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抽纱
潮汕抽纱是广东省潮州市和汕头市地区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设计著称。主要原料包括优质亚麻布、加纱布、法丝布、竹丝布、玻璃纱等。潮汕抽纱的针法多样,包括十字绣花、挖旁布、贴布、抽丝、万里斯及勾针通花等,其中勾针通花尤为突出。这种技艺使用特制钢钩针编织出细致的花边。潮汕抽纱种类丰富,涵盖台布、手帕、枕袋、被套、垫布通花制品等多种类别。
历史沿革
潮汕抽纱起源于历史悠久的潮州刺绣,即潮绣,后者与广州刺绣共同构成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一位名为纳胡德的女性传教士将潮绣的精美针法引入海外,随后在汕头地区推广抽纱工艺。另一位传教士耶德大摩的妻子也在当地教授此艺。潮汕抽纱的发展经历了两次繁荣期,分别是在1912-1914年和1936-1941年间,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潮汕抽纱产业遭受重创。
工艺特点
潮汕抽纱的制作特点是按照特定图案抽取布料中的经纬线,再用针线缝合抽出口,并加以刺绣装饰。这一工艺通过400多种不同的针法和精心的设计布局,创造出多层次、立体感强且细节丰富的图案。潮汕抽纱以垫凸和抽通为特征,具有多层镂空和玲珑剔透的空间美感。
主要品种
潮汕抽纱的主要品种包括手巾、台布、绣衣、床罩、被枕套、靠垫、餐套等。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欢迎,还远销至美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许多潮汕抽纱作品曾作为国礼赠予外国贵宾,显示了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国际影响
潮汕抽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1972年,周总理将一款玻璃纱台布作为礼物送给了伊朗王后。而在1980年的慕尼黑国际手工业品博览会上,一件名为《双凤朝牡丹》的高档玻璃纱绣花台布因其精湛的工艺获得了金质奖章。这件作品描绘了625只形态各异的凤凰和276朵千姿百态的牡丹,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参考资料
针线里的“非遗”——潮汕抽纱.搜狐网.2024-11-04
【广东乡村非遗】汕头抽纱.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4
潮汕抽纱.个人图书馆.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