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艳花
卢艳花(1968年—2019年4月28日),女,汉族,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硕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生药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至2001年10月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3月至今,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现代中药研究室主任和药物分析研究室主任。曾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2019年4月28日,卢艳花因病抢救无效,在上海不幸逝世,享年51岁。
人物生平
工作经历
2010年担任校妇委会副主任,2011年起担任学院副院长,2017年兼任学院党委副书记。
访学经历
1999年1月至6月,卢艳花作为访问学者在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进行研究。2001年2月至8月,她再次前往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进行访问研究。
科学研究
承担课题
卢艳花教授主要承担过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中药紫菀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上海市科委项目“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制备及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03DZ19546)”部分工作。她还正承担863重大项目“海洋共生菌活性物质的高效利用”(2007AA09Z446)部分工作。在新药研制方面,卢教授经验丰富,曾报批过国家二类新药—利福昔明(全面负责,并承担质量标准建立及稳定性考察),批件号为2003L02472(原料),2003L02473(制剂)。此外,她还承担过国家西药三类新药-盐酸托莫西汀的研制(承担质量标准建立及稳定性考察),批件号为2005L03500(原料),2005L03499(制剂)。
研究方向
卢艳花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中药活性成分、植物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中药的对照品和植物标准提取物提取工艺及技术;生物转化在天然药物的结构修饰和生产中的应用;中药的化学指纹、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中药材质量评价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中草药及海洋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的现代化中药的研究开发(工艺、制剂、质量标准等);天然功能成份在化妆品和健康食品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参编著作
卢艳花教授主编了多部专业著作,包括《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实例》(2007年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2006年4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2005年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
社会兼职
卢艳花教授在学术界也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包括中国药学会上海市药学会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生态学分会理事、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如J. Agr. Food Chem.、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Process Biochenmistry、植物界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J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inal Analysis、Bioorganic \u0026 Medicinal 化学以及《植物学通报》审稿人、《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常务编委。
出版图书
所获荣誉
卢艳花教授在其职业生涯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2008-2009年度“上海市科学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7年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三等奖“生物功能性化合物制备关键技术集成化研究及其应用”、2007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应用生物催化与生物分离技术发现和获得新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优秀青年女教师成才基金奖、2005年“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生龙达学术交流奖”三等奖。
人物评价
卢艳花老师一生甘为人梯,桃李天下,先后指导的已毕业硕博研究生有58名。卢艳花老师对工作呕心沥血,对同事满腔热情,对学生富有仁爱,是学院发展的功臣。卢老师的不幸离世,是学院的重大损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评)
人物逝世
4月30日,卢艳花遗体告别式在上海市益善殡仪馆举行。
参考资料
华东理工大学51岁女教授、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卢艳花逝世|微生物|华东理工大学|学院.新浪新闻.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