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快速纵队
解放战争中,国军中的“机械化部队”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快速纵队”。它的编制规模通常相当于加强旅,实际上是由摩托化步兵与装甲兵合成的临时结合体。
而其中的第三快速纵队,成立于1947年的6月,由国民党伞兵与战车第1团合编而成,国军历史上的第一支真资格的“全美械”快速纵队隆重出炉了。
前身
1944年1月,第五集团军司令杜聿明受到德国在欧洲战场使用空降部队的战例的启发,在第5军的建制下设立了“第一伞兵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空降兵部队。 “第一伞兵团”对外称“鸿翔部队”,下辖三个营,兵力有一千人左右。
1945年初在中印战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兼驻华美国军队总司令)阿尔伯特·魏德迈将军的答应下,杜聿明将第一伞兵团扩大,改名为“陆军突击总队”,虽然挂上了“陆军”的招牌,却仍然在第五集团军的建制之内。美军又派遣了一支三百多人的“顾问团”,团长是考克斯中校,美方顾问不仅要负责中国空降部队的训练和考核,就连部队的作战调遣也要参与指挥,所以,这支陆军突击总队实际上是由杜聿明和美军司令部共同领导的。司令为马师恭中将,副司令为张滋绪少将。
这支陆军突击总队先后参加了突袭衡阳市,罗定市的战役。1946年6月,伞兵总队(共7个队)从昆明岗头村出发,经贵阳、长沙市、武汉到达南京,进驻中华门外岔路口营房(伞兵基地)整训。补充大队驻南京大校场担任警卫。军士队留岔路口训练,其余部队于3月底调往宁、沪驻防,归三方面军无锡指挥所主任陈大庆中将指挥。空降兵司令马师恭任阳澄湖“清剿”指挥官兼苏州市防司令,司令部及各直同队驻苏州城附近。伞兵第三大队的5个队驻镇江市、常熟市。伞兵第二大队的六、七队及伞兵五队驻常州、丹阳市。伞兵第四大队的5个队驻苏州、昆山市、嘉定区、嘉定南翔古镇。1946年底,空降部队撤回岔路口整训。1947年初,又奉命派出伞兵第四大队的十六、十七、十八3个队,担任太湖区城的柔山、金坛区一线的“清剿”任务。3月撤回南京。
组建
“第三快速纵队”,由青年军207师第1旅加上战车第三团的一个营组成,美国的枪炮、日本的坦克,这个老的“第三快纵”被207师收编了,后来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灭。就这样,一直到了47年的6月,中国国民党伞兵与战车第一团合编,国军历史上的第一支真资格的“全美械”快速纵队才算是隆重出炉了。
新的“第三快速纵队”以空降部队总队为基干,由十二个伞兵队(加强连)和四个直属队组成作战集团,其余人员则划归“输送团”,负责后勤保障、并在战时对一线部队进行人员补充。此外,“快纵”还配属了汽车团、炮兵营、战车营、工兵营、装甲车连、空中支援大队和兵站部。汽车团(即汽26团,淮海战役中被歼灭)下辖三个营,装备三百四十辆八缸福特和T234道奇卡车,再加上空降兵原有的六十多辆中吉普,部队就实现了摩托化;炮兵营设山炮连(105mm榴弹炮4门)、PAK37战防炮连(37mm炮6门)和迫击炮连;工兵营由空降部队的工兵分队组成,担任扫雷、爆破和修建任务,并配备了橡皮冲锋舟;装甲车连配备15辆轮式装甲车,这种“装甲车”其实是由两吨半的GMC卡车(通用汽车汽车)改装的,车子前面焊5mm的钢板、另外三面焊3mm的,前头装一挺重机枪、后头架一挺轻机枪,于是就变成了一件攻坚的利器。配属战车部队,“第三快速纵队”的是战车一团第一营的两个连,总共有20辆美制M3A3“史都华。
