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烛

南烛

南烛(拉丁学名:越橘属 bracteatum Thunb.),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又名乌饭树、茕越桔、米饭花。南烛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喜光喜湿润,耐旱、耐瘠薄、较耐寒,在向阳山坡、沟谷等处生长旺盛。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北部及东南部,原产于中国、朝鲜日本(南部),南至中南半岛诸国、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

南烛高可达9米;分枝多,嫩枝红色,有灰褐色丝柔毛,老枝紫褐色,无毛。叶片薄革质,多花,顶生和腋生组成总状花序花梗短,花冠为白色。浆果呈球状,熟时为紫黑色,外面通常被短柔毛,稀无毛。花果期为6-10月。

南烛根系发达,茎枝萌发力强,生长快,是中国南方酸性红壤区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其集保健、药用、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极具开发利用前景。

形态特征

南烛通常高2-9米,多分枝,嫩枝呈红色,有灰褐色丝柔毛,老枝呈紫褐色,无毛。

南烛长有较薄的革质叶,叶呈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9厘米,宽2-4厘米。叶顶端锐尖、渐尖,稀长渐尖,基部呈楔形、宽楔形或稀钝圆。叶片边缘有细锯齿,表面平坦有光泽,两面无毛。其侧脉有5-7对,与中脉、网脉在表面和背面均稍微突起。叶柄长2-8毫米,通常无毛或被微毛。

南烛多花,顶生和腋生组成总状花序,长4-10厘米。序轴密被柔毛。苞片呈披针形,长0.5-2厘米,边缘有齿。花梗长1-4毫米,被短柔毛,稀近无毛,萼齿短小。花冠为白色,长5-7毫米,呈壶形、钟状或筒状。外面密被短柔毛,稀近无毛,内面有疏柔毛。南烛雄蕊内藏,花丝细长。花盘密生短柔毛。

南烛的浆果呈球形,直径为5-8毫米,在成熟时由青绿色变为紫黑色,外面通常被短柔毛,稀无毛。果内有种子多粒,种子细小。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南烛产中国,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南部),南至中南半岛诸国、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分布在北半球温带亚热带、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山区,以马来西亚地区最为集中,少数分布在非洲南部、马达加斯加岛

中国分布

南烛在中国主产于华东、华中地区、华南至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多在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安徽省、四川省等地种植。

生长习性

南烛幼苗期生长缓慢,对强光与高温表现敏感,强光高温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南烛的生态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较耐寒,能在全光照或疏林下正常生长。喜光喜湿润,常生于海拔400~2000m的丘陵、半山区、山区的山坡林地、林缘及灌丛中,生长状态多为散生。根系生长旺盛、须根发达,集中分布于10~20cm的浅土层中,为浅根性树种。南烛生长喜酸性环境,在土壤pH值4.5~5.6的黄红壤、红壤上能够良好生长。花期为6-7月,果期为8-10月。

繁殖方式

人工繁殖

南烛的人工繁殖方式多以扦插和播种为主。

扦插繁殖

南烛属于难生根树种,其硬枝生根率极低,因此在插过程中,应采取嫩枝扦插,同时需要采用合适的药剂处理插穗。南烛的扦插基质最好采用腐苔藓,但也可使用珍珠岩和泥炭。可于春季取一年生刚刚木质化的健壮枝条,剪去枝条下部叶片,在梅雨季节前扦插。除此之外,凡有叶片、成熟腋芽和无顶芽的半木质化枝条,都可作为南烛理想的扦插材料。

播种繁殖

南烛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早春播种,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将去年秋季采摘的浆果用0.3%高锰酸钾液浸种,于早春直接播种。宜用浅盆、木箱或地床进行播种,把排水良好的粗砂粒铺于底部。撒播后,薄覆一层细土。少量多次地进行灌水。南烛播种育苗需要较强的技术性,最好在特定的育苗设施下如温室、全光喷雾育苗圃进行,整个育苗周期须做到精细管理,尤其是播种后至幼苗期的水分、病害管理。

栽培管理

日常管护

南烛扦插后,为保温并防止雨水冲刷,在冬季和雨季应采用小拱棚覆薄膜;在夏季和秋季,可以用遮荫网起到适当遮荫的作用。插穗生根前每天都应保持土壤湿润;阴雨天应停止淋水且注意排水,搭有小拱棚覆薄膜保护的苗床则需要持续淋水,注意每天淋水时应打开薄膜通风。

