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线狭鳕
黄线狭鳕(拉丁学名:Gadus chalcogrammus),又名明太鱼等,是鳕科鳕属的一种鱼类,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东岸及本州岛西侧中部以北、日本海、鞑靼海峡、鄂霍次克海与白令海周缘、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等海域,是近底层冷水性海鱼。黄线狭鳕是一种产量巨大的经济鱼类,是世界上总捕获量第二多的鱼类,其鱼肉低脂肪的同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2和ω-3必需脂肪酸,重金属汞的含量和其它野生鱼相比更低,可制成鱼干、鱼籽酱、鱼糜等产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黄线狭鳕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黄线狭鳕重250~500克;身体长形,后部侧扁,体长30~40厘米;两侧各有2~3纵行暗黄斑;尾鳍呈凹叉状。黄线狭鳕的分布随着季节而变化,通常在水深30-400米范围内,在春夏季迁移到近岸浅水区;在秋季分布在接近海底的位置。产卵期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产卵地为白令海沿岸等水流缓慢、有环流的沿岸水域。
由于商业捕捞等原因,1970年代以来黄线狭鳕整体数量减少。北太平洋渔业管理委员会划分了黄线狭鳕管理区和禁捕区,对黄线狭鳕资源进行管理。该物种在挪威国家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受到法律保护。2015年,黄线狭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为近危(NT)物种。为减少对野生黄线狭鳕资源的依赖,韩国自2015年开始对黄线狭鳕养殖方法进行研究,2016年在10万多个受精卵中,将近有3万多个受精卵孵化出小鱼,表明人工养殖已获得成功。2019年,韩国全面禁止黄线狭鳕捕捞,以帮助补充枯竭的鱼类资源。
名称来源
学名来源
同义科学名称Gadus chalcogrammus分别来自拉丁语单词Gadus,意为“cod”(源自希腊语khlkós,意为“铜”);希腊语单词grammí,意为“线”。
中文俗名来源
在15世纪的朝鲜成宗时期,由卢思慎、徐居正等人开始编撰的《新增东国舆地胜览》(系仿中国南宋祝穆编《方舆胜览》和明朝官修《大明一统志》)中,便称明太鱼为“无泰鱼”。朝鲜王朝最庞大的机密记录《承政院日记》中也有关于明太鱼的记载:朝鲜孝宗三年(1652年)江原特别自治道进献“明太卵”。另外朝鲜王朝时期李裕元著的《林下笔记》有以下记载:朝鲜咸镜道明川郡有一个姓太的渔民,某日钓到条奇怪的鱼,遂进献咸镜道观察使,观察使大人品尝后觉得味道甚佳,于是询问鱼的名字,大家都表示不知道。于是,观察使大人取凑明川郡的“明”字与渔夫的姓“太”字,将这种鱼称为“明太鱼”。
形态特征
黄线狭鳕身体长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重250~500克,体长30~40厘米。体长为体高的6.6~10.2倍,为头长的4.1~4.6倍,为眼径的3.9~4.8倍。
眼位于头部侧上方,眼间隔小于眼径。头部呈尖三角形,头体有小圆鳞。口部较大,闭合时下颌较上颌长。三片三角状背鳍相隔较远,腹鳍尖端有丝状突起。
侧线位于前部侧上位,尾鳍呈凹叉状。体背侧呈橄榄色,腹侧呈银色,两侧各有2~3纵行暗黄斑。黄色斑点起伪装作用,以躲避海底的捕食者。背鳍与胸鳍为暗橄榄色,臀鳍与腹鳍呈灰色。
分布栖息
分布地区
黄线狭鳕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东岸及本州岛西侧中部以北、日本海、鞑靼海峡、鄂霍次克海与白令海周缘、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等海域。有时,在哥伦比亚、奥里根州和华盛顿州沿岸也能捕捞到大量黄线狭鳕。该鱼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黄海东部但数量较少。
栖息环境
黄线狭鳕生活在底栖层,位于近海底深度,海拔范围为-400~-30米。分布在海洋大陆架区域,该区域浪作用力减小,阳光充足,底栖生物繁盛,为黄线狭鳕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但是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黄线狭鳕栖息地范围持续缩小。
黄线狭鳕栖息的深度与其年龄有关。稚鱼栖息于海水表层;幼鱼夜间上升到表层,然后,随着日光的增强,逐渐下降至较深处。在白令海东部,大多数黄线狭鳕栖息于水深80~150米的大陆架范围内。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通常在遇到冷水团自北方南下时,黄线狭鳕会进行南移。当冬季即将来临时,黄线狭鳕离开沿岸,向较远较深的水域洄游,迁移到更深更温暖的水域,此时栖息于-300~-200米的水层中。成鱼白天栖息于海底或近底层处,夜晚时则均匀地分布在远离海底的水层中。
