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计量革命

计量革命

计量革命(英语:quantitative revolution)是地理学中的一次范式转变,其目标是为地理学发展更为严谨和系统性的方法论,是为了解决区域地理学不足以解释一般的空间动态变化的问题。计量革命使地理学从描述性(个别)地理学向经验定律(普遍)地理学转变。

基本介绍

计量革命是西方地理学的一次地理学研究方法的革新,始于20世纪50年代,于60年代兴盛。在计量革命中,地理学家们把数学统计方法应用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其他学科的定律、规律也用来研究人文地理问题,使人文地理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揭示了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空间规律性。70年代后,地理学研究中有片面追求定量化、滥用数学公式的趋势,但也有头脑清醒的人认识到,计量革命仅仅是一种研究手段的更新,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研究方法,也不能完全解释地理现象,它只有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背景

计量革命的背景是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地理学的区域传统主导着地理学研究,该学派相信,地理学研究之目的为描述和解释地球表面的区域差异。美国的许多大学关闭了地理系和其课程,特别是1948年哈佛大学撤销地理课程,被视为“对地理学领域的学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技术在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因此,基于法则的科学获得了普及和关注。这些事件都对地理学的学科地位构成威胁,因此地理学家寻求新法以应对这些批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