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29直升机
卡-29直升机(Ka-29 Helicopter),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苏联研制的一型共轴式双旋翼武装运输/战斗突击直升机,由卡-27反潜直升机改进而来。该机由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研制,原为卡-29RLD雷达警戒直升机,1988年首飞。卡-29直升机为一机多型,具有突击运输、电子对抗、两栖战斗和运输功能。1985年进入俄罗斯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和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服役,1989年在莫斯科航空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卡-29直升机共计生产了59架,截至2013年仍有30架在服务。
简介
1984年开始批量生产,1985年正式服役。卡-29的前机身经过了重新设计,增宽了驾驶舱,并增加了装甲防护,前风挡也改为平板防弹型。卡-29战斗突击型机身两侧加装了桁架式武器挂架,而武装运输型没有武器挂架,卡-29共生产了59架,俄罗斯目前仍有30架左右在使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其的绰号是蜗牛B。
卡-29直升机从1985年起进入苏联北海舰队和美国太平洋舰队服役,主要是在“伊凡。罗格夫”、“亚历山大。尼古拉耶夫”、“米特罗范。莫斯卡连科”等大型登陆舰上使用。每艘舰的头部和尾部都有供直升机起降的甲板,每舰通常搭载4架卡-29直升机。现在有30多架在俄罗斯海军航空兵使用。还有一些卡-29在乌克兰海军使用。每架卡-29直升机价格大约800万美元。
卡-29直升机(英文:KamovKa-29 ),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苏联卡莫夫直升机科学技术联合体(原卡莫夫实验设计局)在卡-27直升机基础上研制的双发突击运输及电子战直升机。
该机研发概念是一机多型,为突击运输、电子对抗、两栖战斗兼运输类型的直升机。
卡-29直升机于1985年进入俄罗斯北海舰队和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服役。1989年在莫斯科航空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共计生产了59架卡-29直升机,截止2013年仍有30架正在服务
现有型号
卡-29直升机现有两种型号:
战斗突击型
这是卡-29最主要的型号。跟卡-27不同的是,卡-29的战斗突击型没有安装雷达和反潜系统,而是把米-24V陆军战斗直升机的武器系统加以改进,移植了过来。其武器系统主要包括:机身两侧短翼挂架上挂有两个四管9M114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可带8枚反坦克导弹;也可挂4个B-8V20A火箭发射器,携80枚口径80mm的火箭弹;还可以挂两个航空机炮吊舱,内装口径23mm机炮。机身左侧直升机重心处装一门固定的口径30mm的2A42机炮,备弹量250发。
武装运输型UC:DK
这是卡-29的战斗运输型。其运兵舱/货舱内可坐16名全副武装的登陆队员。用于救护时,可载4副担架和7名坐着的轻伤员或医务人员。用于运送作战物资时,舱内可载2000kg物资,在必要时可利用外吊挂运送4000kg作战装备。机头下装有一挺口径7.62mm的4管9A622机枪,备弹量1,800发。机枪不用时可缩回藏进“射击孔”内,关闭口盖。
在必要情况下,战斗运输型可装上承载能力为300kg的救援绞车,执行海上和陆上救援任务。
总而言之,卡-29直升机主要用于提高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的机动性和作战效率;它所携带的武器能有效地摧毁水面和陆上的装甲目标;白昼和夜间能在简单和复杂的气象条件下进行火力支援;能完成从舰到岸或从岸到舰运送登陆队员和作战物资的任务。
中国订购的原因:
目前中国海军装备的直升机有米-171,直-8,直-9,卡-28四种机型。其中米-171直升机是陆用直升机不能上舰;直-9是轻型直升机吨位小,航程近,不太适合上舰尤其是作为对地攻击型;直-8可上舰但体型过大,身长是卡-29的两倍,比卡-29高1.2米,对地火力不突出,也不太方便上舰。
卡-29有其长而无其短,中国海军又有卡-28直升机的使用和维修经验,卡-29本身就是从卡-27演化而来,便于后勤统一保障。因此中国海军引进卡-29基本无太大不便。
卡-29直升机可为中国海军带来什么,其强大的对地火力可以大大加强我登陆部队的火力压制能力,又可紧急运送武装人员,是中国海军的一个合适的选择,中国海军的071坞登是卡-29直升机的理想平台。中国海军还拥有多艘072“玉亭”级坦克登陆舰,它们的直升机升降平台也具有搭载卡-29的能力。我们的登陆舰队将随着卡-29的装备而战力大增!