在春夏季,黄线狭鳕迁移到近岸浅水区觅食和繁殖;在秋季,它们分布在接近海底底部的位置。
觅食行为
黄线狭鳕的觅食行为受到年龄的影响。其中幼鱼可分为两个类别,长度小于等于60毫米的和长度大于60毫米的,这两类幼鱼主要以桡足类浮游生物为食,但长度大于60毫米的幼鱼也会觅食磷虾;成鱼捕食其他鱼类、桡足类动物和磷虾等。
年龄不仅会影响黄线狭鳕的食物类别,还会影响其觅食活动。当冬季食物匮乏时需要更长的狩猎时间,从而会增加遇到捕食者(海鸟、鲨鱼、鲸鱼、海豚、海豹等)的风险,觅食代价变大。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机会,体型较大的黄线狭鳕在秋季大量捕食以增加体重,而小型黄线狭鳕依旧只注重体型的增长。又因为体型较大的黄线狭鳕具有更强的储存能量的能力,所以它们无需在冬季捕猎;体型较小的黄线狭鳕尚未拥有这种能力,它们必须在冬季继续觅食,从而面临更大的风险。
另外,随着食物的季节性移动,黄线狭鳕的觅食深度也相应发生变化。最初,觅食深度的变化归因于光照量或水温,但实际上,它们是随着食物聚集的移动而变化的。8月份,当海表附近食物丰富时,黄线狭鳕分布在较浅的深度;11月,它们随着浮游生物迁移至更深的地方。
生长繁殖
幼鱼孵化时间主要取决于温度,在10°C时孵化时间为10天,在2°C时孵化时间则为27.4天。黄线狭鳕卵开始孵化时长仅3.4~4.4毫米,并在水面上倒置进行漂浮。黄线狭鳕幼鱼在3~4岁时性成熟。
雄黄线狭鳕有发达的鼓声肌肉,与许多其他鳕鱼一样,它们在求偶时用鼓声肌肉发出声音,从而进行交配。雌性黄线狭鳕通过产卵进行种群繁殖,产卵期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产卵时黄线狭鳕一般聚集在水流缓慢、有环流的沿岸水域中,如白令海沿岸。雌性黄线狭鳕聚集在密集的鱼群中产卵,通常在水深-250~-50米处。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线狭鳕整体数量减少,其中成熟黄线狭鳕个体数量减少较为显著。
致危因素
黄线狭鳕是重要的商业底栖鱼类,并且是世界上最常食用的野生乌苏里白鲑之一,因此被人类大量捕捞。其总捕获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秘鲁凤尾鱼(一种鳀科)。同时被大量水生哺乳动物、其他鱼类、海鸟等捕食,野生黄线狭鳕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
保护措施
划分黄线狭鳕管理区和禁捕区,对黄线狭鳕资源进行管理。在东北太平洋和白令海,北太平洋渔业管理委员会分别划分了三个管理区:阿留申群岛、白令海东部和阿拉斯加湾。在白令海的俄罗斯专属经济区(EEZ)内划定了两个渔业区(奥柳托尔斯基湾的白令海西部和171E至美俄公约线的纳瓦林大陆架的白令海北部)。另外,该物种在挪威国家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受到法律保护。2019年,韩国全面禁止黄线狭鳕捕捞,以“帮助补充枯竭的鱼类资源”。
通过发展人工养殖黄线狭鳕的技术,减少对野生黄线狭鳕资源的依赖。韩国海洋水产部东海水产研究所自2015年开始对黄线狭鳕的养殖方法进行研究,2016年在10万多个受精卵中,将近有3万多个受精卵孵化出小鱼,表明黄线狭鳕人工养殖已获得成功。
保护级别
黄线狭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ver3.1——近危(NT)。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黄线狭鳕产量巨大,总捕获量居世界第二,并且黄线狭鳕加工在相关国家都是重要产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黄线狭鳕生产和出口国,年加工量达30多吨,而吉林省也是中国最大的黄线狭鳕制品加工厂所在地之一。
食用价值
黄线狭鳕的蛋白质含量为14.8~17.6%,含脂量为0.6~2.9%。低脂肪的同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2和ω-3必需脂肪酸。与其他野生鱼类相比,它的汞安全性更高,因为它们大部分在偏远清洁的水域被捕捞上岸。在各个国家,黄线狭鳕的食用方式也不尽相同。
黄线狭鳕干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延边有了“来料加工型”的黄线狭鳕产业,人们通常称之为“两头在外型”。黄线狭鳕从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被捕捞上来后,经过简单的分拣、冷冻和包装,通过海运到达中国大连的港口,再经过公路运输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加工。晾晒好的黄线狭鳕,再运至朝鲜、韩国和日本。黄线狭鳕鱼干需要天然冷冻,鱼被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越好,只有经过反复地“冻—干”,鱼干的肉质才会有弹力,价值才会更高。
