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金毛狗蕨

金毛狗蕨

金毛狗蕨的中文学名为金毛狗(拉丁学名:Cibotium barometz ( L.) J.Sm.)又称狗青、金毛猴、百枝、金毛狗脊等,为蚌壳蕨科金毛狗属多年生常绿中型树状蕨类植物,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广泛分布于亚热带、热带地区,包括中国、泰国、印度支那、马来亚、及印度尼西亚。金毛狗蕨生于山沟及溪边林下酸性土中,喜温暖和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畏严寒,忌烈日,喜明亮的散射光线。

金毛狗蕨根状茎木质、粗大,密布在露出地上部分的金黄色长茸毛,像金毛黑点狗,故称金毛狗蕨。叶柄棕褐色较厚,基部被大丛垫状金黄色茸毛,上面部分光滑。叶片为宽卵状三角形,三回羽状分裂,下部羽片长圆形。孢子囊群生于下部小脉顶端,囊盖坚硬,横长圆状棕褐色,两瓣状,外瓣较内瓣大,成熟时如蚌壳裂开,孢子囊群裸露,孢子透明,呈三角状四面体形。

金毛狗蕨坚挺、株形高大、四季常青,有中国南方地区或者雨林风光的意境。除去观赏作用,其地上部分的金黄色长茸毛有止血效果,收录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具有强腰膝、抑菌、补肝肾等功效,主治腰背痛、风寒湿痹、下肢无力等症状。

历史演化

蕨类植物门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在高等植物中是较低级的一门。根据《浙江植物志》记载:金毛狗蕨为大型树状陆生古老蕨类植物,起源于侏罗纪,在原始森林中是“辈分”最高的“活化石”。

形态特征

根茎

金毛狗蕨根状茎卧生、粗大,根茎顶端生长着一丛大叶。

金毛狗蕨叶柄棕褐色,较粗大,可达1米或1米以上,直径在2~3厘米左右。基部被长10厘米以上大丛垫状金黄色茸毛,上面光滑具光泽。叶卵状三角形宽,长可达1.8米,分裂成三回羽状。下部羽片长圆形,宽20~30厘米,长80厘米。蕨柄长3-4厘米,互生,离柄较远。一回小羽片宽在2.5厘米左右,长15厘米左右,小柄线状披针形,长2-3毫米,羽状深裂达数条小羽轴。末回裂片有浅锯齿,形状为呈线形镰刀形,宽在3毫米左右,长在1~1.4厘米之间。侧脉两侧隆起,中脉两侧凸起,单斜出,但在不育羽片上呈二叉状。叶片革质或厚纸质,干后叶片下面灰白色或灰蓝色,上面褐色,两面光滑有光泽,或在小羽轴上下两面微被短棕毛,疏被。

孢子囊群每末回裂片1~5对,生于下部小脉顶端,囊盖坚硬,横长圆状,棕褐色,两瓣状,外瓣较内瓣大,成熟时如蚌壳裂开,孢子囊群裸露,孢子透明,呈三角状四面体形。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金毛狗蕨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包括中国、泰国、印度支那、马来亚、及印度尼西亚

中国分布

金毛狗蕨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两广、福建省、台湾、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南部、海南岛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南部(江华瑶族自治县)。

生长习性

金毛狗蕨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对土壤和光照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差,只能在肥沃的土壤和60%的遮荫下生长,常生于海拔900米以下的山沟林荫阴湿处的酸性土壤上,喜阴、喜湿,忌阳光直射,喜散射光,土壤含水量和群落郁闭度较高才能使其正常生长。适宜生长的条件:空气湿度60%-80%,夜间气温10~15摄氏度,白天气温21~26摄氏度。

自然繁殖

金毛狗蕨的自然繁殖方式为孢子繁殖和旁孽繁殖。野生的金毛狗蕨靠孢子繁殖,其孢子等到成熟后会自然脱落在地上,经过雨水浸泡,来年地上又会长出新的。金毛狗蕨成熟的根状茎上能产生数量很少的孽芽(或称为“旁孽”),可以靠分生孽芽进行繁殖。

人工栽培

分株

将金毛狗蕨块茎切成带有一定数量不定根和叶片的根茎,并修剪叶片,以利于成活。用药液浸泡后,利于其块茎生根。部分带叶柄的根茎较老,没有生长点,不利于其分株繁殖,因此选择合适的根茎部位,有利于金毛狗蕨的成活和生长。

栽植

将分割好的块茎进行浅栽,浅栽时以有绒毛的根茎裸露在地,栽植后用适当的水量浇足,在苗床上方架起遮阳网,使其处于温暖、湿润、凉爽的环境中。二月份分株培养的金毛狗蕨幼苗,在播种后10天左右开始发芽,15~20天时展开叶片,20天后达到萌芽高峰,25天左右新根萌发,栽后一个月即可到达展叶高峰。

环境管理

适当的水分和光照管理是金毛狗蕨的分株栽培技术的关键。大多数蕨类植物门都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分株幼苗要及时浇水,以保证土壤不会有积水。如果浇水太多会引起土壤积水,很容易引起腐烂。而且,金毛狗蕨是一种阴生植物,喜欢强烈的散射光线,特别是不能直接照射到太阳,所以在播种后要在苗床上面盖一层遮阳网,防止太阳直射。金毛狗蕨虽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多见于林间、溪谷等地,不喜炎热,但对空气的湿度有很高的要求,相对湿度在80%以上。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金毛狗蕨在中国分布范围较广,但由于生存环境破坏严重以及人为大量采挖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其人工繁育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相对落后,无法实施人工大规模种植,市售金毛狗蕨药材均为野生资源,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

致危因素

第一,金毛狗蕨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较高,通常在土壤酸性、含水量高、郁闭度高的沟渠旁,其栖息地生存环境发生急剧的改变,导致野生资源量不断减少。

第二,随着人们对其药用、食用、观赏价值的认识,人为私挖乱采的现象越来越多,导致原生境片段化以及破碎化,野生种群和个体数量急剧下降。

保护等级

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规定,金毛狗蕨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于2021年8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并未更改。

保护措施

第一,金毛狗蕨对生长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应加强栖息地的保护,使其在正常的生长和繁殖条件下进行自然更新。

第二,利用其根状茎、叶、孢子等组织,构建了植物资源的种质保存基因库。

第三,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濒危植物的科普教育,提高民众对濒危植物的认识。

第四,在对野生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的前提下,寻找能使其获得优质、高产的繁育途径。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金毛狗蕨实重要的药用植物,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药用历史,主以根状茎入药。被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其味苦,性甘、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强腰膝、补肝肾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

生态价值

从生态学角度看,由于金毛狗蕨的生长习性特点,可以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具有科研价值。

观赏价值

金毛狗蕨是树状蕨类植物门,树形古朴优美、坚挺有力、株形高大、叶姿优美、而且四季常青,非常有中国南方地区或者雨林风光的意境,是著名的室内观赏蕨类。

参考资料

..2022-11-10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