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莫拉
嘎莫拉(1871-1932),蒙古族著名诗人,原名杜嘎尔苏荣,以其简洁明快的诗歌风格和对蒙古族文化的深刻描绘而闻名。他的诗作现存17首,包括《故乡颂》《祭旗》《颂军》等,这些作品反映了草原生活和人民情感,以及当时社会的现实和历史背景。
人物生平
嘎莫拉,又名杜嘎尔苏荣,是近代蒙古族诗人,出生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一个牧民家庭。
嘎莫拉7岁开始在村塾学习蒙文。17岁时,他在旗衙门担任文书,21岁成为苏木章京、旗札兰、旗梅林等职,37岁担任管旗章京。在任管旗章京期间,因触犯了旗协理台吉旺沁而获罪受刑,随后被撤职,返乡从事劳动生产。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让他掌管文书,并授予他一个有职无权的闲散章京的空衔。1924年,嘎莫拉因不满而辞职还乡。
主要作品
嘎莫拉的诗作现存17首,包括《故乡颂》《祭旗》《颂军》《节日的摔跤手》《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醉汉》《艺人》《丑态毕露》《渡过漫长的夏日》《时代》等。这些作品以手抄本的形式在锡林郭勒草原上传播,部分作品已遗失。
文学成就
嘎莫拉的诗歌以朴素的笔调赞美了故乡的美丽风光,描绘了民族特色传统风习,同时揭露了社会丑恶现象和危害人民的匪祸。他的战斗呼号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在群众中影响较大。他的诗歌形象生动,节奏轻快,在音韵的运用上颇有造诣。他悉心探求蒙文诗首脚韵并押的形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他的创作对研究蒙文诗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
嘎莫拉.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