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独舞

独舞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舞蹈,又称单人舞。独舞的动作概括性和技术性很强,形式上要求动作凝练、以形传神,内容上要求主题鲜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抒发个人情怀和揭示人物性格。

独舞按照表演形式可以分为结构主题完整的作品、舞剧中塑造人物情感的手段、群舞中的片段以及古典芭蕾中的变奏。按照表演者可以分为男子独舞和女子独舞。按照舞蹈风格特点可以分为民族民间独舞、古典舞独舞、现代舞独舞、当代舞独舞、芭蕾舞独舞等。

独舞的代表作品有杨丽萍表演的女子独舞傣族舞蹈《雀之灵》、黄豆豆表演的男子独舞《醉鼓》、舞剧《天鹅湖》中的奥吉塔片段、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中国现代舞作品《希望》等。

特点

独舞是舞蹈表现形式中最小的单位,时间短小精巧。通过舞者身体姿势的变换,加以不断变化的运动路线调动整个舞台形成的舞蹈形式,成为舞台唯一关注焦点。其表演内容、动作、音乐等呈现出相应的特点。

内容特点

独舞作品的内容一般为一个完整的思想片段、或者一个主题思想,结构一般分为开端——高潮——结尾三个片段,表现为人物的情感变化,配合音乐的强弱,展现人物情感的高低起伏,从而突出内心思想。

对表演者而言,相比于双人舞、群舞等其他舞蹈表现形式,表演者需掌握舞蹈作品内容,需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细致入微刻画人物性格与情感世界,抒发个人情怀。

对舞蹈作品(创作)而言,独舞作品的主题需凝练、鲜明,所传达的内容需贴近客观生活,被大众广为接受,并具有丰富的情感与深的意境。

动作要求

独舞表演者要求动作凝练、以形传神,需掌握精炼的舞蹈技巧及高度概括性的动作,灵活把握与调度整个舞台空间。每个舞姿、每个动作、每个节拍、每个表情都要推敲雕琢,才能表演的恰如其分,塑造一个好的舞蹈形象。表演者需以有限的肢体语言透视需展现的情感思想,结合舞台空间运动路线、服饰灯光等配合塑造人物形象,形成形神统一的艺术效果,从而展现独舞个性。

音乐特点

独舞的音乐特点为音调鲜明,符合人物主题,配合人物情感做起承转合的变动。音乐常采用三部曲式,有的采用单一主题的单三部曲式,有的采用再现的单三部曲式。音乐长度长短不一,长短适中最为适宜。

类别

按表演形式分类

独舞作品的表演形式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作品结构完整,具有独立主题的形式,短小精巧、内容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二是作为舞剧中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手段,类似歌剧中的咏叹调或话剧中的独白。三是作为群舞中的段落片段,目的在于进一步刻画舞蹈人物主角,并推动舞蹈往高潮发展。四是作为古典芭蕾舞中的变奏,往往出现在男、女主人公的双人舞及其他人物的个人展示中,用来表现表演者的技巧水平。

按表演者分类

独舞根据表演者通常分为男子独舞和女子独舞。男子独舞为男性表演者表演的舞蹈,如陈维亚编导,黄豆豆表演的《秦俑魂》、黄豆豆表演的《醉鼓》等;女子独舞为女性表演者表演的舞蹈,如《春江花月夜》《霓裳羽衣》《蝶恋花》等。

按舞蹈风格特点分类

独舞根据舞蹈风格特点可以分为民族民间独舞、古典舞独舞、现代舞独舞、当代舞独舞、芭蕾舞独舞等。

民族舞蹈独舞,是由一人表演民间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舞蹈形式,主要反映民众的思想、理想和愿望。如贾作光编导的蒙古族《盅碗舞》、李仁顺编导的朝鲜族《长鼓舞》、阿吉热合曼编导的新疆舞《摘葡萄》、杨桂珍编导的傣族舞《水》等。

古典舞独舞,是由一个人表演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舞蹈,这是经长时间艺术时间和历代专业者提炼、加工、创造而流传下来的,如陈维亚编导《飞天》、赵小刚编导的《爱莲说》、张云峰编导的《风云》等。

现代舞独舞,是一种相对开放的舞蹈流派,其表演形式强调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人的情感,合乎自然运动法则,如吴晓邦编导的《饥火》、华超编导的《希望》等。

当代舞独舞,是借鉴和吸收不同风格流派的舞蹈风格、表现手段,作品内容根据社会生活内容为题材进行编创,如《刘胡兰》《那一别》等。

芭蕾舞独舞,是由一个人表演以足尖站立跳舞,并结合跳、转等技巧,有一套完备的训练体系的舞蹈形式,如《维斯特里夫人》《天鹅之死》等。

代表作品

参考资料

中国文艺网_“舞蹈”全解析.中国文艺网.2023-01-15

傣族孔雀舞:雀之灵 舞之魂.中华网文化.2023-02-13

《天鹅湖》为何百年不衰.光明网.2023-02-24

..2023-02-24

天津日报:芭蕾史上永恒的经典.南开大学新闻网.2023-02-14

兵团政务网.胡杨网.2023-02-14

《母亲》.央视网.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