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星际探索

星际探索

《星际探索》(英文名:Ad Astra)是一部科幻冒险电影,由詹姆士·葛雷执导及联合编剧,布拉德·皮特汤米·李·琼斯鲁丝·内伽唐纳德·萨瑟兰莉芙·泰莱等联袂主演。影片于2019年8月29日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于2019年9月20日美国上映,于2019年12月5日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将太空和人性这两个宏大深的话题结合,讲述了在地球生死关之际,宇航员罗伊·麦克布莱德(布拉德·皮特饰)被派往外层空间执行任务,寻找失踪的宇航员父亲并揭露其任务失败的原因,拯救人类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罗伊渐渐接近所有事情的真相。

这部总投资高达9000万美元的电影,截止2022年12月21日,北美票房约达5018万美金,全球总票房共计约1.27亿美金。

影片剧情

21世纪末,地球怪象频出,太阳系被来历不明的神秘能量冲击着,所有人类的生命受到威胁。 罗伊·麦克布莱德少校布拉德·皮特饰)被美国太空司令部(SpaceCom)告知,电涌来源已追溯到“利马项目”基地。而他的父亲H ·克利福德·麦克布莱德(汤米·李·琼斯饰),正是“利马项目”的总指挥官。29年前,“利马项目”船员前往银河系搜寻智慧生命的存在,于 16 年前在海王星周围的轨道上失去联络。SpaceCom 官员告诉罗伊,他的父亲可能还活着。罗伊的任务是与他父亲的老朋友普鲁伊特上校唐纳德·萨瑟兰饰)一起前往火星,尝试与他父亲建立起联系。而罗伊因极强的心理素质,对他父亲可能还在世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反应。

到达月球后,他们在乘坐月球车前往基地的途中,遭遇了月球海盗的伏击,上校负伤留下,罗伊只能独自前往。在前往火星的旅途中,飞船收到了来自挪威生物医学研究空间站的求救信号。坦纳船长和罗伊分头调查,却遭到出逃的狒狒属袭击。船长因伤势过重而死亡,但罗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情绪。在一次心理评估中,他承认自己感受过愤怒的情绪,并回忆起他的父亲曾表达过自己的愤怒。

登陆火星后,罗伊在地下基地与基地管理员海伦·兰托斯 (鲁丝·内伽饰) 会面,录制了语音发往“利马项目”基地,希望克利福德能做出回应。在此期间,罗伊脱稿向他的父亲发出了情感呼吁,克利福德做出回应。而罗伊却被拒绝继续参加该任务,被转移到了“安慰室”。兰托斯向罗伊透露她的父母都是“利马项目”成员,也告知了罗伊父亲杀害其船员的事实。两人认为罗伊是唯一能够对抗克利福德的人,在兰托斯的帮助下,罗伊偷偷前往火箭发射地。

罗伊在火箭起飞时爬了上去,船员们在与其对峙中无意被杀。在前往海王星的漫长旅程中,罗伊反思了他与父亲以及与分居的妻子伊芙的关系。任务的孤立性和压力对他的精神状况造成了影响。

巨浪袭击损坏了模块,迫使罗伊通过太空行走进入基地。他发现利马基地几乎被遗弃,船舱内漂浮着船员的尸体。他放置了核武器,见到了他的父亲。克利福德表现得很平静,他向罗伊透露,根本没有智慧生命的存在,人类在这个宇宙中是孤独的。同时,他也向罗伊承认,他从未真正关心过他的家人,也不认为地球是他的家。

不顾父亲的反对,罗伊复制了“利马项目”收集的数据,并说服克利福德与他一起返回地球。最终,克利福德将自己发射到深空,拒绝返回地球。他拒绝了罗伊的救援,罗伊只能看着他的父亲在海王星的轨道上漂流而去。罗伊用航天服将自己推回了船上,由于没有足够的燃料,他利用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推动飞船。

“利马项目”的数据表明,人类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智慧生命。罗伊受到启发,想与他最亲近的人重新建立联系,他带着乐观情绪返回地球。在一次心理评估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他重新与妻子团聚。

演员与角色

影片制作

创作灵感

影片导演兼编剧詹姆士·葛雷回忆说,他最初创作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恩里科·费米的故事,他被称为“原子能之父”。费米认为美国西南部有90%的可能性在第一次原子裂变时会被摧毁且不确定这一连锁反应会不会继续下去。格雷被这一想法所震惊:“于是我想到,如果你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而且你在外层空间,那会怎样?一个人想要经历或实施的试验是没有止境的。”格雷也透露,相比较于大多数太空旅行电影,他正在进行一种新的尝试。大多数太空旅行电影都呈现出积极的想法,比如结识外星人或者其他智慧生命,他们或仁慈或有趣。但设想:如果什么都没有怎么办?如果外面有一种我们甚至无法承受的空虚怎么办?格雷解释道,“我没有看过一部电影是关于人类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体的。因此,我想把这个想法和人本身结合起来。人在太空中进行危险却又希望渺茫的实验,但他无法停止下来。这个故事就此成形。”

