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绞股蓝茶

绞股蓝茶

绞股蓝茶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中草药和常饮茶,采摘绞股蓝嫩叶和嫩芽,经由现代中药加工工艺与古法炒茶工艺相结合炮制而成绞股蓝茶,茶汤碧绿,稍带清香、微苦,入喉回甘。

形态

绞股蓝分五叶茶、七叶丹,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它在世界上已被鉴别的有13 种之多,中国有11 种。生长在田间的绞股蓝与乌敛梅(葡萄科),在植物形态上很相似。鲜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茎细长,有1~3 米,横断面呈五角形或多边形,卷须生于叶腋,叶色墨绿色复叶,椭圆形小叶5~ 7 瓣,有小叶柄,叶片皱缩,易破碎,边缘有锯齿,复总状花序,长8 一20 厘米,果球状小花,直径5 一6 厘米,成熟后黑色,稍带清香、微苦。

成分

绞股蓝除含有固醇、糖份、色素外,还有50多种皂苷,包括四环三化合物,其中绞股蓝皂苷皂Ⅲ、Ⅳ、Ⅶ、Ⅻ四种,分别与人参皂苷Rb1、Rb3、Rd、F2是同一物质,Rd是人参的8倍,不含性激素的富植物。其酸水解产物与人参皂甙的酸水解产物——人参二醇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这在非五加科的植物中是非常罕见的,因而被誉为“第二人参”,也因多生长在南方,同时也被称为“南方人参”。在湖南省的舜皇山,崀山绥宁县,因其气候温和湿润,生长有大量的野生七叶绞股蓝。

绞股蓝皂苷多分布在叶瓣上,叶子上的皂甙含量会比其他部位多。

炮制

绞股蓝茶,由当地茶农手工甄选,选用绞股蓝嫩叶和嫩芽,采用现代中药加工工艺与古法炒茶工艺相结合炮制而成,具有“形、色、香、道”的特点。

分布范围

绞股蓝在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湖北,河南禹州市,湖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地均有分布。平利县是绞股蓝的自然分布分化中心,有“绞股蓝故乡”,“中国绞股蓝第一县”之称。独特的区域小生态环境十分适宜绞股蓝的生长发育是中国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绞股蓝人工栽培基地县、国家绞股蓝标准化示范区。

平利五叶蓝绞股龙须茶,采摘平利五叶绞股蓝绞股蓝的嫩芽尖作为原材料,经由现代中药加工工艺与古法炒茶等八道工艺相结合炮制而成。绞股龙须茶是陕西省平利县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饮用

【加工】以“绞股蓝”茎叶片为原料,其中芽叶功效最佳,纯手工采摘,经过古法焙茶工艺加工而成,这是原叶茶,汤色碧绿,清香四溢,微苦甘醇。若原料为“野生绞股蓝”,根茎叶全用,洗净,晒干,切碎制成,则是袋泡茶

【饮用】绞股蓝茶3-5克,开水冲泡,以500毫升水为宜,加盖闷泡3分钟左右。因为绞股蓝中所含的皂苷,溶点较高。要在80度以上的高温下溶解。热开水既能让绞股蓝的有效成份充分浸出,又能保持茶色和良好的口感,取适量绞股蓝放进杯中,冲泡3分钟轻摇几下即可饮用。冲泡数量可根据个人口感适量增减。

品质鉴别

绞股蓝茶的品质可以从种植方法、采摘方法、加工方法来辨别,其中以湖南省原产地野生绞股蓝无柄人工手提采摘的原料最优。绞股蓝按生长环境分为野生、仿野生、和人工种植。

野生绞股蓝:顾名思义就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无任何人为干预,靠山泉雨露浇灌,以各种野生落叶腐殖质为营养源泉,在这个人人追求自然的今天,野生绞股蓝弥足珍贵。

