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铃兰

铃兰

铃兰(学名:Convallaria keiskei Miq.),又名:君影草、山谷百合、香水花、铃铛花等,是天门冬科铃兰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欧洲以及北美洲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山东省陕西省甘肃省等地,多分布于海拔850~25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下、山地、阴坡林下等地带。

铃兰植株高可达30厘米,根状茎粗短;叶片通常2片,为椭圆形,叶尖端急尖,基部呈楔形。花瓣从顶部略微弯曲总状花序偏向一侧;花朵6~10朵,呈短钟状,颜色为白色,花期为5月~6月。花葶高15到30厘米,稍外弯。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有1脉。子房呈卵状球形,花柱为柱状。浆果呈球形,直径为0.6~1.2厘米,成熟后为红色,结果期为7月~9月。

铃兰全草可入药,具有活血、强心利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跌打损伤等疾病。其次,铃兰浸膏是一种国际认定的名贵香料,可调制多种花香型香精,广泛用于制作化妆品等产品。铃兰植株矮小,且能够净化空气,抑制多种病菌生长,是一种良好的盆栽景观,多作为园林绿化植物。

形态特征

铃兰植株光滑无毛,植株高可达30厘米,根状茎粗短;叶片通常2片,为椭圆形,叶尖端急尖,基部呈楔形,长7~20厘米,宽3~8.5厘米;花瓣从顶部略微弯曲,高15~30厘米,总状花序偏向一侧;苞片为披针形,短于花梗,花梗一般长6~15毫米,靠近顶部有关节,花朵6~10朵,呈短钟状,颜色为白色,花丝较短,花药为黄色,花期为5月~6月。子房呈卵状球形,花柱为柱状。果实为球形,成熟时红色的果实稍稍下垂,直径为0.6~1.2厘米,果期为7月~9月。种子为扁圆形,表面呈细网状,直径约3毫米。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铃兰在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欧洲以及北美洲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中国分布

铃兰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为主的地区,以及山东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浙江省湖南省等地。

生长习性

生境状况

铃兰多分布于海拔850~25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下、山地、阴坡林下等地带。铃兰喜湿润的环境,忌炎热干燥,较耐寒,铃兰移栽定植时期的最佳生长环境湿度为70%~85%;铃兰适宜生长在半阴环境,最佳的光照条件为15%~30%。对土壤要求不严,腐殖质肥沃疏松的土壤生长良好。

休眠现象

铃兰植株的光补偿点以及光饱和点较低,当光照较为充足,一般是75%以上的时候,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午休”现象,因此铃兰不适宜在强光照环境生长。此外,铃兰种子也是胚后成熟休眠类型的,种子采后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种子不能保存超过一年。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铃兰能通过珠孔受精卵的方式进行繁衍,当雌雄配子发育完成后,即可开始受精。花粉管进入胚囊后破坏助细胞并释放了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另一个精子与次生核受精后形成了一个初生胚乳核。然后合子分裂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不断发育为胚乳,再逐渐发育为成熟的个体。铃兰能吸引昆虫来帮助植物传粉授粉,这种方式能帮助铃兰受精。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铃兰可采用播种繁殖,一般分为春播、秋播两种,一般采用撒播、条播或开穴的方法。春播后两周即可出苗,可在当年秋季或次年春季幼苗发芽前进行移栽。秋播的播种方式与春播相同,但种子一般在次年春季才能萌发。

分株繁殖

铃兰的繁殖主要采用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主要用分割根状茎的方式,可在春秋两季进行繁殖。春季繁殖需要在土壤化冰约20厘米至铃兰展叶前进行,秋播需要在铃兰植株枯黄至土壤结冰前进行,一般于次年开花。其次,移栽植株时需要舒展根系。

组织培养

利用铃兰的愈伤组织进行组织培养是一种铃兰快繁方式,铃兰的很多器官和组织都能进行培养,不同的外植体部位所带来的繁殖效果也不同,但该技术生产成本较高,技术要求高,且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试管苗的变异概率。

田间管理

栽培技术

在铃兰种子种植后到出苗前,需要经常去检查田间状况,时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及定时清除禾本科杂草。铃兰是一种浅根系植物,喜肥,需要追肥两次,一般施用腐熟的肥料。铃兰耐阴湿,切忌强光照射,需要在上层覆盖遮阳网。