格雷也补充:“太空旅行的想法既美丽又令人恐惧。太空探索和火星任务是值得支持的,但有时探索也是一种逃避的方式。我希望人们理解,在某些时候,我们有责任珍惜太空探索和地球。地球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值得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

选角过程

导演詹姆士·葛雷称,“多年来布拉德·皮特和我曾多次尝试合作拍一部电影,但因为时间安排问题还未成形。我们的第一次合作让我非常激动。”两人对于影片内容的早期讨论,也达成了惊人高度契合。

影片主人公罗伊孤独又矛盾,幼时被父亲抛弃的经历,让他很难去拥有亲密关系,这成为了他内心的一种障碍。导演格雷说:“布拉德·皮特作为一名洞察力敏锐以及情感充沛的出色演员,不仅仅关注于角色本身,还关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所以他可以将角色不断丰盈扩充,几乎没有任何表演痕迹。”

为了塑造罗伊受人尊敬、神秘莫测的父亲克利福德,电影制作人选择了奥斯卡金像奖得主汤米·李·琼斯。琼斯将克利福德描述为“一位伟大的宇航员,一位探险家,一个危险的人和一个迷路的人。”克利福德是个自负的人,他意志坚定,绝不言弃。即使他们团队的最后一名成员都去世了,他仍会待在那里,继续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皮特也坦言:“汤米·李·琼斯是扮演克利福德的最佳人选,因为他的体型和庄严的形象。他以高智商、能力强而闻名,而这恰到好处。他在电影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对于海伦·兰托斯这个角色,电影制作人选择了奥斯卡奖提名人鲁丝·内伽,她曾与布拉德·皮特在《僵尸世界大战》中合作出演。格雷曾在电影《爱》中看过鲁丝的表演,认为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演员,她的表演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深度:"对于海伦来说,在火星上出生和长大,她代表着其他因“利马项目”而成为了孤儿的人。她和罗伊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格雷相信鲁丝会正确地塑造海伦,使影片真正扎根。

为了向罗伊展示克利福德的本性和真实意图,格雷创造了克利福德的老朋友普鲁伊特上校这一角色。这个角色向罗伊展示了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是罗伊此前的生活中所没有的。作为活跃于银幕的资深演员之一,唐纳德·萨瑟兰饰演这一角色。与内伽一样,这是一个相对简短但关键的角色。格雷也赞叹道:“作为一名资深专业的演员,唐纳德永远准备充分,并且在现场营造一种开放的氛围,让所有人更加投入。”

前期筹备

为了尽可能拍摄出一部真实的科幻电影,电影制作人求助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其他太空机构,以获得来自专家的真实数据。

退役宇航员加勒特·雷斯曼(Garrett Reisman)曾两次执行航天任务前往国际空间站(2008年和2010年)。作为格雷早期太空旅行信息的来源之一,他不仅出现在制作过程中提供专业的知识,也在剧本写作过程中与为格雷提供帮助。

航空航天工程师罗伯特·约维尔( Robert Yowell)也为本片提供了夯实的理论基础。他在太空计划中拥有30年的经验,从1989年开始担任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约维尔说:“导演希望这部电影尽可能多地体现出真实感。我读了剧本并指出了一些建议。例如,你能在月球上用枪射击吗?答案是肯定的,一把标准的枪在太空中可以使用。另一个问题是,你能和地球上和海王星上的人实时交谈吗?不能。据我们所知,光速就是光速,就时间而言,有相当大的延迟。其他的问题比如在零重力下血液会是什么样子?死人在太空中会是什么样子?”

取景

对于大部分代表地球、月球、火星和海王星的场景,制作人选择在实际场景而不是布景舞台上拍摄。外景团队四处搜寻,寻找符合格雷设想的环境。外景团队负责人克里斯·库克西(Chris Kusiak )坦言这很有挑战性,实际上他也考察了一些他从未去过的地方。最终,影片的取景地包括洛杉矶市中心一家废弃的百货商店,百货商店的大楼下方曾是红线火车站的停靠点。对于电影制作人来说,那一条巨大隧道是选择的主要原因,它将代表火星的地下,是罗伊潜入“仙王座号”前往“利马计划”基地的路线。此外,本片的取景地还包括洛杉矶市中心的唱片大厅和该市标志性的联合车站。

位于奥兰治县的前《洛杉矶时报》印刷厂被选为片中为登月之旅的发射台。而海盗袭击月球的片段,取景于莫哈韦沙漠的杜蒙沙丘。

对于火星的取景地,取景团队考察了一些古老的、形状奇特的建筑,最终选择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发电厂。不同于月球上干净的灰色和棕色色调,火星上的场景仍然想呈现出一些色彩。他们希望灯光能让火星场景看起来像在一个潮湿的孵化器中。