中国装备后要根据我们自身需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改进,中国的电子业近年来突飞猛进,可以用中国的电子系统了,来进行改进例如;改进火控系统使卡-29具有发射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使它可以兼容中国的武器型号例如;中国的红箭系列导弹和各种中国产的火箭发射巢,使它与中国的登陆舰艇相兼容运用数据链系统与载舰和陆地指挥部,预警机等相适应届时,它的强大攻击能力和精确指引相融合发挥强大战力。
一机多型
从卡一29、卡一27和卡一32三型直升机的外型、尺寸、动力和重量等指标都基本相同上看,这几型直升机可以认为是按一机多型的思想研制的,其中卡一27(具体编号也许是卡一28)是舰载反潜型机,卡一29是舰载两栖战斗兼运输多用途型机,而卡一32则是可舰载的运输(亦可民用)型机。
设计原因
思想和作法,目前已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卡一27系列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型号之一。此种设计思想和作法之所以得以推广,原因是多方面的:
原因之一是,现代高性能飞机和直升机的研究时间已长达10—15年:费用也很高,同时研制和采购多型飞机或直升机,连美国和独联体也难以承受,只能设法将多型机合并成一型机来发展。于是,在美国海军出现了F/A—18、在美国空军出现了F—15E和在独联体海军出现了苏一27K这样的双用途战斗机。
原因之二是,有些不同用途的飞机或直升机,设计时对其飞行性能、机体尺寸、结构和动力等方面的要求十分接近,存在合并发展的可能性,卡一27、卡一29和卡一32就是这样。不过究竟是采取一机多用的作法好。还是采取一机多型的作法好,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卡一29的主要打击对象之一,是对方的地面和水面目标,其作战范围基本上是近战(在五视范围内),可能受到对方地面和水面大量对空射击武器的打击。为保证应有的生存能力,卡一29在乘员的下方、后方、后方甚至前方的部位都设置了坚厚的强力表甲。苏联军队在阿富汉作战的实践证明,这是完全必要的。但这样直升机显然会增大机体重量,减少燃油或载重量,对执行反潜任务和运输任务是不利的。尽管卡一27和卡一32与卡一29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不能完全使用相同的机体,在设备(合武器装备)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所以采用一机多型的做法比较合理。
卡一29和米一24这两型战斗直升机大约都是在6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的,前苏联为什么要搞两个型号呢?明显的原因之一,是米一24太大(长达21.35米)、难以进驻一般战舰,作为舰载机显然不如卡一29。而在陆上作战对直升机的尺寸没有太严格限制,米一24是原苏联陆军米一8直升机的后继机,不但便于掌握,且速度比卡一29快,更适合于空战。60年代末,美、苏处于严重的对峙状态,包括发展新式武器装备在内的军备竞赛十分尖锐。加强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作战能力,也是当时很受苏联海军重视的建设项目之一,这就需要两栖战斗直升机。卡一25需要更新换代的后继机,海上舰艇编队也需要垂直补给工具,这样,作为一机三型之一的卡一29也就与其他两型直升机应而生生了。
基本作战方法
大致有以下几点:
实施补充侦察。对已粗略侦察的预计登陆地域,进行上陆前的详细、周密的补充侦察,彻底查明当前最实际的情况,为登陆指挥人员随时提供登陆地域有关情报。