病虫防治

病害

铃兰植株易受侵害的一般是紫轮病、猝倒病以及斑枯病等。

紫轮病

紫轮病主要危害铃兰的叶片,病斑一般生于铃兰叶片两面,发病初期病斑呈红色,表面上长有黑色病原菌分生孢子器,会随气流传播而侵染更多铃兰植株,7~8月为发病高发期。在发病初期应当及时去除病叶,收集所有病叶后进行集中销毁或深埋,也可以提前在铃兰的出苗期用相应的化学药剂喷洒防治。

猝倒病

猝倒病一般危害铃兰幼苗。在发病初期,铃兰植株茎上出现浅褐色水渍状斑点,植株成片倒伏,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死亡。猝倒病防治应保证土壤见干见湿,含水率适中,苗木密度过大应及时间苗,发现病株应停止浇水并配合药剂喷洒防治。

斑枯病

斑枯病一般危害两年以上的铃兰植株。发病初期叶片有褐色斑块,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当土壤环境高温、高湿时容易发病。防治斑枯病要控制土壤温湿度适宜,发现病株需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在进行药物防治时需要交替使用化学药剂以防病菌产生抗药性。

虫害

铃兰容易受到金虫幼虫的侵害,成虫喜欢产卵到湿润的土壤。因此在栽培铃兰时需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在冬季常清除杂草,深翻土地,消灭害虫的越冬场所,并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以减少虫卵产生。也可以点灯诱杀成虫,减少虫卵的产生。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铃兰全草可入药,味甘苦、性温,有毒。铃兰具有镇静、活血、强心利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跌打损伤等疾病。铃兰叶柄的强心作用最强,其余部位则因为不同干燥程度而有差异。另外,铃兰具有毒性,不宜用于治疗急性心肌炎和心内膜炎。

经济价值

铃兰花朵中含有芳香油苯甲酸芳香族化合物,可用于制作高级香水,是各种食品及日用化学品的高级香料添加剂。其次,铃兰花可用石醚法提取得到一种提取物——铃兰浸膏,之后再进一步过滤压缩就能得到铃兰精油。这两种香料留香时间长,可调制多种花香型香精,广泛用于制作化妆品等产品。在20世纪初期,德国已经开始合成铃兰化合物并应用于生产香水。而在新近的现代香水中,也有很好的应用例子,如:在Armani中,铃兰则跟茉莉花橙花风信子相调配。

观赏价值

铃兰花白果红,植株10至20厘米,花形像铃铛,开花时散发的香味沁人心脾,不仅是一种优良的插花材料,也可作为盆栽观赏植物,还是一种优质的园林绿化植物:可种植于花坛、配植于大型山石旁或作为草坪点缀植物及地被植物等。

生态价值

铃兰不仅可以用于观赏,也能美化和香化环境。此外,铃兰还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能抑制一些细菌的生长,如结核分枝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等。

延伸文化

铃兰文化

铃兰花寓意深刻,表示着“幸福到来”。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人们会在心爱的人门上挂一束铃兰花,在不少欧洲国家的婚礼上,铃兰也是常见的新娘捧花。在中国,铃兰被叫作“君影草”,它象征着绅士们修身立德,不因贫穷而改变自身节操的高尚人格。

铃兰节

法国铃兰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1561年5月1日,查理九世向他人赠送铃兰花,并称这样能带来幸福。之后,每年的5月1日就是法国的铃兰节,但因为1793年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断了,直到1895年这个传统节日才恢复。而在铃兰节这一天,送朋友或自己铃兰花,是这一天特有的祝福方式。除法国外,比利时瑞士欧洲国家也庆祝这个节日。

相关研究

已经有研究人员利用铃兰的强心作用已研制出价格昂贵的铃兰毒速效强心剂。同时,铃兰的叶片及其花中还含有多种黄酮类物质,在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其次,铃兰注射液内含有的皂苷在溶血、降低血压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参考资料

铃兰.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5-04-02

..2022-10-05

..2022-10-05

铃兰.植物智.2022-10-05

..2022-10-05

铃兰.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5-04-02

..2022-10-05

..2022-10-05

..2022-10-05

..2022-10-05

..2022-10-05

..2022-10-05

..2022-10-05

..2022-10-05

..2022-10-05

..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