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成立于中华民国时期,归属中国共产党领导,曾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等战役。红一方面军就是在这个红四军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井冈山会师后,两部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0年6月编入红一军团。1932年底,番号撤销。一共存在了4年半。
历史沿革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朱德、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市部队。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井冈山的宁冈会师。根据湘南特委的决定,“朱、毛两部合编为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朱部编为第十师,毛部编为第十一师,湘南各县农军编入两师中。朱兼十师师长,宛希先任党代表;毛兼第十一师师长,何挺颖任党代表”。两个师下辖5个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辖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十一师辖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三十三团。不久,成立红军十三师,陈毅改任师长,下辖第三十四团、三十五团、三十六团。全军兵力约万人,枪3000余支。1928年5月25日,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此时,取消了师的番号,红四军下辖4个团及1个教导大队。全军共6000余人。1930年6月中旬,红四军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8月,随军团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序列。1932年底,红一方面军撤销军的建制,红四军番号撤销,部队于1933年6月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二师。
编制序列
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红四军下辖两个师:
第十师(原朱部):师长朱德(兼),政委(党代表)宛希先。下辖两个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
第十一师(原毛部):师长毛泽东(兼),政委(党代表)何挺颖。下辖三个团: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三十三团。
湘南各县农军编入两师中。不久,成立红军十三师,陈毅改任师长,下辖第三十四团、三十五团、三十六团。全军兵力约万人,枪3000余支。
历任主官
军长:朱德、林彪、王良
政委(党代表):毛泽东、罗荣桓、罗瑞卿
政治部主任:陈毅、刘安恭
番号由来
“朱毛中国工农红军”缘何始称“红四军”?1928年4月底,朱毛红军在井冈山市胜利会师。5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宣告成立。这支中共军史上最早的红军为何称“红四军”,而不称“红一军”呢?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军事委员会,将广东省各派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计有8个军。其中由李济深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扩编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中共党员廖乾五任党代表。李济深受孙中山先生影响,主张国共合作,因此四军各部均有共产党员担任政治工作。
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由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先锋向湖南省挺进,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1927年1月,叶挺独立团所在的十二师扩编为军,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改编为师。“四一二”政变后,第四军“东征讨蒋”进军到九江、南昌市一带。8月1日,四军由中国共产党掌握的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南下入粤。不久,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该部转战湘南举行了湘南起义。井冈山会师后,为发扬四军英勇作战的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将其领导下成立的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