黄线狭鳕籽
黄线狭鳕籽是韩国、日本和俄罗斯很受欢迎的烹原料。这种食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介绍到日本,自那以后就被称为明太子。较温和、不辣的版本通常被称为tarako(鱈子),这也是黄线狭鳕鱼籽本身的日语名称。在俄罗斯,黄线狭鳕籽是作为三明治酱食用的。由于添加的鸡蛋和油体积较小,该产品类似于液体糊状物,销售时是罐装的。
俄罗斯人称黄线狭鳕为“狭江鳕”,并将其做成鱼糜食用,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西方国家食用黄线狭鳕的方式。黄线狭鳕制成的鱼糜是十分畅销的产品,用来仿制成蟹肉、扇贝和虾等产品。这些仿制产品通常被用于许多不同的快餐食谱,例如炸鱼薯条、鱼三明治、蟹黄堡等。
药用价值
黄线狭鳕鱼肝中含油量大,用它提取的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和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临床上用这种鱼肝油制成的药膏能迅速液化坏组织,加速褥疮、火伤创面等炎症上皮的形成,且不留痕迹。鱼鳔制成的鳔胶也能够治疗咯血。
科研价值
以深海黄线狭鳕内脏为原料,应用酶解法从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选择合适的Caspase-3,拓展优质蛋白酶来源。另外有研究表示,以黄线狭鳕鱼皮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和手段,也能获得优质蛋白酶。
历史文化
在中国朝鲜族传统歌曲中,就有一首《买明太鱼》歌曲表达了祈福和信仰的文化。韩国传统文化也有不少明太鱼的踪影。时至今日,韩国人在搬入新家或新店开张的时候,会在门上挂几条明太鱼干,以求居家安康或事业顺利。这一习俗在中国延边地区也很常见,不仅朝鲜族,很多售卖明太鱼的汉族也会悬挂明太鱼,祈求保护,形成了一种跨越民族的文化。在韩国的重大传统节日时,韩国人通常会煮制明太鱼汤。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黄线狭鳕.IUCN.2024-08-21
黄线狭鳕.ADW.2024-08-21
黄线狭鳕.ITIS.2024-08-23
黄线狭鳕.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21
黄线狭鳕.世界海洋物种登记册.marinespecies.2022-11-09
Alaskan Pollock.AZ animals.a-z-animals.2022-11-09
黄线狭鳕.Inaturalist.2022-11-09
明太鱼的捕食者.fishbase.2022-11-09
조홍섭.잡은 명태의 91%가 ‘노가리’, 저인망으로 씨 말려.ecotopia.hani.2022-11-09
黄线狭鳕.物种2000中国节点.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11-09
黄线狭鳕.fishbase.2022-11-09
黄线狭鳕养殖.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2022-11-09
明太卵.承政院日记.National Institute of Korean History.history.2022-11-09
明太鱼.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ucas.2022-11-09
《承政院日记》.WWW.UNESCO.ORG.unesco.2022-11-09
黄线狭鳕.中国国家地理.2022-11-09
黄线狭鳕.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22-11-09
大西洋鳕鱼.ITIS.2024-08-22
大头鳕.ITIS.2024-08-22
Gadus morhua.COL.2024-07-30
大头鳕.ADW.2024-08-22
大头鳕.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22
大西洋鳕鱼.ADW.2024-08-22
大头鳕.animalia.2024-08-22
Cod | Size, Diet, & Facts .Britannica.2023-06-27
大西洋鳕鱼.fishbase.2024-08-22
大头鳕.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10-05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大西洋鳕鱼.2024-0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