松土除草

由于荫棚内土壤湿润,禾本科杂草青苔容易滋生,应定期观察苗床,经常进行松土除草。南烛生根后可适当增加光照,从而达到消除苔藓,提高苗木抗性的目的;连续阴雨天苔藓会长满苗床,可人工剔除苔藓,并在苗床表面覆盖1-2cm厚的河沙以减少苔藓的滋生。

肥水管理

施肥要遵循适时、适量的原则,春季每月需追施一次磷肥,花后施以氮磷为主的混合肥料。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的氮、磷施用量要分别占到年施肥总量的 10%、5%和 10%,从而确保有足够的营养供树体生长发育。碱性土质地区浇水时可在常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亚铁醋的运用

整形修剪

一般在早春或冬季进行整形修剪,为保证树冠和树型的完美,通常会对枯枝、斜枝、徒长枝、病虫枝及部分交叉枝等进行修剪。修剪口处需涂抹愈伤防腐膜。

病虫害防治

南烛最常见的虫害是红蜘蛛,多在 6 ~ 8 月高温干旱时危害严重。平时注意观察叶片,发现叶片颜色异常时,应仔细检查叶背,少数叶片受害时,可摘除虫叶;较多叶片发生虫害时,应及时尽早喷药。

南烛最常见的病害是褐斑病,主要发生在梅雨季节,染病时叶片上会出现褐色的斑块,褐斑会循环感染,危害很大,可将波尔多液和其他保护性杀菌剂交替使用。

功用价值

生态价值

南烛根系发达,茎干枝叶萌发力强,生长快,是绿化荒山、防止水土流失的优良先锋树种,是中国南方酸性红壤区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经济价值

南烛可作为南方自然风景区的地被植物,十分适合制作盆景。其树皮含单宁,可提取栲胶。浆果中的色素易溶于水、提制工艺简单、较耐光、热稳定性好、无毒性,可以用作染料和食用色素。同时,以南烛浆果为原料经酵母发酵可制得果酒,南烛浆果每100g约含14g糖类,榨出的汁颜色鲜亮且口感清爽,酸甜适中,因此还可作为饮料产品的原材料。

食用价值

南烛果实为浆果,液汁丰富,成熟后的果实味道甜酸,可以生食或用于酿酒。其叶含有色素,叶中含有蛋白、多糖及丰富的、锰、锌、锡、钼、铅等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中国民间采叶浸汁泡米煮饭,煮熟后饭呈黑色,俗称“乌米饭”,十分有营养。

观赏价值

南烛的体态优美,萌发力强,是非常优秀的园林观赏树种,可以群体栽培,也可以单个种植,能为四时增添景色。南烛枝叶繁茂,是园林绿化、美化的良好树种,可种植于庭院、公园等处,四季长青,清新宜人。

药用价值

南烛子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须发早白、筋骨无力。另外,南烛子味酸,具有固精气、止泻痢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久泄梦遗、带下不止、久泻外痢。在现代应用方面,南烛子含糖分、游离酸,提取物在体外能使艾氏腹水癌细胞变性。

延伸文化

中国制作乌饭的历史风俗十分悠久。唐代的青精饭,就是“乌米饭”,青精饭常用来滋养身体,祭祀祖先,相传为道家所创,佛教也用来供佛。

梁·陶弘景的《登真隐绝》最早介绍了“太极真人青精干石食迅饭法”的烹制流程,是将南烛的草木叶和茎皮一起煮后,取其汁液浸泡大米,后上锅蒸制,“令饭作蓝色,高格曝干,当三蒸曝,每蒸辄以叶汁溲令浥之。”经过五代十国北宋南宋乌米粽的制作越来越精致讲究,其制作方法也十分丰富。明清以后,青精饭还成为南方许多地区社日的节令食品。青精饭作为一种米类加工食物,曾深入到中国古代的日常饮食生活中,受到广泛喜爱,到如今也很受欢迎。

参考资料

南烛 Vaccinium bracteatum|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01-02

乌树饭盆景栽培技术.中国农业信息网.2023-01-02

乌饭树功效与作用.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