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学名:Swietenia mahagoni (Linn.) Jacq.),又名西印度群岛桃花心木、小叶桃花心木,楝科(Meliaceae)桃花心木属(Swietenia)风车木。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在中国福建、台湾、两广、海南省、云南省等地均有种植。桃花心木性喜光、喜温暖、不耐阴;耐旱性、抗风抗寒性较强。自然分布区气温幅度在16℃-32℃。对土壤要求较严格,喜生于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冲积土上,生长较缓慢。
桃花心木株高25米,胸径4米。树干基部具板根,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偶数羽状复叶,长35厘米,小叶4-6对,革质,无毛。复总状花序腋生,长6-15厘米,无毛;花梗长约3毫米;萼浅杯状;花瓣白色,无毛,长3-4毫米,花期春夏。蒴果卵形,褐色,木质,径约8厘米,5瓣裂。种子多数,长1.8厘米,连翅长7厘米。果期6-10月。
桃花心木是优良的庭荫树和行道树,亦可作为家具、室内装饰、船舱、车厢等良好用材,可提取工业用油。桃花心木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酸雨都有较强的抗性,也可用于次生林改造以及天然林更新。
由于桃花心木的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导致其已被过度采伐利用,天然林资源在不断减少,木材供不应求,现已濒临灭绝,桃花心木在201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近危(NT)。
形态特征
茎
树干基部具板根,树皮淡红色,鳞片状。
叶
偶数羽状复叶,长35厘米,小叶4-6对,无毛;小叶革质,斜披针形或斜卵状披针形,长10-16厘米,宽4-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一侧楔形,一侧近圆,全缘或具1-2浅钝齿蟳,无毛,侧脉约10对。
花
复总状花序腋生,长6-15厘米,无毛;花梗长约3毫米;萼浅杯状,5裂,裂片圆形;花瓣白色,无毛,长3-4毫米,花期春夏。
果实与种子
蒴果卵形,褐色,木质,径约8厘米,5瓣裂。种子多数,长1.8厘米,连翅长7厘米。果期6-10月。
物种分布
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在中国福建、台湾、两广、海南省、云南省等地均有种植。
生长习性
桃花心木性喜光、喜温暖、不耐阴;耐旱性、抗风抗寒性较强。自然分布区气温幅度在16℃-32℃。对土壤要求较严格,喜生于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冲积土上,生长较缓慢。
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
插繁殖的优点是既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同时又可以缩短育苗时间,使其不受储存条件、时间以及种子产量的限制。
扦插用地以通风、阴凉、向阳之地为佳,扦插前先用高锰酸钾对基质进行消毒。选择生长健壮、半木质化、无病虫害的枝条,保留部分叶片与腋芽,剪出切口后用甲基硫菌灵消毒,即可扦插。扦插后应保证插穗与基质的充分紧密结合以及水分供应充足,后期及时追肥。
种子繁殖
果实成熟后采集种子可播种繁殖,种子保质期短,宜即采即播。播种时使用条播法,圃地施足基肥,播后覆土。发芽时气温宜在20℃以上,苗木半木质化时,选阴雨天移苗补苗,夏季旺盛生长期及时追肥,入冬注意防寒。
栽培技术
育苗
育苗地以背北向南的坡地为佳,低洼地降霜时沉积不宜用。播种前种子不必做处理,一般在三月下旬采用条点播法,播种后床面上加盖稻草保湿。芽出土后揭除盖草。
移植
桃花心木移植时需带土球移植,以休眠期移植为佳,生长期移植需疏剪枝条、摘叶。移栽后回填土掺入腐殖质或腐熟基肥并踩实。
田间管理
苗期除寒冷年份要防霜越冬外,一般不做特殊防护。生长期需及时追肥,幼林期可间种农作物或白灰毛豆等旱地绿肥。后期进行定期抚育管理如铲草、松土、追肥等。林木郁闭后需砍割杂灌和藤蔓,同时适当进行修枝,按去劣存优的原则进行间伐。
病虫草防治
虫害
天牛、金虫、大象白蚁是危害桃花心木幼苗时期的虫害。前两种害虫均可通过人工捕杀的方式防治。在化学防治上,娇金花天牛可使用敌敌畏乳油或氧化乐果喷杀,绿绿虫可用甲基异硫磷或辛硫磷。大象白蚁可用硫酰氟或溴甲烷进行熏蒸或注射处理。也可通过喷洒敌敌畏乳油、来福灵等来防治。
病害
桃花心木常见病害有幼苗立枯病、幼苗根腐病、苗木叶斑病和褐根病等。幼苗立枯病在潮湿天气和积水情况下易发,需要及时排积水,或采用波尔多液、敌克松或托布津防治。幼苗根腐病是有镰刀菌属入侵导致,防治措施同立枯病。叶斑病用多菌灵防治效果好,褐根病可通过刮除病变部位并涂抹十三吗啉防治,若严重则直接砍除焚毁。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桃花心木枝繁叶茂,树形壮观,花绿白或黄绿色,果实硕大,落叶期集中,季相变化明显,是优良的庭荫树和行道树。
经济价值
桃花心木色泽美丽,硬度适宜,抗虫蚀,易于打磨且皱缩量少,为家具、室内装饰、船舱、车厢等良好用材,早期曾用于制造飞机的螺旋桨;种仁含油量达60%,可提取工业用油。
生态价值
桃花心木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酸雨都有较强的抗性,也可用于次生林改造以及天然林更新。
物种保护
由于桃花心木的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导致其已被过度采伐利用,天然林资源在不断减少,木材供不应求,现已濒临灭绝。
桃花心木在201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近危(NT)。
相关研究
通过研究桃花心木的低温冻害情况,可对其引种提供参考意见。
在医学研究中,桃花心木被证实对链Caspase-3诱导的糖尿病有一定的抗糖尿病和抗氧化活性。
在生产应用上,可以利用未经化学改良的桃花心木壳从废水中去除六价铬,用桃花心木种子的豆荚对尼龙织物进行无膜染色,相较于其他合成织物染色法更加清洁。
参考资料
Swietenia 桃花心木属.自然标本馆.2023-04-03
楝科.APGIV分类系统.2023-04-03
桃花心木 (táo huā xīn mù).植物智.2023-04-03
Swietenia mahagoni.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