参加火力准备。对预计实施登陆地域,协同其它航空兵兵力.进行航空火力准备。攻击、摧毁敌在登陆地域附近的各种重要兵器和阵地,消灭、杀伤自有生力量。
运送并掩护登陆兵力(含所需武器、弹药、器材和物资)抢占登陆场地。
突击火力支援。对已离开飞机或直升机集合展开战斗活动的陆战队或其他登陆兵力,实施及时的航空火力支援,压制、消灭敌方抗登陆反击兵力的反击行动。
掩护登陆兵力撤退上船。如登陆行动失败或登陆兵力难以在登陆场地立足,卡一29可装载登陆兵力撤回登陆运输船只,并可担负火力掩护任务,阻挡敌方各种兵力对己方登陆兵力的追歼。
性能数据
技术特点
卡-29的技术特点,与同时期陆用的米-24作一些比较。这两型直升机有不少共同之处,如都用2台2200马力的斯勃-3轰炸机—117型涡轴式发动机;反坦克导弹的数量都是8枚;航空机炮都是30毫米且备弹都是250发;无控火箭口径都是80毫米且备弹都是80发4两座挂箱式机炮口径都是23毫米;乘员都是2人。
但是,这两型直升机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如旋翼直径,卡-29为15.9米,米一24为17.3米;机长,卡-29还是15.9米,而米一24为21.35米;卡-29的起飞重量为21吨,米一24力21.2吨;卡-29的静升限为3700米,而米-24只有2000米;卡-29外挂的转运载重量4000公斤,米一24仅为2500公斤。作为舰载直升机,卡-29不仅载重能力和静升限大大超过米一24,而且其高温、高原性能也要好得多。
卡-29直升机的型式为共轴双旋翼,同样动力条件下,旋翼直径就比米一24单旋翼的直径小得多,非常适合进驻空间较小的舰艇。同时,卡一29的反转双旋翼可相互抵消使直升机打转的力矩;不需要平衡用的尾桨;使其全机尺寸大大缩短;不需要使直升机平衡而消耗发动机的功率,在速度为120一130公里/小时的效率可达0.65—0.70。而有平衡桨的直升机只能达到0.50一0.60。机上的共轴双翼可使运动时所引起的振动互相抵消,其振动水平很低,对瞄准和准确射击十分有利;可延长机体和设备的寿命;对减轻乘员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也大有好处。
卡-29的尾部是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可用脚蹬操纵直升机绕其垂直轴线原地转圈,在静升限上亦可进行.这在世界上战斗直升机中是绝无仅有的。主管设计师格里高利博士认为,这将有利于提高机动性和保证在极限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对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攻击阵位、并实施精确的射击都十分有利。他还认为这可使直升机在退出攻击时和与敌人接近的时间缩短3—5倍。
同米一24一样,卡一29也有强力装甲。能保证其在作战中有足够的生存能力。机上乘员为并排双座.从而压低了直升机的侧面尺寸,不仅减小了侧面被弹面积,而且有利于两名乘员的动作协调,米一24的乘员是前后串座,不仅侧面尺寸较大,而且乘员间的协调动作可能也不如卡一29方便。卡一29的乘员距旋翼轴线特别近,直升机绕轴线转动时,乘员会感到是在绕着他自己的身体在转动,不过据说还不会产生不方便的感觉。卡一29是4条“腿”,且重心低,整个直升机显得很低矮,因此防倾倒角比3条“腿”的要大,稳性更好,抗舰艇摇摆能力较强,很适于舰载。该机还可在海面上迫降。在载舰的飞行甲板上,设有“鱼叉”装置或“拉降”装置,外观上只能看到十字交叉的绳索,十分简单,但据称很有效。
卡一29被称为“舰载战斗--运输直升机”,因为其有一定的搭载能力,机上设有绞车,可吊载300公斤(不是西方常用的270公斤)物资。机内可运送16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或10名伞兵,也可内装2000公斤或外挂4000公斤物资。