仿野生绞股蓝:就是将人工采摘培育的种子撒在环境优良的山野溪畔,让这些种子在自然的环境中发芽生长,这种仿野生绞股蓝与野生绞股蓝品质是一样的。

人工种植:就是在平整的农田里,用撒种、藤蔓插、根茎繁殖等方法,人为的种出一垄垄的绞股蓝,为增加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和叶面肥,甚至洒农药,这种绞股蓝多农残和重金属残留。

采摘方法

人工提手采法:就是靠人工一片片的采摘,这种采摘方法能有效保障绞股蓝叶片品质,可以有效的剔除各类老叶、坏叶、烂叶,一人一天能采摘30斤鲜叶,成本很高。

顺藤撸叶采法:就是顺着藤蔓用手往下撸叶,不管梗啊、烂叶、坏叶都收入囊中,一人一天能撸叶300来斤。

镰割采法:用镰刀从藤蔓下部割断,这样采摘下来的原料梗杆全有,烂叶、坏叶、泥土较多,多加工成粉碎后加工成龙珠茶。

茶型

绞股蓝茶主要分为条形茶、珠茶

条形茶:条形茶是绞股蓝茶中品质最好的,将一片片的绞股蓝叶揉捻成条形,在经过精选,干净无杂质。

株形茶:将叶片团成球状,褶皱较多,即使是烂叶坏叶叶看不出来,容易包裹各种泥土杂质,在精选过程中这些杂质叶无法去掉。安全性大打折扣。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

9月和10月采集成熟果实,干后去果皮,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次年3月底到4月初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浸泡8小时左右,使其吸足水分,促进发芽。浸泡后的种子用草木灰适量拌匀,采用条播方式,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300粒左右,然后覆盖1cm厚,再盖一层草,保持土壤湿润,苗长出后揭去盖草,拨除杂草,并搭架遮阴50%左右。幼苗长出了3~5片真叶,苗高5~10cm时,便可进行移栽。

枝条繁殖

绞股蓝亦可采用枝条扦插根状茎繁殖。扦插时除去病蔓,选择健壮的枝蔓,剪截有3节的插穗,上节留叶,中下节插入土中,45天后即可移栽。根状茎繁殖是将根状截成3~5cm长段,插入土中盖土压实。其它要求与扦插繁殖相同。

病害防治

绞股蓝抗病性较强,但雨期易发生猝倒病。防治方法:一是用百菌清100倍液或波尔多液200倍浇灌病区;在播种或扦插前用1kg敌克松或用2~3%硫酸亚铁,每亩50~70kg,进行土壤消毒。二是拨掉病株,然后在其周围撒上石灰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一般不得使用农药。

最佳产地

绞股蓝茶品质的好坏跟产地也有很大的关系。不同产地的绞股蓝制成的绞股蓝茶有很大的区别,除口感外,最大的是药理学作用的差别。中国乃至世界的绞股蓝黄金产区就在中国湖南千家峒的大瑶山秦岭大巴山脉及其毗邻地区,即俗称的秦巴山区。

据调查,绞股蓝属植物全世界共有13种,我国有11种,其中4种为我国和其他相邻的亚洲国家共有,7种为我国特有,主要分布及分化中心就在秦巴山区。当地一位潜心研究绞股蓝几十年的专家徐家振说:“秦巴山区能产出全球最好的绞股蓝,首先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其次是我们对绞股蓝的重视和专研。这才使秦巴山区的绞股蓝在中国乃至世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1985年,产自秦巴山区的绞股蓝就开始出口日本,经德岛文理大学竹本常松教授、近畿地区(jī)大学有地教授、金泽大学小田岛教授等药学专家们化验,该地绞   股蓝理化指标居世界同类产品之首,其皂甙含量高达12.2%。秦巴山区因此被认定为全球绞股蓝黄金产区。

参考资料

绞股蓝茶降“四高”.今日头条.2023-12-21

神奇的绞股蓝复合茶 _中国绿色时报电子报.中国绿色时报.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