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尊经
《国风尊经》是一本书籍,由明朝学者陶宗仪撰写,现存版本为编修朱筠家藏本。
古籍简介
《国风尊经》一卷,收录于编修朱筠家藏本。作者陶宗仪,字九成,浙江台州府黄岩县人。他在元朝末年参加科举考试未中,随后放弃仕途,多次拒绝朝廷征召。明朝初期,他才出任教官。他的生平和著作被记录在《明史·文苑传》中。书中包含陶宗仪的自我介绍。然而,《沧螺集》中记载了陶宗仪的小传,详细列举了他的生平作品,却没有提到这本书。此外,《明史艺文志》和朱彝尊的《经义考》也没有提及此书。书中引用了《字说》的观点,如解释《大、小雅》时认为“雅”是指了解风俗的人,因此命名为“相风”。对于其他诗句也有类似的解释,但这些观点被认为牵强附会,难以成立。其中一些解释甚至被认为是错误的,比如将《桑中》视为《关雎》的遗留,这相当于将淫乱女子比作圣洁的皇后。还有对“人之无良,我以为兄”的解释,认为这里的“兄”指的是人民的领袖,而不是君王的兄弟。这种说法不仅违背历史常识,而且不符合古代礼仪。书中的一些观点虽然看似合情合理,但在考证时却出现了矛盾。例如,书中提到古代诸侯的女儿没有回娘家探亲的习俗,但这与《左传》中记载的息夫人回娘家探亲并引发战争的故事不符。这样的例子表明,书中的一些观点并不严谨可靠。原本的目录从《周南》开始,一直到《国风·曹风》,但是缺少《豳风》的部分。现有的版本只包含了《卫风》之前的篇章,可能是因为部分内容已经失传。尽管如此,由于书中存在着许多荒诞不经的说法,即使缺失也不足为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