卡-29直升机
据报道,卡一29装备有先进和完备的观察通信和火控设备.(包括激光测距仪),可在昼夜复杂的气象条件下活动。武器装备除前所述的还可携带口径为7.62毫米的活动式机枪,备弹1700发。卡一29只比起飞重量为4000公斤的法国“海豚”直升机略大一些(“海豚”直升机的机长为13.29米),但起飞重量却为“海豚”两倍之多。此外,卡一29的最大外挂重量也为“海豚”的2.5倍(“海豚”为1600公斤),而乘员与“海豚”一样都是两名。由此可见,卡一29的作战效能要比“海豚”高出一大截。卡一29的尺寸虽然比“海豚”大一些,但机翼折叠后,长宽都与“海豚”相当。只有机体高度比“海豚”高出一米。这对藏舰机库中央部分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旋翼系统
采用共轴式双旋翼布局。两副完全相同的三桨叶全接式旋翼一上一下地安装在同一根旋翼轴上,两旋翼垂直间距1.40m。旋翼桨叶为复合材料结构,其寿命比金属桨叶大大延长。旋翼桨叶可折叠,以便于在空间狭小的机库内停放和在升降机上输送。桨毂由钛合金和钢制成。这种独特的共轴式旋翼使直升机尺寸小,结构紧凑,对风向和风速不敏感,特别适于舰上使用;这种共轴式旋翼气动力平衡而对称,使直升机振动水平达到最低限度,大大提高了固定武器的瞄准精度;这种共轴式旋翼的扭矩相互平衡,不用安装尾桨,从而节省12%的发动机功率,提高了直升机的性能。本文后面在与单旋翼直升机的比较中将更详细加以说明。
动力装置
TV3-117涡轴发动机
卡-29装有两台克里莫夫设计局研制的TV3-117涡轴发动机,每台功率1640kw(2,200轴马力)。发动机关键部位有装甲保护。发动机排气口装有排气屏敝装置,能降低排气温度,
减少被红外精确制导导弹跟踪的概率。辅助动力装置用于发动机起动。
装有抗坠毁防弹油箱,油箱壁充填聚氨泡沫,具有防爆功能。油箱壁具有自密封保护层,可防止被子弹击穿后漏油。
机身结构
卡-29为半硬壳式机身结构,其隔框、桁条、蒙皮由铝台金制成,尾锥为复台材料结构。其前机身有驾驶舱,舱内有两个并排的飞行员座椅。与卡-27驾驶舱不同的是,卡-29的驾驶舱增宽50cm,驾驶舱周围有重装甲保护,能抗击7.62mm子弹打击。其驾驶舱风挡用三块平板玻璃取代了卡-27风挡的两块曲面玻璃。平板玻璃有助于减少反光,防备目视发现。驾驶舱内装有SUV-252 武器控制系统。驾驶员负责驾驶直升机并操纵固定武器,他的前方有ASP-17VK瞄准具,用于非制导火箭、航空机炮和吊舱式武器的瞄准;武器操作员主要负责使用导弹和活动的机炮,他前方有光学观察仪表,用于发现和识别目标并将反坦克导弹引向目标。在需要的时候,武器操作员也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驾驶直升机。
驾驶舱后面是运兵舱/货舱,其尺寸为:4.52x1.30x1.29m。可载16名全副武装的登陆队员或4副担架及7名坐着的轻伤员或医务人员。货运时可载2,000kg军用物资。其舱门分为向上和向下打开的两部分,便于登陆队员快速下机。
机身后部有全金属半硬壳式尾梁和尾翼。尾翼为张臂式结构,由平尾、升降舵、两个端板式垂尾和方向舵组成。尾翼有铝合金构架和复合材料蒙皮。
装有不可收放的四点式起落架,主起落架轮距为3.50m,前起落架轮距为1.40m,前、主起落架纵向轮距为3.00m。起落架上装有性能良好的油气减震支柱。前起落架机轮可以转向。这样的起落架特别适于在摇晃的甲板上起降。
机载电子
卡-29直升机侧视线图
装有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主要用于机轮刹车操纵,一旦主系统出现故障。可启用应急系统。
增装的无线电设备有:自动导航无线电罗盘,“桉树”联络设备,用于与陆军联络。
机上装有光电干扰台和假红外目标发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