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钵僧舞
托钵僧舞,又称苏菲派苦行修士舞,是一种起源于苏菲派的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最初是为了表达对真主的敬意,但现在已逐渐转变为一种表演艺术。
历史背景
托钵僧舞最早出现在1273年的康尼亚,后来传播至整个奥斯曼帝国。尽管经历了多次变迁,至今在全球多个土耳其社区仍然可以看到这种舞蹈。
表演特点
托钵僧舞的表演者通常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习如何将世俗生活与灵性相结合。他们在巨大的圆形房间里进行舞蹈,伴随着特定的音乐,其中包括四个部分,由多种乐器和歌唱组成。舞蹈者在禁食数小时后开始旋转,身体柔软,目光散漫,以避免视线模糊。
近代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托钵僧舞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它不仅保留在私人聚会上,也在公共场合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此外,它还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了展示,如成龙的电影《特务迷城》中就出现了这一舞蹈。
艺术价值
托钵僧舞体现了土耳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影响,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它的表演风格多样,涵盖了多种舞蹈类型,如吉普赛舞、牧羊舞等,同时也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
参考资料
赞.豆瓣.2024-10-30
土耳其腔调:掀起旋转舞的神秘面纱.百家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