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徐小斌自幼习画,两三岁时,开始用石笔在洋灰地上画画;五岁时,第一次画了一个完整的古装仕女图,还有名字,叫“鹦鹉姑娘”;九岁时偷偷读了《红楼梦》,影响了徐小斌的写作,使她一直追求现实和神秘圆融合一的创作手法。徐小斌十三岁正式拜师,老师是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姚治华教授。

17岁时,徐小斌第一次试图写长篇,叫《雏鹰奋翮》,可写了大约将近10万字便写不下去了,但这部作品在大学校园里广为流传,并被收录进有关“文革”的书中。真正写作是从大学时代开始。大学二年级,学校开了一门基础课“汉语写作”,徐小斌写了杭州孤山梅妻鹤子的故事,只有千余字,但角度独特。老师表扬她是个潜在的作家。时隔不久,徐小斌的一篇4000字的习作登上了《北京文学》新人新作栏目的头条;她又写了第二个短篇《请收下这束鲜花》,投给《十月》杂志,获得了《十月》首届文学奖。从此,按照徐小斌的说法,“穿上红舞鞋,再也脱不下来了”。

自1981年起,她在《十月》、《人民文学》、《收获》等杂志上发表了众多作品,如《河两岸是生命之树》和《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这些作品受到了文学编辑和读者的广泛关注。1989年,她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海火》,这部作品距离她完成已有两年时间。进入1990年代,徐小斌的写作热情高涨,发表了包括《迷幻花园》、《双鱼星座》在内的多部作品,以及她的长篇作品《羽蛇》和《敦煌遗梦》。二十一世纪后,她开始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创作了历史题材的《德龄公主》和获得英国笔会翻译文学奖的《水晶婚》,以及探索小说创作新可能的《无调性英雄传说》,已发表作品包括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电影、电视剧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美国家图书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均有收藏其书籍。

徐小斌主要作品有《羽蛇》《敦煌遗梦》《德龄公主》《炼狱之花》《双鱼星座》等。其中《羽蛇》是徐小斌的代表作。此书于1998年首次出版后,已先后印行多版。她的作品获多项荣誉。

《徐小斌文集》五卷本1998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徐小斌小说精荟》八卷本201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21年,作家出版社推出“徐小斌经典书系”。这是徐小斌的一套自选集,也是她至2021年止最全的一套文集,收录了她自1981年以来创作的小说、散文随笔、剧本等全部作品,是对她文学生涯的梳理。

学术交流

徐小斌是第一个被邀请到美国的“作家之家”进行跨文化交流对话的中国作家,于1996年在美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访问讲学活动,分别在美国杨百瀚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圣玛丽学院等举办了题为“中国女性写作的呼喊与细语”、“逃离意识与我的创作”的文学讲座。讲座受到美国著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研究中国文学的海外学人的欢迎。另外参加了1997年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举办的第三十四届贝尔格来德国际作家会议,1999年在台湾举办的两岸文学研讨会,及2002年在加拿大举办的渥太华国际作家会议,会议上均有论文发表,并获得与会者广泛好评。2013年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二次中国-澳大利亚文学论坛,围绕“文学的传统与现代性”的话题进行了专题演讲。2021年9月27日,由北京市文联、作家出版社主办,北京市作协承办的徐小斌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徐小斌谈创作感言。2021年11月10日,在首都示范大学文学院之开展“风云诡谲 我心依旧——我的文学四十年” 讲座。

其它经历

徐小斌还擅长绘画及民间刻纸艺术,曾于1990年8月在中央美院画廊举办个人刻纸艺术展,于2006年参加中日友谊书画展,均获得业内人士高度评价。2017年03月,作为五位女性作家之一,书画作品参加全球快闪CHINA炎黄艺术馆系列之“见画睹字——五人联展”,同年4月,画作《埃及艳后》入选全国首届名家书画展,在世界读书日展出。

徐小斌还涉足编剧,她将自己的小说《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改编成电影《弧光》,《德龄公主》也改编成了同名电视剧。

个人成就

徐小斌1981年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为止(截至2012年)发表作品四百余万字,出书四十余部。主要作品有《羽蛇》《敦煌遗梦》《德龄公主》《炼狱之花》《双鱼星座》等。曾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奖”、第八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等重要奖项。作品被译成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等十余国文字。

人物评价

徐小斌“被称为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她的作品中,出版于1998年的《羽蛇》可谓最具代表性。”(中国新闻网评)

“徐小斌是文学的多面手,她还是一位跨界的作家,将文学和各种艺术的边界打通。”“通过同性来确认自身的‘双生之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评)