在当时,“第三快速纵队”虽然装备精良、兵力雄厚,但指挥系统却是一塌糊涂。“第三快纵”的主体是空降部队,但汽车、炮兵和兵站部属于徐州陆总,装甲车和坦克车属于装甲兵司令部,空军支援大队(两架侦察机、一个战斗机中队)则由空军司令部指挥。陆总、装甲兵和空军各派一个代表担任“副参谋长”(蒋纬国也是其中之一),马师恭司令调动部队的时候必须经过各方面的协商,而这几位“副参谋长”又都是兼职的,平时并不在“快纵”办公,结果遇到紧急情况的关头、找得到这个却找不到那个,打起仗来就难以同时出动,也就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战术配合了。
第三快速纵队采取了“不攻坚、不守点、不停留.吃掉多少算多少,打了就跑”的高度机动的战略战术。在作战中,特别重视气象演练和空中支援行动(包括飞机侦察和战斗机低空扫射)。伞兵总队组成第三快速纵队后,于1947年5月20日左右,在南京市郊饧山,组织了一次陆空联合演习,向蒋介石汇报。当时报纸、电台都作了夸张性的报道并拍成电影。
进攻鲁南
1947年5月下旬,第三快速纵队主力进驻徐州市,在云龙山宿营(大部分人员在徐州体育场住帐篷),当时任务是:以徐州为中心在徐州周围150公里内,应急机动作战。以后,部队沿津浦铁路进入鲁中南,在枣庄市、绎县、临城、成武县、金乡县、鱼台、单县、邹城市一带,曾与鲁南军区张光中部发生过几次小规模战斗,俘获众多。
滕县战役
当时滕县守军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二十师杨干才部,被华东野战军一、四纵队等包围多日,攻城部队地道已挖到城门边。整二十师据城顽抗,情况危急,第三快速纵队与国民革命军交警总队前往解围。因战局变化,解放军主动撤离。空降部队总队只和一、四纵队的后卫部队稍有接触,均无重大伤亡。
普陀军演
豫东战役
1948年6月,当华东野战军三纵、八纵、十纵出敌不意渡过黄河,一举攻占开封市,全歼国民革命军整编六十六师之际,蒋介石发动了“黄泛区会战”,纠集3个兵团分路驰援开封妄图围歼华东野战军。当时,国民革命军区寿年兵团(含整编七十五师沈澄年部、整编七十二师余锦源部、独立二十一旅李文密部)特别卖力,部队首先逼近开封,前出杞县一带。而邱清泉的整编第五军却很狡猾,部队在鲁西南定陶、单县、虞城县一带,向开封缓慢移动,不敢向前。华东野战军放掉邱清泉的整编第五军,决心吃掉区寿年兵团。此时为解决区寿年兵团,以整编第25师,第三快速纵队,第二交警总队组成黄百韬兵团,进行救援,并顺利突入战场。
华东野战军于7月2日晚在全歼区寿年兵团之后,立即向黄百韬兵团发起猛攻。经过一夜激战,空降部队第一团阵地被突破,伞兵第二团一个营前往增援,拼死顽抗。至3日拂晓,伞兵第二团也被分割包围。在伞兵二团阵地上白刃格斗,战斗极为激烈。伞兵二团团部连首先被歼。伞兵一团在团附井庆爽的指挥下突围回到商丘市,余部退入帝丘店整编第25师阵地。期间,帝丘店内战况激烈。至7月7日,邱清泉整编国民党第五军对华东野战军侧翼打击,俘获数千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伤病员,解救了黄百韬兵团。于是空降兵司令部、各直属营及伞兵第一团、第二团残部得以幸存。此次战斗,空降部队二团伤亡惨重。该团上校团长及中校团附被击毙,两名中校营长被俘。仅该团中校副团长李海乎及二营中校营长张光汤逃脱。伞兵第一团损失过半,该团上校团长张信卿受伤。
重新改编
第三快速纵队残部从黄泛区撤回徐州市后,于1948年8月,取消第三快速纵队番号。原有配属部队被调走,恢复空军伞兵司令部原有的3个团、5个直属营建制。于8月15日,全部调回南京整训。到9月底,伞兵各部队均按编制装备齐全,开始训练。
起义与赴台
伞兵三团在团长刘农畯等人策划下,在中字102号起义。伞兵一团,二团在司令张滋绪指挥下转进回台湾。
参考资料
粟裕战争回忆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