影片风格

色彩

制作团队试图在影片中运用视觉语言去体现时间感、距离感以及罗伊从地球海王星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因此,太阳光的色彩和强度就成为电影布光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影片中,罗伊离太阳越远,色彩就呈现出越孤立、被隔绝的感觉,从纯白的太阳光开始,变成火星上的橙红色光,最后变成海王星上方清冷的蓝紫光。

罗伊的第一站是月球,月球上的主要大厅和隧道都是由糙面和光面夹杂的混凝土建造的,呈现出灰色和棕色的中性色调。光线比较昏暗、散发出荧光感。在影片中,白色的阳光照射在月球表面,在苍白的岩石表面投射出锐利的阴影,这些灵感来源于阿波罗13号的任务照片和各种登月镜头。

与之相反,火星呈现出的是浓重的橘红色调,不光因为星球本身的表面,还因为它是人类最后的殖民地,感觉上它应该像一个孵化器,人类在那里只能通过纯人工的方式生存下来。”本片的摄影师霍特玛说,“火星的灵感来源于石油钻井机和工业工厂,我们希望它能让人感觉到资源的稀缺,所以我们需要让人感觉到能量匮乏的光线,就像钠蒸气。”

画面

影片中,除了运用广角镜头呈现太空的深邃,还运用了大量特写镜头。“在广角镜头里,你能看到整个宇宙空间,但是在特写镜头里只能看到演员的脸和几颗星星。”视觉特效总监马里斯说。

摄影师霍特玛说:“当你进入太空的那一刻,距离就成了一个抽象的东西。观众如何理解月球和海王星之间的距离呢?在这样的旅程中,你所知道的一切都在慢慢飘远,随着一天一天过去,距离变得越来越抽象,直到你的疏离感如此沉重,以至于将你变得完全封闭。”

而在片中,每一个宇宙远景都会伴随罗伊的特写镜头,把这一切尽收眼底。导演格雷补充道:“我想用这部电影里的特写镜头表达的是,我们无法与未知而幽深的宇宙产生联结。真正重要的是人类本身,灵魂所蕴含风景才是真正的未知之地。”

主题

不同于传统的太空题材电影,本片对宇宙景观的描绘没有那么恢弘壮丽,而是让人感受到一种蛮荒感。罗伊初到月球时,看到月球表面一派荒凉,一望无际的灰色有如地球的史前时代。

影片批判了科技发展对人性的扭曲,同时也讽刺了太空工业沦落成“太空商业”的可笑可悲。导演詹姆士·葛雷所要“探索”的,不是一场惊险的星际旅程,而是主人公罗伊,一名宇航员的精神世界。影片中,观众跟随着罗伊的精神世界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漂泊游荡,冷漠孤独,探索宇宙的崇高感被一点一点消解尽,孤独的感觉被无限放大。每一次的历险经历,让罗伊慢慢打开了内心,情感一点点在罗伊身上恢复。虽然最终没能将父亲带回地球,但是他终于不再是一个冷漠孤独的人,转而去拥抱真实的人际关系,寻求真诚的关系纽带。

荣誉奖项

制作与发行

上映信息

电影评分

在Metacritic网站上,基于56位专业评论家的点评,该片得分是80/100,得到了普遍好评。

电影评价

美国资深评论家蒂姆·格里尔森(Tim Grierson)在《银幕日报》(Screen Daily)表示:“《星际探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使用技术更先进的社会来让我们惊叹。相反,格雷把重点放在太空旅行的细节上,把事件基于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这一策略是明智的,相比较于对宇宙的幻想,电影更聚焦于用宇宙的冰冷浩瀚来寓意罗伊精神上的孤独。虽然这是皮特的电影,但配角演员也十分出色——特别是琼斯,他在短短的几句话中象征着一个遥远的父亲的威严、坚毅的形象,给克利福德塑造出一种近乎神话般的宏伟。”

《星际探索》作为一部原创的、制作精良的电影,它既具有实质性又具有娱乐性,在明星效应的推动下,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电影进行了一次了不起的尝试,它对男子气概、我们选择珍惜或挥霍的东西以及其他永恒的生命真理进行了批判性地深思冥想。这些真理不断围绕着我们,悬而未决,发人深省。(安·霍纳迪(Ann Hornaday )于《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评)

IGN评论员威特尼·塞博尔德(Witney Seibold)在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一些问题所在:“我钦佩詹姆斯格雷愿意一头扎进广阔的漆黑虚空,思考我们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以及缺席的父子关系。至少,在一部大制作的好莱坞大片中提出这些类型的问题是一种大胆的行为。詹姆士·葛雷的电影是一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成就。但是,电影的前半部分令人兴奋且深奥,下半场的节奏慢得令人抓狂,最终让你疲惫不堪、心不在焉。”

参考资料

星际探索 Ad Astra (2019).豆瓣电影.2023-01-30

星际探索.爱奇艺.2023-01-30

《星际探索》:探索的不止是太空,更是人心.搜狐.2023-01-30

..2023-01-30

星际探索 (2019).1905电影网.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星际探索 Ad Astra.猫眼电影.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