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苹果
梨苹果是通过植物嫁接技术,在苹果树上嫁接梨树的树枝,培育出似梨的苹果果实。该技术由植物学家伊万·米丘林发明。
概述
这是一个聪明而顽皮的小男孩。一次,班上的图画老师给他们布置家庭作业,要他们画出他们喜欢的苹果。
第二天,孩子们都交上了自己满意的作品。
100分,99分,100分,批改着学生作业的图画老师,为自己的学生能画出这么多大大小小令人喜爱的苹果而感到非常满意。
可是,当图画老师翻到这个聪明顽皮小男孩交上来的作业时,不禁有点生气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呀,别的同学画的苹果都是圆圆的,蒂部弯弯翘翘的,都是暗红,或者是鲜艳的红色,是那么的诱人可爱。而只有这只苹果,却是又长又圆,涂满了浅黄浅黄的梨黄色,这分明是一个梨呀,哪是苹果!
图画老师重重地在这个梨上打了一个“x”,然后写上了“0”分。
当老师叫着这个小男孩的名字,把他画的“梨苹果”发给他时,嘲讽地对他说:“这是你画的苹果吗?”
图画老师把他的“梨苹果”高高地扬起,班上所有的学生都看到了那个打着“x”,写着“0”分的“梨苹果”。
他连苹果公司都没有见过?教室里一片嘲笑声。
相关
其实,他怎么会不知道苹果是又红又圆的呢?那天晚上,他面对着一个又红又圆的苹果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时,突然想,为什么苹果一定就要是又红又圆的呢?它为什么不会长成梨的样子呢?他想,他这个突发奇想带有创意的“梨苹果”一定会受到老师称赞的。
可是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子。他噙着泪把自己那个“0”分的“梨苹果”领了回去,珍藏在了他的抽屉里。
他想,他一定要从生活中找到一个他画中的“梨苹果”来,然后,让他的老师给他打上100分。
可是,小男孩走过许多地方,他所见到的苹果都是又红又圆的,一直没有找到他画的那只“梨苹果”。
那张“梨苹果”的图画纸已经渐渐发黄了,小男孩也已经长大了,为了找到那个梨苹果,他成了一名植物学家,但是,梨苹果他还是一直没找到。
一天,他突然想,为什么我非要找到现成的“梨苹果”呢?我要是培育出一棵梨苹果树来,那样不就会结出梨苹果来了吗?
他把一棵梨树的树枝削尖,然后绑在了苹果树的树枝切口上,梨树的树枝竟然在苹果树的树枝上成活了,几年过去了,苹果树上终于结出了他画中的“梨苹果”。
这个青年叫伊万·米丘林。他获得“梨苹果”的经历,就是现在植物界普遍采用的嫁接术。
从此,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我们没有吃过、也没有见过的神奇水果。为什么我们都要教育孩子们画出一样的苹果呢?也许,画出不一样苹果的那个孩子,会充满了创造和传奇。
注:米丘林(1855~1935),苏联园艺学家,自20岁起从事植物育种工作达60年之久,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和苏联农业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