“她的性格以及文学的底色决定她是属于弗兰兹·卡夫卡鲁迅林斤澜这个谱系的作家,她纠结灵魂深处的一些东西。”她的“写作是一种静悄悄的个体的写作。”“是阴郁的、惆怅的,甚至是绝望的、无路的写作。”“她的写作中有一种鬼气和巫气,她要摆脱这种语言对自己的压迫,她觉得有一种外在的、强大的语言惯性和思想惯性在压迫着自己,所以她用怪异的方法来抵抗。”(北京作协副主席孙郁评)

“徐小斌的小说,许多时候是一种逆成长、反成长,她不顺应这个时代。”是“对自我的质疑和对时代的质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忠评)

“有人说,徐小斌的写作是‘刀尖上的旋舞’。她本人更准确的定位是‘刀尖上赤足的旋舞’。”“她的每一部作品都风格迥异。最初的长篇小说《海火》写大学,叙事风格便有了学生味;《敦煌遗梦》写宗教故事,神秘的气息于是挥之不去;《羽蛇》写五代十国女人的心灵秘史,文字犹如热带森林里繁茂的植物及盛开的华丽奇异的花朵;而历史小说《德龄公主》,则让人感觉回到了明清小说,怎么读都有些《红楼梦》的味道;《炼狱之花》是当代讽刺小说,年轻人的语言颇接地气;而《天鹅》一开始就定位为白描式的朴素手法。”(中华读书报评)

“《天鹅》里有一种古典的诗意,一种和谐的静美,体现了她写作上很强的控制力。这一点在性描写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般说来,写爱情需要做加法。《天鹅》的叙述却是走在相反的方向上,因为她做的是减法。”“在《天鹅》中,她为男女主人公超越年龄界限的爱情,找到了坚实的心理基础,也就是说,两个人之间的故事都可以从各自的成长经历中找到渊源。”“她笔下的生活,可以说更有主观的隐喻化或情境化的呈现,而即使是生活在别处,说到底也是生活日常的一种折射。尤其是在《天鹅》里,生活像音乐一样流淌。”“某种意义上,她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成人作家。正因为兼有诗性的童话思维和成人的深刻洞察,她的写作才会如此丰富,如此独特。”(文学报评)

参考资料

青春万岁.人民网.2024-05-26

徐小斌:我的八十年代.中国新闻网.2024-05-26

徐小斌 (1953~).中国作家网.2024-05-26

2016年09月新书.金华市图书馆.2024-05-26

徐小斌:理想主义的最后一颗棺材钉.光明网.2024-05-26

深度访谈 | 徐小斌:我笔下所有的人物都是我.文学报.2024-05-26

徐小斌:只有灵魂可与世界接轨.中国作家网.2024-05-26

2023人民文学奖颁出,肖复兴、梁晓声等获奖.百家号.2024-05-26

徐小斌.豆瓣.2024-05-15

风铃小语 (1993).豆瓣电影.2024-05-15

睡蛇的伤口.豆瓣读书.2024-05-16

任性的尘埃.豆瓣读书.2024-05-16

密语.豆瓣读书.2024-05-16

徐小斌.猫眼电影.2024-05-15

徐小斌.豆瓣读书.2024-04-20

徐小斌.中国作家网.2024-04-20

研讨|徐小斌的女性写作,进入了绝对的女性历史.澎湃新闻.2024-04-20

《风云诡谲我心依旧——我的文学四十年》.chinese.cnu.edu.cn.2024-04-20

“梦想成精”徐小斌.中国青年报.2024-04-20

徐小斌:理想主义的最后一颗棺材钉.中国作家网.2024-04-20

专访|作家徐小斌:不仅是女性主义,更是现代社会的寓言.网易手机网.2024-04-20

徐小斌 Xiaobin Xu.豆瓣电影.2022-02-22

徐小斌:写作是对灵魂的拷问.新浪阅读.2024-04-20

徐小斌的女性写作,进入了绝对的女性历史.中国作家网.2024-04-20

中澳两国作家共话“文学与包容”.literature.cass.cn.2024-04-20

徐小斌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家网.2024-04-20

五位女作家书画展在京开幕.中国作家网.2024-04-20

灵魂出窍之瞬间.搜狐网.2024-04-20

羽蛇 (豆瓣).豆瓣读书.2022-02-22

敦煌遗梦 (豆瓣).豆瓣读书.2022-02-22

炼狱之花 (豆瓣).豆瓣读书.2022-02-22

第二届国际“大雅风”文学奖颁奖典礼于多伦多落幕_文化_腾讯网.腾讯网.2022-02-22

专访著名作家徐小斌:重复创作只是匠人.中国作家网.2024-05-26

徐小斌的女性写作,进入了绝对的女性历史.中国作家网.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